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333章 一定被针对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鞅自荐为正卿这种事情在晋国还属第一次。

在之前,要么是明抢,不然就是被人推举,反正以语言自荐还真没有前例。

晋国的历史上做过最不要脸的事情,也就祁奚而已。也就是那个“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典故。

内举不避亲:自己正年轻的儿子。

外举不避仇:即将老死的仇人。

这下知道为什么显得祁奚不要脸了吧?

只不过,后世掐头去尾,隐掉相关人物的年龄,成为一个正面的典故。

智宵在看韩不信,观察得很仔细,发现韩不信纯粹在看戏。

这样的话,说明韩不信根本没有生出争夺正卿之位的念头,能够明白为什么不私下联络智氏支持自己了。

“父亲。”智宵低声招呼智申一声,等待智申看过来,才继续往下说道:“今次便为看客。”

智申无声地点了点头。

对于智氏来说,抢夺正卿之位必然会让魏氏和韩氏感到紧张,赵氏不可能同意,变得由谁来担任正卿,只存在能够让利多少给智氏而已。

魏氏父子这边,他们需要观察的人有点多,要看智氏父子的反应,也要注意韩氏父子的态度,更要看赵鞅想怎么搞。

赵鞅自荐之后,殿内长久没有人出声。

不同的事件,一句话说完之后变得安静,有着不一样的氛围。

如果赵氏仍旧强势,赵鞅说完陷入一片寂静,可以解读为众人害怕赵氏,显得赵鞅威武霸气。

然而,现如今的赵氏极其虚弱,不可能压得住同为卿位家族的任何一家,赵鞅自荐后没人说话,只会是智氏、魏氏和韩氏蔑视赵氏,碍于各种原因不好公开反对罢了。

坐在主位的晋君午能够将陛下的人,他们的各种神态看得一清二楚。

“这些家伙最好矛盾重重,一旦他们一条心,难受的人只会是我啊!”晋君午其实不傻,只是手中能用的力量太小,又无法在智慧上碾压众人而已。

那种尴尬的氛围持续了足足百多个呼吸之久,在场谁的精神压力最大,毫无疑问该属赵鞅和赵毋恤了。

晋君午其实很希望有谁站出来反对赵鞅担任正卿,最好还是智氏父子站出来反对。

那样的话,赵氏或许会退缩?可是魏氏和韩氏就该入场,马上打起来的可能性不大,几个卿位家族的立场则是会出现再一次的洗牌。

在晋君午要搞点事情之前,有人先吭声了。

“如何排序卿位多有旧例,遵行一例即可。”

“现如今一事不得不提。”

“此前正卿征讨权柄落于中军佐之手,若赵孟为正卿,征战之权是否仍由在职中军佐持有?”

赵孟是谁?现在指的是赵鞅,只是有过很多的赵孟,他们是赵盾、赵朔、赵武、赵成,说白了就是春秋时期人们对晋国赵氏历代宗主的一个称呼,不单独专指一人。

站出来说话的人是谁?他是魏侈。

如果仍旧依照卿位顺位制度的话,各个卿位上的人选应该是:

中军将赵鞅,中军佐韩不信。

上军将魏侈,中军佐智申。

下军将智宵,下军佐魏驹。

新军将韩庚,新军佐赵毋恤。

即将成为中军佐的人并不是魏侈,为什么要站出来提对外征战权柄的事情呢?

这一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反应。

晋君午搞不明白,只能理解成魏氏要让赵氏与韩氏有更大的矛盾。

赵鞅一愣之后心生怒气,用真本事从智跞那里抢来的权柄,凭什么要交出去啊!

韩不信一脸懵逼,着实是搞不懂情况,心里一点都没有争抢什么权柄的想法。

智申用狐疑的表情看了一眼智宵,怀疑是智宵搞出来的事情。

剩下的几个小辈?

智宵与魏驹微笑对视一眼,两人有不小的默契,到了能够用眼神交流的程度了。

韩庚看到智宵和魏驹再次展现默契,忧虑韩氏会被卷进未知危险,嫉妒魏驹怎么能够比自己走得离智宵那么近。

赵毋恤一直在偷偷观察众人,一圈扫视下来之后,心中警铃狂响。

所有人之中,感到最为无所谓的当属晋君午了。

身为一国之君,名义上能够决定一切,要命的是周礼制度下的诸侯国,身为国君也办不到为所欲为,首先就是制度在约束,再来是真想为所欲为会被赶下台,乃至于遭遇弑君事件,或是被安排着薨逝。

当前诸夏列国,唯一能够为所欲为的国家只有两个,便是位处东南一隅的吴国和越国。

什么叫能够为所欲为呢?也就是国君想干嘛就干嘛,想杀谁就杀谁。

吴国和越国的一国之君之所以能够那样,主要是两个国家的贵族实力比较弱小,无法有效制衡一国之君。所以是不是有点封建王朝的意思了?

