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奥尔加满是震惊的看着一副油画。
但是她震惊的真不是画作本身,而是……
“萧先生,你把这画就放在这里?”奥尔加失声问道。
这幅画就挂在萧鹏家里的走廊里,下面也没有关于这幅画的任何介绍,就这么大喇喇的挂在那里。
萧鹏耸肩:“现在这幅画只要不出现在俄罗斯,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合理的。”
奥尔加倒没有反驳这幅画,而是仔细观察起这幅画的细节。
“钝刀损伤痕迹。有严重的卷痕。”
“沃尔科夫做的画框。”
“没错,这是正品!”
看着奥尔加震惊的表情,萧鹏干脆直接让人把画摘了下来,搬回到书房里让她慢慢看。
蛋妞看到这一幕一头雾水:“老板,不就是一幅画吗?这里有这么多名画,她为什么只盯着这幅画?”
萧鹏考虑一下道:“这幅画你可以理解为这是苏联的《蒙娜丽莎》!对了,你不是看过‘神探佐林’系列吗?第一部的名字不就是《圣路加归来》!”
蛋妞听后直接道:“老板你等等,这话的信息量有点儿大。我慢慢捋捋……你是说这幅画被盗了?”
也难怪蛋妞需要捋捋,萧鹏这短短一句话确实有很多信息。
比如说‘神探佐林’,这可以理解为苏联大屏幕上的‘福尔摩斯’,这电影其实拍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当时拍了三部,每部都票房极佳。
“这幅画确实被盗了,但是又找回来了。”萧鹏道:“然后根据这个故事拍了《圣路加归来》,但是……电影里的剧情和现实中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吧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是一个苏联警务部门和KGb互相推功劳的一个案子。”
“功劳还能推?”蛋妞一愣。
萧鹏点头:“是啊,传出去丢人!”
“丢人?”
萧鹏想了一下反正无聊,就跟他说了一下这幅画的来龙去脉。
这幅画是属于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弗兰斯-哈尔斯的作品,‘荷兰黄金时代’绘画三杰就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作者约翰内斯-维米尔;《尼古拉-特尔普教授的解剖课》的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茵;以及画《圣路加》的弗朗斯-哈尔斯。
现在弗朗斯-哈尔斯的作品大多收藏在荷兰哈勒姆的哈尔斯博物馆,但是流出来的基本上都各大博物馆收藏,比如说卢浮宫里的《吉普赛女郎》。
《圣路加》在哈尔斯的作品里不算是最出名最有艺术水准的,但是对前苏联人乃至现在俄罗斯人来说,这幅画有不同的意义。
这幅画从十八世纪开始就是沙俄皇室最重视的艺术品。
这个事情该怎么说呢?
在很长时间内,俄罗斯人在欧洲人眼里就是偏远山区的土包子,哪怕是在皇室时期,沙俄皇室也是鄙视链最低端的存在。
也就因为这点儿,沙俄皇室也开始‘知耻而后勇’:你们不是说我们土包子吗?我们什么高大上玩什么,什么绘画、文学、诗歌、国际象棋、表演、芭蕾、交响乐……
老子玩的就是‘艺术’!
一直到了今天,在这些领域俄罗斯一直是这些领域里第一梯队的存在。
而沙俄皇室也是曾经欧洲艺术品市场上的第一买家(冤大头?),他们斥巨资收购了大量的艺术品。
而这幅《圣路加》一直是沙俄皇室最骄傲的藏品之一,同时也成了命运多舛的一副作品。
随着沙俄被推翻,这幅画也就失去了踪影,一直在1958年才重新面世。
一个卖旧货的旧货摊上,摆摊的老太太以9卢布的价格,把这幅画卖给了敖德萨东西方艺术博物馆。
约等于二百多斤土豆。
等到这幅画修复完毕后公开展览,直接成为苏联国宝之一。
而这时候就要提一个人,就是奥尔加的‘老前辈’,曾经的苏联文化部长,‘苏联最有权势’的女人叶卡捷琳娜-福尔采娃。
没错,就是那个狂喷奥黛丽赫本的福尔采娃!
