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164章 超规格待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越国跟吴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其实两个诸侯国的山川地理环境无比相似,乃至于生活习俗都差不多。

吴国的都城“吴”距离越国都城“会稽”并不太远,从平面地图来算也就一百二十公里左右。

当然了,实际走起来肯定不是直线,里程数上会多一些。

因为越国跟吴国山川地理环境差不多的关系,越国一样没有多少城邑,有的只是散落在山林之间的村落。这种情况不止是显得国力不足,其实在管理上也会增加无数难度。

智宵等人要前往越国,首先要告知吴国当局,再则就是先派人前往“会稽”通知越国君臣。

吴国这边在知道智宵等人要去越国,第一个反应就是晋国极可能要故伎重演,认知到吴国将挑战晋国的霸权,想将越国培养起来。

曾经的晋国就是觉得很难彻底战胜楚国,寻觅了一番在宋国和吴国身上选,最终选择了吴国进行培养。

后来楚国学了晋国的这一招,选择大力地扶持越国,只是楚国对越国的培养比起晋国对吴国的培养就显得比较吝啬了。

吴国君臣肯定不想智宵等人前往越国,可是他们没有理由阻止智宵等人的自由活动,关于要不要把镀锡工艺交给晋国一再讨论,直至智宵等人靠近越国的边境线还没有讨论出结果。

他们的想法是,既然晋国有考察越国的意图,将镀锡工艺拿出来极可能无法改变晋国的意志,等于给了镀锡工艺也是白给,还不如不给;相反,晋国没有扶持越国的话,吴国倒是能拿出镀锡工艺,好能够麻痹晋国,降低晋国的警惕心。

当然了,吴国已经有作为一个强国的自觉,东西不会白拿出来,作为条件就是晋国震慑楚国,不让楚国趁着吴国首脑交替之际威胁到吴国。

“此处便是越国?”韩庚看着周边的景色,着实分辨不出什么不同来。

智宵无论前世今生都是第一次来到越国,看着周边的山水,目光停在了远处的一支队伍,说道:“当是已入越国地界。”

因为吴国都城“吴”和越国都城“会稽”距离太近的关系,两国又是处在敌对关系之下,互相之间肯定会在边界留有驻军。

上一次吴越交战是越国获得胜利,他们追击到了距离“吴”约有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停下来,占了本属于吴国的“御儿”与“醉李”两座城邑。

智宵等人刚刚跨过吴国的边境线,进入到的地方叫“陉(嘉兴)”。这地方暂时是一半归吴国,另一半归了越国。

那支远处的队伍一直在向智宵所处的位置靠近,看人数约是近千,并且有看到旌旗。

算一算时间,智宵派去“会稽”的人应该已经将自己等人要来的消息告诉越君勾践,勾践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前沿怎么迎接。

“本以为抵‘御儿’才得见迎接,未曾想越君遣人在此等候。”韩庚看上去觉得受到了礼遇,也在为受到礼遇而惊讶。

在中原人看来,无论吴国还是越国基本就是地处蛮荒的国度,有太多的道听途说在讲吴人和越人愚昧和野蛮,认为两个诸侯国的人连礼节是什么都不清楚。

吴人和越人之中或许有愚昧和野蛮的人,只不过认为整个国度愚昧和野蛮太过于污蔑了。难道中原就没有愚昧和野蛮的人吗?怎么可能没有嘛!

等待两支队伍互相靠近,双方已经能够看清楚对方的脸上五官。

文种很纳闷晋人要么不来,一来就是这么多人,其间还能看到很多士兵。

在赶路期间,智宵并没有让随行将士保持全副武装的姿态,只是让他们跟随在装载装备的车辆后方,再随时保持警戒。

倒不是智宵在防备越国军队会袭击自己,原因是无论吴国或是越国,有太多会自行其是的人,认为能占便宜不会有任何的犹豫,说打就会直接开干。

这种情况在中原列国也能看到,一般还会是某地贵族看到一支远行的队伍,察觉到有便宜能占,还能灭掉那支队伍尽得其财富,并且能封锁住消息,不干就真的对不起白白出现的良机了。

所以,外出前往很远目的地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不止旷野上的野兽是威胁,也远不止需要提防疾病,更需要小心的其实是各处贪婪的贵族。

“在下越卿文种,不知当面何人乃是智氏世孙?”文种走近了才行礼,目光在智宵、魏驹和韩庚身上来回看。

这不是越国轻视魏氏或韩氏,主要派人前往“会稽”告知前来拜访的人是智宵,文种前来迎接肯定也是先找智宵接洽。

智宵回礼,问候道:“越卿有礼。冒昧前来拜访,越卿在此等候,礼实重也。”

再怎么说,文种也是越国的执政,还来到与吴国的边境处迎接,不止是给面子,完全是超规格的待遇了。

哪怕仅仅是越国这么给面子,智宵不给点回馈的话,能好意思吗?

