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直播通历史:我刷视频被古人看见 > 第99章 直播宋朝那些事儿—靖康之耻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9章 直播宋朝那些事儿—靖康之耻5

“宋钦宗派的使者走到半路,碰上金军的使者,于是宋朝使又领其回到开封。”

“当时金军使者表示已经得知宋徽宗禅让于宋钦宗,那之前的事金军也就不再计较,并且愿与宋钦宗重新结盟修好。”

“宋钦宗派李棁去与金军议和,李纲向宋钦宗谏言,表示李棁柔懦,怕是金人提出什么要求他就答应什么。”

“若是答应金军的全部要求,就算议和成功,金军也会轻视我们,必定后患无穷。”

“于是李纲请命亲自去金营议和,但宋钦宗怕李纲性格刚硬惹怒金军,仍让李棁出使金营。”

“果然,李棁等到了金营,吓得什么都不敢说,只是领回了金军提出的议和条款:给金军五百万两金子,五千万两银子,牛马一万匹,绸缎一百万匹。”

“不仅如此,还要尊称金帝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另外派宰相、亲王到金营为人质,把金军送过黄河。”

“李纲坚决反对这些条件,表示当时宋军已经守卫住京城,各地勤王也在赶来的路上,只需拖延几日等勤王大军赶到,届时再去与金人谈判,才会有利于宋朝。”

“但李邦彦等极力劝赵桓接受这些条款。见此宋钦宗动摇,李纲便提出辞职。”

“赵桓表面安慰李纲表示此事会慢慢商议,但是,等李纲一退出去,赵桓就全部答应了金军的条件。”

“但是国库早已空虚,哪有那么多金银?宋钦宗只好下令在京城尽力搜刮,搞得城中百姓人人自危。”

“当然此事宋徽宗虽然南下了,倒也没闲着。”

“这时候宋徽宗身边聚集了一群南逃的官员,在逃到南方自认为安全后,他们又舍不得权力了。”

“他们向宋徽宗进言,表示身为太上皇也要掌握一定权力,于是他们在南方不仅劫夺递往朝廷的文书。”

“还断了南方军队的供给,阻拦南方兵马北上抗金,俨然成了南方小朝廷,这使新即位的宋钦宗颇受牵制,也加重了抗金负担。”

……

嬴政看着宋朝这两个皇帝,不由得联想到林夏给他发来的关于秦灭亡的资料。他很喜欢大权在握,执掌天下的感觉。

但有一点不好,就是这种集权下国事处理,全看上位者表现如何,来一个像胡亥这种既蠢又毒的皇帝,估计也就玩完了。

这么想着嬴政觉得他有必要了解一下后世的执政方式。

刘邦完全看不下去了,他很好奇这北宋都烂成这样了,除了民间起义就没有什么将士造反么?

能不能来个人赶紧把赵家这两个畜牲收拾走!!!

想到这刘邦突然想起这俩好像最后是被那个金军俘虏了……

赵匡胤之前听到议和就有不好的预感,对于金人狮子大开口也不意外。

但是宋真宗那个澶渊之盟好歹还讨价还价了一下。宋钦宗就这么直接答应了?

汴京城又不是防御不了,用得着这么急迫答应么?

宋太宗赵光义都大开眼界了,这个宋徽宗和宋钦宗真的是他赵家子孙,不是金人的内应么?

赵光义觉得这个骂名他背的好像不冤,毕竟他这一脉好像除了那个神宗哲宗对外打了打,剩下都是在议和……

宋神宗赵顼听到这,在看向下首的那一群大臣,尤其是那些动不动就要他议和割地的。

他大宋对这些文官已经够宽待的了,没想到没养出他们忠君之心,倒是把他们骨头养的一个比一个软。

当然最大的问题出在皇帝身上,但这那些投降议和派也功不可没。

国家存亡之际不想着团结对外继续沉溺于争权夺利,真的灭国了他们难不成能得到什么好处么。

……

“说回宋钦宗那边,宋钦宗一心投降,但当时形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金人南下时,宋徽宗已经急忙召种师道进京,不过没有等到种师道赶来,宋徽宗就跑了。”

“种师道得知京城被围,帅军进抵城西汴水南岸,直逼敌营。金人畏惧,迁营地往稍北处。”

“这时种师道又请求拖延交纳赔款,等金人懈怠思归时,扼阻金人归路,在黄河予以歼灭。”

“但眼见局势偏向宋朝,宋钦宗不想再激怒金军,拒绝种师道的提议。”

“金军此时深入宋朝腹地,又有李纲和种师道对其虎视眈眈,所以在得到好处后,金军宣布退兵。”

“金军退走以后,靖康元年四月,太上皇赵佶回到京师。”

“也许是觉得议和割地后就安全了,金军北退后不久,宋钦宗在主和派的进言下,罢免了李纲和种师道。”

“然而,靖康元年八月,金太宗完颜晟再次发动大军进攻宋朝。九月初,金军攻破太原。”

“当时金军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听到李纲被罢免,便合兵南下,在十月初攻下真定府。不久,金兵再次举兵南侵直至开封。”

“这时宋钦宗又想起种师道了,种师道提议防守,但宋钦宗不听,战事失利后,宋钦宗又用起了主和派。”

“宋钦宗一心议和,主和派便命令地方宋军不许勤王,专心专意罢战讲和,李纲被贬出京城。”

“种师道可能是悲愤交加,入京后于十月份去世。”

“李纲被罢免加上种师道的去世,使得宋军的士气十分低落。”

“外加宋钦宗割地求和的消息传出去后,将士们更是扼腕叹息。”

“在他们看来,无论自己多么拼命,都改变不了皇帝一心求和的事实,反正要割让国土,那抵抗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还没等金军展开攻势,宋军消极、绝望的心态就已经蔓延开来。”

……

赵匡胤倒是能理解当时士兵的心里,毕竟他大宋皇帝割地议和是常态了,再努力打下来的地也可能把皇帝官员轻易送回去。

宋神宗听到金军一撤宋钦宗就又开始听那些主和派的意见,气的眼睛都红了。

要不是宋哲宗赵煦还没出生,宋神宗恨不得直接把自己也阉了,这样赵佶不会出生,那么赵桓也就不会出生。

苏轼之前还觉得哲宗虽然有魄力,但过于激进。但再看到宋徽宗和宋钦宗后,发现哲宗真的是难得的明君雄主。

徽钦二帝真的是把怂和送发挥到了极致。就凭靖康这一件事,宋朝在后世人眼中好感就不会高。

苏轼看着官家有些好奇,都说子随父志,那官家是怎么做到既生出哲宗这个志向远大的官家,又生出徽宗这个又贪又怂的官家的。

宋神宗发现苏轼的目光了,不过他一点也不想知道苏轼在想什么,一点也不!!!

宋哲宗时期的赵佶直接把责任都推给他未出生的儿子了,甚至还有些可惜宋钦宗还没出生,不然也有人能和他分担一下责任。

朱元璋想到后面靖康之耻发生的事情,这么对比下来后,发现还好他大明有朱祁钰和于谦等人顶住了,就是可惜最后还是被朱祁镇夺权了。

朱元璋觉得他改天得问问朱祁钰处理掉朱祁镇了没,这么丢人的玩意儿可不值得心慈手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