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 > 第667章 轩辕纪年&新俸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朝时期,给事中虽然属于“言官”范畴……

实际上已经成了对“六部”的监督部门了。

给事中这个官职,上到封驳皇帝圣旨,廷推阁部大佬人选,下到监督百官,纠察不法,都在它的职责范畴之内。

别看它只有七品!

在讲究“以小制大”的明朝,这是用来制衡内阁权利的“暗相”。

明朝的官,不能看品级。

被点了名,吴甘来站了出来,他弯腰道:

“启禀陛下,年号择字,要求字意吉瑞、词意隽永。

时至今日,年号总数,几近700之数。

其间,多用“天、大、太、应、元、中、永”等字开头。

尤其是以 “天”字开始之年号,最为常见,达66个。

其次是“建”字打头者,有30个;

以“永”字作首字者有28个:

用“隆”字的年号17个;

有“龙”字的年号有13个;

有“风”字和“皇”字的年号各有11个。”

朱由检一愣。

窝草!

这尼玛……

真不愧是“人形计算机”……

朱由检吃惊,群臣也惊呆了。

不显山露水的吴甘来,竟然如此博学?

窝草!

失算了……

吴甘来默默地打了朱由检的脸,然后却是叹息道:

“臣虽然记得这些,但是,陛下问及臣可知每个年号,臣的确答不上来。”

默默装了一个逼的吴甘来……

最后还是选择了配合朱由检。

吴甘来的回答,虽然出乎了朱由检的意料,却是正好让他找到了话头。

“我华夏历史源远流长,为祖者,便是三皇五帝。

人文初祖黄帝,更是我华夏的精神信仰。

吴卿可知,黄帝诞辰至今,经历了多少年?”

朱由检的一句话,让朝臣纷纷低头盘算起来。

虽然不知道皇帝这么问的缘由,但是,能够让皇帝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来的,必然是陛下要施行的大事了。

能在这件事中漏一次脸,那可当真是要永久铭记于史册了!

朝臣纷纷深思,准备在吴甘来答不上来的时候,一展自己的才华……

然而——“人形计算机”吴甘来,没给他们的机会。

吴甘来想也不想,当即道:

“陛下,根据黄帝历、天干地支及《帝王世纪》、《皇极经世》推算——

黄帝继位,当在4342年前。

假设皇帝二十岁继位,距今当已有4362年了。”

“善!”

朱由检拍了拍手掌,对群臣询问道:

“诸位,吴卿的这个计算,可有错误?”

群臣默然。

比不过,比不过……

他们还在计算这期间有了多少干支轮回呢,人家就已经脱口而出了。

“启禀陛下,臣等无异议。”

群臣纷纷弯腰答道。

朱由检笑了起来:

“既然如此,年号的事情,就有吴卿和诸位阁部商议,元宵大朝之前,上奏与朕即可。

朕意以轩辕纪年,载与皇帝年号之前。

比如去岁,就以轩辕四千三百六十一年,崇祯十七年记述。

今年之年号,就以轩辕四千三百六十二年,新纪元元年记述。

以轩辕纪年,以彰显我华夏源远流长,团结华夏之魂。

诸位卿家,可有异议?”

皇帝都将帽子戴的这么高了,谁敢有异议?

众人齐声应了。

朱由检点点头,继续道:

“朕说的第二件事——

朕之前也曾告知一些大臣。

我大明俸禄的方式,朕想要改一改。

今后为官,俸禄分为两种,其一,基本俸禄,其二,绩效奖金。”

朱由检对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王承恩带着随堂太监,展开了一张五尺高的大纸,上面清晰的标注着各品级俸禄数额。

群臣纷纷看了过去,只见上面写着:

正一品年俸700银元,从一品650银元。

以下依次递减,到七品官时,就只有100银元的年俸。

朝下,每品级递减10枚。

到从九品官时,便只有50枚的年俸了。

而吏员,则是从九品10枚,依次递增10枚银元,到正一品吏员时,则为180枚银元。

……

群臣暗自盘算,皇帝的这个俸禄,以今日的银元与银子的兑换来说,那是要比之前他们的正常官俸,高出了三倍左右。

至于吏员……

在场的没有一个吏员,与他们何干?

再说了,吏员拿到的,本来就没多少……

在场的官员,大半都是曾经在历史上跟随崇祯殉国了的忠义之人。

更何况,陛下的这个俸禄标准,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涨了的。

当即,所有人都弯腰及地,齐声道:

“臣等全凭圣裁!”

朱由检笑了:

“先别忙着答应,朕可是先声明,诸位拿俸禄的标准,以最高官职计算,每人只发放一份俸禄。

之前那种兼任数职,俸禄相加的发放方式,朕可是全给废除了。

你们若是没有不同意的,朕就将这政策颁布执行了。”

朱由检环顾众人。

这个规则,底层官员是不受影响的,因为通常兼职多份的,都是顶级大佬。

实际上,朱由检这么改,官员们是绝对不会有异议的。

比如一品官,原本官俸折合一下,大约也是七百两的银子。

这些人才会有了兼职,将兼职的俸禄计算进去,就按照双倍俸禄计算,也就是1400两。

朱由检的新规定,给予七百银元。

银元与银子的兑换比还维持在三比一。

这么计算的话,官员们还是占了便宜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会以为按照新俸禄的规定,他们是要得到更多的。

而对于朱由检来说——七百银元,也就用了350两银子罢了。

……

果然,一如朱由检猜测那样,群臣并无异议。

大明的新俸禄政策,就此通过。

朱由检继续道:

“诸位爱卿,甲申年国朝风云变幻。

幸得诸位不弃,我等君臣同心,让我大明渡过难关。

朕在这里,给诸位说声感谢!”

朱由检站了起来,郑重的对群臣拱手为礼。

“陛下言重了,臣等食君之禄,自当为君父尽力。

都是臣等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之礼。”

殿内的大臣,纷纷弯腰长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