要知道这里可是越国与吴国的国境交界处,并且两国才爆发过大战。

若是吴国提前得知越国的执政会过来,怎么可能不做点什么?

所以了,等于是文种冒着很大的风险前来迎接,用意除了让智宵领情之外,或许也是想让吴国事后知道再产生什么猜想?

两支队伍会合成为一股。

哪怕是成为一支队伍,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谁是晋人会是越人。

怎么说呢?晋人和越人的穿着有区别,总的来说就是越人的穿戴比较寒酸。另外就是晋人的身高普遍高大,越人的身高相较晋人则是矮了起码半个头。

“原来是魏氏宗子与韩氏宗子,不知身份未曾见礼,请勿见怪。”文种做出才知道魏驹和韩庚也在的假象。

魏驹和韩庚分别回礼致意,口称:“越卿。”

智宵与魏驹、韩庚一同出现在阖闾的葬礼上,其实是让越国君臣吓了一大跳,不免怀疑晋国又会怎么帮助吴国。

正当越国君臣很紧张的讨论时,没有想到的是智宵派人过来通知,说是会前来越国。

这件事情给了越国君臣无限的猜想,多多少少也是产生了一些期盼。

毕竟,吴国崛起的速度那么快,现任霸主晋国怎么可能不侧目,想要进行打压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别说越国君臣,哪怕是同行的晋人,他们也以为智宵来越国有其深意,或许还会代表智氏与越国谈成一些什么合作,哪里想到智宵的主要目的是前来寻找施夷光(西施)和郑旦,其它会做的事情则是附带。

越国派人在边境进行迎接很有必要,原因是现在根本没有路牌,没有向导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想找到人问路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他们在两天后来到一个海湾。

对于很多晋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大海,亲眼看到海湾是一个什么模样。

这个海湾目前叫会夷海,其实就是现代的杭州湾。

智宵站在陆地看向海湾,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舟船。

楚国、吴国和越国都有水军,水军规模最大的却不是三个国家之中国力最强的楚国,乃是吴国这个新近崛起的强国。

文种看到智宵好奇地打量着那些舟船,笑呵呵地说道:“此处本为吴国水军停泊之处,寡君不战而得此湾。”

智宵对越国怎么得到这个海湾没兴趣,有兴趣的是那些舟船的款式。

舟很好理解,就是载人不多的小舟。

船却是一种“翼船”,它没有船帆,除了随波逐流之外,依靠水手划桨驱动。

而“翼船”又分为大、中、小,全部都是平底船。

大“翼”船长约27.6米,船宽约3.68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就是作战人员待的地方,下层则是一众划桨的水手,一共能够搭载九十一人,其中五十人就是划桨手。

从长度规格到搭载人员,中“翼”船就是大“翼”船的减半,小“翼”船又是中“翼”船的减半。

当前楚国、吴国和越国的船都是“翼”船的款式,中原那边的船跟南方三国则不一样,只不过中原的诸侯国其实也就齐国在进行研究,且只有齐国有成规模的水军,其他列国有水军也是数量极其稀少。

“楚国和吴国打了诸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型水战。”

这是发生在前549年期间的楚国和吴国水军大会战,发生交战的地点在“鸠兹”附近,双方投入。(《竹书纪年》记载的夏朝“潍水之战”无从考究真假,作者且不采纳了)

“吴国在未来会与齐国爆发诸夏历史上第一次大型海战。”

而这是发生在前485年的事情,史称“琅琊海战”。目前并还没有发生。

智宵对战船的兴趣不大。

中原那边虽然有一条大河,可是大河远比大江更加复杂,好些浅滩在特定季节随意来往,结冰季节也能从冰面过河,不需要掌控大河的主导权,基本上就没有爆发大型水战的可能性。

既然已经能够看到海湾,他们距离“会稽”其实也就不远了。

要是对当地有足够的了解,向南方眺望都能看到会稽山,越国都城“会稽”就是会稽山的正北方。

“越卿,不知苎萝在贵国何处?”

“……,???”

文种先是被智宵的问题搞得莫名其妙,反应过来露出了很有深意的目光。

这种目光什么意思?

因为越国谁不知道苎萝那边出美女啊!?

………………

十二点前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