如果问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分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基本上没有第二个答案:列夫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
当年好莱坞拍了一部《战争与和平》,女主角就是奥黛丽赫本。
那也是奥黛丽赫本口碑最崩的一部作品,关键是她虽然漂亮,但是和原着里的女主角娜塔莎-罗斯托娃形象差距太大。更不要提是由五十多岁的亨利-方达饰演二十岁的比埃尔-别祖霍夫。
这个电影把福尔采娃看破防了!
我们这位么好的文化巨着让你拍成这样?气的她狂骂该电影里的所有人员。
这个事情龙国人其实相当有同感。
这里有个冷知识,全球最早把《西游记》搬上屏幕的其实是霓虹国,他们拍的《西游记》那叫一个辣眼睛,也就因为他们拍的实在太辣眼睛了,才有了龙国的86版《西游记》。
估计当时苏联人看到奥黛丽赫本版本的《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就跟龙国人看到霓虹国版本《西游记》时候一样的心情!
于是福尔采娃决定重拍《战争与和平》,然后让大洋彼岸的好莱坞感受了一下什么叫做‘苏联式震撼’。
这部电影到底有多牛x?
随便说几点:由于拍摄时候有战争场面,所以电影有三位‘比较专业’的军事顾问,分别是‘二战加里宁方面军参谋长、苏联陆军上将、苏联总参军事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库拉索夫’;‘苏联陆军上将;指挥参加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布良斯克会战的集团军方面军司令马可安-波波夫’以及曾经亲自指挥过哥萨克骑兵的苏联中将尼古拉-奥斯里柯夫斯基,虽然他是中将,但是却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有丰富骑兵指挥作战经验的将领!
就这么说吧,这仨人都是当年拍德国的,现在被拎出来拍电影了……
至于《战争与和平》里有大量的沙俄宫廷礼仪情节,那么这部电影的礼仪指导是谁呢?
安娜-蒂米列娃。
她确实不出名,但是她曾经的丈夫是进入历史教科书的人物——亚历山大-高尔察克。
也就是苏联‘红白混战’时期白军最高长官。
真不知道福尔采娃从哪里把她挖出来的!
至于拍这部电影用了多少人先不提,苏联人拍电影主打的真男人从不用替身那种,什么特效?用不着,要拍就实拍!
他们真的是‘火烧新圣女修道院’,是真的腾空了克里姆林宫!当时拍那部电影时候里面克里姆林宫从服装到壁灯,从餐具到家具、珠宝,全都是从苏联境内五十八家博物馆搬空家当凑起来的当年的真品!
至于服装、瓷器这些东西易碎易破,苏联工业部直接整合了四十多家企业联合生产专门开窑按照十八世纪的图纸生产了新的餐具,以及一千一千套当年风格的纱衣和八千多套当年风格的西装,还有一万两千顶帽子和二十万颗纽扣。
就这么说吧,这部戏里所有的道具要不然是真品,要不然是一比一复刻十九世纪的原品!
为了展现出‘火烧莫斯科’的剧情,他们花两年直接建造了一座超过十万平米的莫斯科城,然后一把火烧掉;为了保证整部戏里没有任何地方穿帮,他们专门栽种了成千上万棵树木专门用来遮挡电线杆和楼房……
具体电影里用了多少人?
网络上一直有个说法是用了十二万五千人——历史上的博罗季诺战役就用了十二万五千人,但是到了1986年的时候他们导演专门辟谣说没用那么多人,‘只用了一万两千人’,不过苏联国防部数据给的是一万五千人。
但是这俩数据应该都不准确:因为当时这部电影是拍到哪里当地军区直接出士兵参与拍摄……
至于消耗?
仅仅是博罗季诺战役一场戏就用了二十三吨火药!
那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投资的电影,没有之一。
事实证明:这部电影绝对是苏联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不管是票房还是口碑。在冷战两国斗的最凶的时候这电影都能拿奥斯卡小金人!
也就因为这部电影,福尔采娃成为了当时‘苏联最有权势的女人’风光无限,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也让她狼狈不堪。
而这个事情就跟《圣路加》这幅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