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红在休养,但却每天都有人来找她。

特别是慈善总会的人,不时会来找苏红咨询一些事。

而苏红有些着急谷里的事情了,想先回谷里一趟。

七王爷和七王妃及世子和世子妃来告辞,他们要先回青州去了,京城的事算是基本的稳定了。

他们的女儿南宫晨曦和女婿赵学政留了下来。赵学政开始筹建学堂之事,说了要在四个区各建一个公办的学堂,只收取很少的学费,另外,还和林子清的父亲,原来的国子监祭酒林大人一起,准备着把国子监也要立起来。

南宫夜现在是很缺人手,各个部门要重新立起来,还要开创一些新的部门。好些职位还没有人选。

除了第一次选择出来的四个区长外,现在要开始选择一些官员把几个主了的部门给补充完整。

设立了中央的

而现在新兴起来的部门就没有再按六部来分。原来的六部给拆分成了各行各业的部门,专管农业的农业司,专管修建和炼制工业的工业司。刑部保留。

礼部改为教业司,专门管理学生从小的学堂到国子监,提出了要让大兴每一个孩子都要读书识字的要求。

而原来的六部之首的吏部,改成了行政司,对官员的考核这些事,还是由这行政司进行,但却不由行政司来任命了。

所有的官员都要通过考试后上岗。

从京城到各府县,都有一个专门的百姓办事指引处。让百姓有事就找当官的问,而不是一定要有冤才找当官。

按南宫夜的话说,要让官走到百姓中去,要让百姓真正的看得到官。而不是一个个的官只会在升堂时见得到。

南宫夜修改了上朝的时间,改成了每七天一大朝,大朝的那一天,从晨初开始。到议事完。而平时的六天里,只在晨末时,南宫夜及各部的负责人会聚在一起,有事的来说事,没事的,他们安排一些事后就散会。

苏红休息了两天后,准备回谷里一趟,南宫夜不能同行,就直接让墨肆和墨壹一起跟苏红走。墨肆是要养伤,纪老爷子给他准备好了药,到了谷里他和墨柒就能做个伴了。

程家兄弟姐妹几个,这次就只有瑶瑶跟着娘亲走,其他的都会留在这里。

南宫夜知道程向南想做大将军,就让他留下来,还是进宫陪着南宫煜,兄弟俩一文一武,但现在都在养伤中。

而有空的时候,南宫夜也就能传授一些武艺给他练起来。白天没事就让墨伍带着他去城防军的军营里跟着操练。

程向南很能吃苦。墨伍回来在南宫夜面前表扬过好几次。他一个半大小子,在军营里好些二十来岁的都弄不倒他。而他还受伤了一只手。

如果他输了,他回来会好好问问莫先生,那一个招式怎么破。第二天,再去挑战。

苏红先到了靖北,靖北的医学院现在已在盖顶了。挑大梁那天,选择了新皇登基的日子。

不用看,那天准是好日子。连皇上都可以登基,这边抬大梁自是可以的。

所以,苏红他们一行过来的时候,屋顶快盖好了。

前面的正大门外,是一排平房,而进了大院子后的正前方,是四层的木楼房,看上去整齐又宏大。两边连接着如东西厢一样的房子,两边都是三层楼。

东厢这边因为要留道上山,山上就是学院了。

所以,东厢这边只有一幛楼,而西边那边有两排楼房,后面一幢也是四层的。

整个房子修起来了,能挡了一半的学院的山。这个医院建好后,会不小的。

苏红过来时,正好今天还有西二楼没盖完顶,这边正大门外正在刷漆,这些漆也是苏约留下来的一种朱红色的油漆,还有一些黄色和草绿色。配上这些门窗做的图案,看上去十分的富丽堂皇。

纪神医有时也会过来看看,刚刷了漆还不能住人,还得再养养,散发一些味道后才能用。

医院的外围也修建了一圈的围墙。

从远处看上去,整个医院的气势很是足的了。

苏红是很满意的。

回到靖北的家里,现在远远的就能闻到这里大股的药的味道了。他们提前备好了一些药材,就先放在这边了。

据说沈太医除了看小儿的病很厉害,还有一项技术,就是另外的太医也都只能说佩服的。

那就是他会制药。

所有的药落到了他的手上,制出来的药比别人弄出来的药性更好。

中草药制药很重要,特别是晒干了的药材,还得分辨得出来哪种是哪种,要是用错了药,那伤害可是不小。

所以,从开始公告出去,要招收几个弟子来学制药的,因为以后这么大的医院,不可能全去买别人制成的药了。

沐雪儿和罗红神及马丽姝带着人在培训着护理人员的同时。沈太医就招了十个人来跟着自己学制药。

沈太医自己的儿子女婿都在一起来做,苏红让他们家就专门做制药这一块。

从他们公示要收药材起,每天都有村民来交一些药材。

而他们就开始了洗药草,晾药草,有的药草要煮过,还有的要把茎和叶分开用。有的是要压出汁来用。

晾过后,还有的要磨成粉,有的要切成段。

跟着沈太医学识药制药的都是一些十来岁的孩子。都是沈太医从一些农家的孩子中挑出来的。

做这个东西,还得有一定的天份,比如,嗅觉要更灵敏一些,还要的就是细心,观察更仔细一些。做事比较稳妥。

李太医就负责培训一些熬药和抓药的人。

抓药的人,首先得识得字,识得药,每一位医师开出来的药方,得看得懂。

他们每天就先练着配药。把一些常用到的药,先配了一些出来,熬药的人。

熬药的人可不只是会把这些中药给熬成水,还能做成药丸子。

苏红回来那天,他们正好拿一批药丸子装瓶,用的是一种特意去烧窑的那里烧出来的一种小瓷瓶。盖子是修房子那边找到了一种软木,他们用来削成了小木塞,按李太医的话说,这样装起来的药丸子不会失了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