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雅科夫的出现,让哥萨克人找到了主心骨。
他们举起弯刀,端起放在火堆边的火绳枪,一脚将地上衣衫不整的女人踢到一边。
就呐喊着朝城门口冲去。
单论士气,的确称得上是悍勇。
“乌拉!”
“乌拉!”
哥萨克人的呐喊声,响彻整个尼布楚。
更多的人,从营房里面跑了出来。
“乌拉!”
喊杀声,震得屋顶积雪,扑簌簌的掉落。
冰天雪地中,衣衫破碎,露出一片片青紫的女人,泪流满面、心如死灰的眸子里,带上了几分神彩。
“有人来救我们了吗……”
然而,这些苦命的女人,就在即将迎来曙光的时候,却被后续冲出的哥萨克人,狞笑着,砍下了脑袋……
……
哥萨克种族的形成,起因就是欧陆神权、封建贵族的血腥压迫。
这时期的欧洲人,是要缴纳双重赋税的。
——除了向沙俄上缴赋税外,还要给教廷缴纳什一税。
什一税制度,最早是由基督教廷率先收取,也就是神权税收制度。
最着名的那句话,就是——“十分之一属于上帝”。
被压迫者,只是信教的信徒。
按照后世的理解,这就是最早的“智商税”!
“我大基督还是公平的,从来不坑非信徒!”
“信噎死,得永生!”
“每年先把十分之一的财产交……”
就靠着早晚祷告洗脑,信徒“自愿”捐献。
教会成了欧陆上最有钱的组织!
而有了钱,就要保护这个钱。
教堂的武装,就这样产生了。(没有刀和剑,谁给你交什一税啊!)
这就是为什么欧陆的封建主,竟然需要教皇加冕的原因。
教堂靠着这一手,吃香喝辣。
封建主们也眼馋啊!
不动如山,吃喝如山……
——这特娘可是人才,才能想出来的最佳办法!
教堂的这“神之一手”,他们哪怕磨没了封建主的下半身……
也“兼并”不了这么大的泼天富贵啊!
毕竟,欧陆上那些城堡里的封君们,说的好听点叫国王……
说的现实一点,那就是个甲长!
谁特娘不羡慕教堂呢?
于是,后来的封建封君主们,纷纷借鉴,推出了王权税收体系下的什一税制。
也就是是说,最终压在普通百姓身上的税收,是占据了自家财产价值最低2\/10以上的。
因为交不起税收,大量小贵族、自由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沦为贫民……
(不懂的兄弟,可以参考霉子的房产税。)
什一税这个玩意,影响力最大的是1188年,英国亨利二世,为支持十字军东征,进攻当时的穆斯林苏丹萨拉丁,而制定的征收“萨拉丁什一税”的法律。〔Saracen emperor, Saladin〕
征收标准为——每人拥有动产总数的1\/10。
和教廷征收标准一个模样。
当然,英国封建主推出的什一税,只是影响力大,并非最早的。
欧陆上最早由封建主征收的什一税,可以追溯到法国。
按照欧洲的那一套说辞,最早大约是公元779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开始明确规定:
“缴纳什一税,是每一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
莫斯科大公,是后起之秀。
在压榨贫民上,的确属于“蒂花之秀”!
整个欧陆上,若论对底层百姓的压迫,沙俄敢认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这是一个连以强盗起家的欧陆贵族,都嗤之以鼻的野蛮人。
金帐汗国衰弱后,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
莫斯科大公国自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在扩张的道路上。
举国征战,扩张地盘,就是沙俄的主旋律。
若论对土地的渴望,对领土的欲望之强烈,就连饕餮都要甘拜下风!
持续不断的穷兵黩武,使得莫斯科大公国的财政压力很大,很大,很大……
效仿欧陆那群“老表们”,从贫民身上吸血,就成了莫斯科大公的现成办法。
新生的罗斯诸国小霸王,对内的横征暴敛,几乎达到了极致。
在莫斯科大公国,只要不能跟上扩张的脚步,就连贵族,也会成为被吸血的对象。
跑不赢大盘,只有死路一条!
大量小贵族破产的现象,也使得大量莫斯科贵族,不得不或明或暗的造反。
罗斯诸侯国的这个小霸王莫斯科公国,内部动荡不安。
造反、反叛——成了沙俄政权早期的主旋律。
甚至,一直贯穿了整个沙俄时代。
而罗斯国王们的选择,却是初期的统一——铁血镇压!
莫斯科的做法,就连他那群欧陆的“老表们”,都看不下去了。
于是,在欧陆“血亲”圈,对这位北方小老弟的称呼,那是出奇的统一——来自遥远冰天雪地中的野蛮人。
这个概念之深入人心,就连后世的网游,还念念不忘呢!
不管是虚化背景的骑马砍杀也好,还是写实背景的欧陆风云也罢,对冰天雪地政权的对应,都是——蛮族、蛮人。
尤其是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得不到中原输血的四大汗国系,日益衰败。
金帐汗国分裂……
诸汗国动荡、衰败、消亡……
合法统治者的衰败,再也掌控不了那么大的地盘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遗留下了大量的领土。
这……
对于领土有着饕餮一般胃口的莫斯科公国来说,这都是肥肉啊!
不能吞并领土的罗刹国,那就是被骟了蛋、切了鸟的泰迪。
莫斯科公国的历代国君们,流着哈喇子,大吼:
“乌拉”!
“额滴,都是额滴!”
莫斯科大公要打仗,国内的百姓自然就遭了殃。
双重税收下,普通百姓的压力自然很大。
甚至,就连很多中下层贵族,都遭了殃。
长久的横征暴敛,使得大量小贵族沦为平民,平民沦为贫民,贫民沦为流浪者。
妇幼老弱,只有等死。
大量的底层百姓,成为教科书上,凄惨的《卖火柴的小男孩》……
(不是三年级那个小女孩,而是四年级那篇小男孩。
也有教材是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