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323章 列国的变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对智申与智宵的归来简直就是望眼欲穿,得知智氏父子入城的消息无不大喜。

而有的人知道这是一次命运的审判,面对智申与智宵抵达都城,心里有喜有忧,忧要多于喜。

三千人并不全部进城,留下两千五百在城外驻营,五百人护送智申与智宵前往家宅。

当天,心里再急的人都没有立刻赶往智氏家宅拜见,有也只是派人送上拜帖,约定什么时间见上一面。

回到家中的智申与智宵第一时间召唤程朔。

智申、智宵、智果都是智跞的嫡系血脉,他们需要守丧。

程朔则是已经出了五服的旁支,受到家族的重视,出五服则是不需要参与守丧。

在智氏嫡出血脉守丧期间,程朔担负起了在“新田”的一应事务,其中包括与其他家族进行交际。

“参见家主、宗子、家老。”程朔一一进行致意。

对了,智果已经别出,成为辅氏之主,也就是成了智氏的一个小宗之主,依照习俗应该称为辅果了。

智氏重设辅氏在当前年代显得比较特殊,一切只因为近百年来已经没有家族再进行分家,不分家自然是察觉到分出大宗与小宗容易割裂,使得家族的整体下降,乃至于变得矛盾重重。

然而,智跞让辅果别出有其它用意,担忧智申刻意打压智宵,才让辅果成为辅氏之主,主要用于自成一系来支持智宵坐稳宗子之位。

成为一氏之主意味着什么?代表有了自己可以做主的地盘,同时可以大肆分封,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又能够在大义名份上跟大宗之主进行抗衡。

要不然的话,无论手里有什么,其实都是属于智氏之主,任何的矛盾都会得到一个以下犯上的罪名。

也就是说,别看智宵经营出一方势力,它们其实还是属于智氏,既然是智氏名下的力量,哪里不是智氏之主掌握的力量之一,出现抗衡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小宗当然也是大宗的一部分,只不过会获得名正言顺的话语权,再有历史上频繁出现小宗不尊大宗,小宗与大宗割裂,乃至于小宗代大宗的事件,必然会让大宗之主不敢过于强势了。

程朔虽然是“程”的前缀,实际上智氏并没有一个叫程氏的小宗。

程氏断在程滑这一代,他遵从栾书的命令弑君,随后智氏没了一个程氏。

依旧使用“程”来当前缀,不代表就是程氏家族的一份子,严格来说程朔就是没有“氏”的人,属于智氏有食邑的封臣,只是因为血脉的关系,再加上颇有能力,比较受到家族的重用。

怎么看着有点复杂?还有更复杂的。

例如说,有封地才是贵族,各个家族的封臣的食邑不是封地,家臣又只是办事得赏赐过活。

在春秋时代的所谓“食邑”,说白了就是没有管理权,只有收益权;作为家臣没有固定工资,个人以及家庭族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纯粹看效忠对象记不记得自己。

当然了,无论是封臣还是家臣,他们实际上出身不会低到哪去,祖上必定阔过是前提;随后,要么是名下没有封地却是本来有一定的积累,不然就是有属于自己的封地却没有一官半职,总之就是有学历又有一定物质上的底蕴。

明明有自己的产业和积累,为什么要去给别人“打工”呢?他们要的是获得上进渠道,也就是效忠于某个家族,再借这个家族的实力,获得正儿八经的封地与爵位、官职。

这样能够理解在古典时代以及科举制没有诞生的封建时代,为什么大贵族麾下总是不缺投效的人了吧?

程朔平日有将发生的事情诸以文字进行汇报,一些事情则是需要用嘴巴来详细一一道来。

现下最重要的一件事件便是卿位的排序。

“赵氏频繁接触魏氏、韩氏,必是谋求正卿之位。”

“未曾听闻魏氏与韩氏对正卿之位有所表态,宫城亦无消息传出。”

“月前,魏氏、韩氏相续闭门,赵氏连续拜访无果,新军佐返回‘赵’城,中军佐留居都城宅中。”

程朔还说了几件另外的事情。

其中包括吴国与齐国迅速交恶,同时齐君杵臼突发恶疾卧床不起,导致吴国有了北伐齐国的迹象。

然后,越国战败之后,勾践被俘成为奴隶,勾践的夫人以及从嫁、嬖人主动前往吴国,等于说除了子女之外,一家子一并在吴国当奴隶了。

这是勾践在战败后痛定思痛,决定听从文种的建议,对夫差极尽地示弱,想要麻痹夫差,换得越国的生存。

本来夫差还想对越国继续用兵,直至彻底消灭越国,看到勾践的女人们主动前来,再有勾践演帝般表演,拒绝了伍子胥先消灭越国再谋图北上的建议,认为越国不再作为一个威胁。

其实,里面有齐国与吴国的关系突然急转直下的因素,并且占了主要的成分。

毕竟,越国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国,能让吴国感到忌惮的地方,无非就是越国跟吴国一样是个喜欢无所不用其极的国度。

吴国击败越国且俘虏了勾践这位一国之君,群龙无首的越国不内乱就不错了,没有一国之君坐镇以及策划的越国很难再威胁到吴国。

齐国不止有成功称霸的历史,一直以来也是一个老牌强国,实力方面比越国强大许多。

夫差认为想要挑战晋国,率先打服齐国无疑是很好的步骤,一来是晋国与齐国不对付,证明了齐国的实力;再来便是,打服齐国获得北上前进基地,打服齐国也能使之成为自己的帮手。

“如此说来,吴国虽有争霸之心,短时未敢与我(交锋)。”智申的理解是这个,并且还松了一口气。

智申与大多数人一样,思想方面是顾家,再护国。

他们这样的人,在国内不稳定的时候,压根不想外部有人虎视眈眈,怕的是国内斗起来,再给外部有可乘之机。

智宵要说点什么,想了想又觉得没有说的必要。

吴国争霸却是先针对齐国,战略上一点错都没有,乃至于可以说很高明。

要说夫差有什么错误,只有没将越国彻底打死就想北上这一点。

程朔还有事情需要禀告。

在去年(前493年)的时候,卫君元薨逝了。

卫国的储君卫蒯聩在之前遭到驱逐,卫蒯聩之子卫辄在南子的选定下继位,要命的是卫国又乱起来了。

“中军佐有意出兵卫国,只是……”

程朔觉得这个很重要,需要详细了来好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