在晋国这边,任何一个卿位家族的实力都比晋君能够调动的强大,晋君敢对卿位家族的动手,马上就会遭遇有效反抗。

鲁国跟晋国的区别是没有卿位家族,可是有三桓这三个庞大的家族。

其余的列国,拿齐国为例子,齐君的权柄是比晋君大,有问题的在于齐国公族接到来自齐君的命令,有资格选择要不要执行。

赵鞅用极短的时间观察出了自以为的情况。

在自荐之前,赵鞅原以为会遭到智氏的反对,着实没想到智申和智宵没有表态,倒是魏侈跳了出来。

剥夺正卿的对外征战权柄,对即将升任上军将的魏侈有什么好处?

难道是魏氏和韩氏深度结盟,魏侈才跳出来帮韩不信争抢权柄?

赵鞅认为如果是那样,用一个对外征战权柄,换取韩氏抛弃智氏,魏氏与韩氏结盟,好像也不是无法接受。

可是,智申为什么能够保持镇定,连智宵也能坐得住呢?

看上去心慌了的人反倒是韩不信,能够看出事情的发展出乎韩氏的预料。

这样的话,魏侈在做之前明显没有跟韩不信沟通。

魏氏不需要讨好韩氏,魏侈却做出那种事情,只能是在针对赵氏了。

事情在逐渐变得诡异,赵鞅非常诧异魏氏迫不及待地打压赵氏基于什么出发点。

“便如此罢?”晋君午当然希望赵氏跟韩氏起冲突,马上跳出来搅和风云。

赵鞅当然不希望失去对外征战权柄。

成为正卿却失去对外征战权柄?对于赵鞅来说,还不如继续掌有对外征战权柄的利益更大,起码能够让赵氏一再对外扩张,或是找到机会就对某个列国吸血一波。

智申得到智宵的示意,开口说道:“若是征战权柄仍归中军佐,智氏对赵孟担任正卿之事无异议。”

因为智申还没有担任卿位,作为智氏之主有所表态只能是代表智氏。

韩不信一脸错愕地来回看智申与魏侈,随后再用抱歉的表情注视着赵鞅,表示自己也很意外。

如果不是赵鞅先自荐,一开始魏侈就提出对外征战权柄仍旧由担任中军佐的人持有,会让赵鞅考虑要不要担任正卿。

现在的问题是赵鞅已经自荐,除非有人反对由他担任正卿,否则再反悔不止显得丢人那么简单,压根就是拿国之重器在开玩笑,耍全体的人玩。

赵鞅的反应是用气势逼人的目光一一打量韩不信、魏侈、智申、智宵、魏驹和韩庚,希望他们看到自己依旧显得嚣张跋扈,出言反对自己获得正卿之位。

至于赵毋恤这位新军佐?他站出来反对自己的老子赵鞅成为正卿,不是逗嘛!

赵鞅担任中军佐期间抢了智跞这位正卿的对外征战权柄,再讲征战权柄“自古以来”就是属于正卿把持,完全是在自行打脸。

要不要自行打脸对赵鞅来说不是问题,仅仅是很清楚不可能达到目的,打了脸又没有完成目标,会丢更大的脸。

晋君午很直接地“噗叽”笑了一声,随后有些收不住,发出一连串的“哈哈”大笑过后,一边继续笑,一边说道:“如此,赵鞅就正卿,征战之权归中军佐。”

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一边笑一边一锤定音?

赵鞅没有来得及说什么,除了赵毋恤之外的卿大夫已经站起来对晋君午行礼,表示愿意接受。

晋君午还在继续笑,没耽误说话,道:“以旧例,智申本该就任新军佐,奈何智宵担任下军将一职,不可有子在父前之事,寡人决议智申担任上军佐一职。何人有异议?”

不是纯粹恶心智氏,没有人会站出来反对。

智宵率先说道:“臣无异议。”

韩不信、魏侈、魏驹、韩庚自然不想多事。

中间出了那么一件事情,担任主力的人还是魏侈,意识到情况不对劲的赵鞅和赵毋恤没有搞清楚状况前不会惹事。

那么,正卿之位确定下来,对外征战权柄归于中军佐,两件大事过去,剩下的自然会变得非常顺利。

关于司徒、内史、司寇这种由卿大夫兼任的职位,没有任何波折一一有所归属。

到了各军团的中尉和司马该由谁担任,殿内才有点像是在正经议事该有的样子,讨论或争论异常激烈。

主要职位出现变动的可能性不存在,反正一定会被几个卿位家族瓜分完毕。

次一级的那些职位,不止关乎到对军团的掌控力度,还存在能给附庸争取多少职位,谁都不会轻易放手。

晋君午本来还在看戏,慢慢发现属于公族封君的职位也被摘出来争抢,一下子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