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春秋生存指南 > 第432章 这个变故实在太大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2章 这个变故实在太大了!

爆发战争当然会产生伤亡,一年多以来折损在交战的晋军数量约有万余,包括战死、失踪以及致残。

如果连受伤人次也算进去,总伤亡记录已经突破十万。这个十万的数字里面,包含重复登记的某人多次受伤。

所以,一场战争呈现的伤亡数字,里面的“伤”可以由同一个人一再重复,“亡”则是只有一次,以“伤”的计数最多。

晋军伤亡统计达到十万,再加上参战的盟友,总伤亡数据达到二十万,仅看这个数据就知道交战烈度一点都不低。

而二十万伤亡中,包括晋军以及一众盟友的阵亡人数,可以考据的数据约一万出头,失踪人数达到四千余,致残人数超过七千。致残人数又累加在“伤”的范围之内。

同时,伤分轻伤和重伤,失去四肢或手掌、脚掌,亦或陷入重伤状态就等于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

失踪?当前极少才会出现逃兵,一旦失踪大概率就是被俘了。

晋国参战的两个满编军团,合起来兵力达到七万五千,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剩余可参战人员剩下五万六千左右,折损掉的战力就是战死、致残或处在重伤的状态了。

其余盟友的伤亡数据靠他们自己上报,上报的数据不一定靠谱,一般会往更严重了说。

智宵所知道的是大多数盟友已经不想继续再打下去,不止一次请求退出作战序列,遭到了魏侈的拒绝。

楚军那边是什么状况呢?

“我方俘虏楚军之数约有八千,可计楚军阵亡人数约两万,伤残猜测亦是两万?”魏驹在会议结束之后,主动告知智宵这个信息。

其实,智宵也能问智申,没有来得及问罢了。

魏驹主动告知那个信息,展露的态度就是已经打不下去,主将正在找退出交战的机会。

“白公胜如此善战?”智宵还是这个问题。

晋国面临这种窘境已经是近百年前的事情,后面还真的没有再碰上过相似的情况。

当时是晋国历经晋厉公乱国,一众嬖人……也就是胥童、长鱼骄等人设计谋害了郤锜、郤犨、郤至,致使晋国续赵氏被围攻覆灭之后,晋国陷入最为混乱且危险的时刻。

晋厉公被栾氏之主栾书命令程滑杀死,栾氏背下了弑君的罪名,牵连到了旬氏(含中行氏、智氏、程氏),栾书在不久之后逝世,程氏在随后也被除名。

那一段时间,范氏、中行氏、智氏、魏氏、韩氏和赵氏玩命地掠夺郤氏的遗产,互相之间也爆发了规模不大的厮杀,直至智罃提议迎接在周王室客居的公子周(晋悼公)归国,乱局才算是平稳下来。

现如今,光智氏就能集结出十七万的军队,魏氏、韩氏、赵氏与其余中小家族能够集结的总兵力合起来绝对不低于二十五万。

晋国只是出动上军和新军南下作战,中军和下军还没有动员参战,怎么就打不下去了呢?

难道是晋国的物资储备不足,或是军备的制造速度跟不上消耗?并不是的。

其实就是魏氏不想智氏、韩氏或赵氏过度插手南方,继续跟楚军交战也意义不大,并非是晋国无法增援或是后勤支撑不住了。

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晋国应该怎么体面地退出战争?战场上的晋军不能主动撤退,只能是楚军先撤。因为讲究的是谁先撤谁认输。

智宵决定送魏氏一个人情,说道:“听闻子西异常恼火白公胜私自入侵郑国。”

没错的,那一支楚军本来是为了救援秦国而集结,结果白公胜担任北上楚军的主将,带着主力入侵郑国,仅仅是三万偏师向西北尝试救援秦国。

楚军那一支三万规模的偏师到了“蛮氏”边缘就停下,相隔二十余里与驻扎在三涂山的三万智氏驻军玩起了静坐战争。

关于静坐战争是什么,不用解释的吧?

反正,白公胜只是装装样子要救援秦国,真正的精力用来入侵郑国,然后跟晋军为首的中原诸侯联军对上了。

子西便是楚国当前的令尹,是他将白公胜从吴国劝回国,又是他力主白公胜担任救援秦国的楚军主将。

关于子西为什么推荐白公胜,一开始就让智宵有诸多的猜测。

智宵的猜测之一是楚国本身就想打郑国,拿从郑国获得的收获去弥补在吴国交战的损失,要不然明知道白公胜异常仇恨郑国,为什么还要任命白公胜为北上楚军的主将呢。

说难听点,楚国高层明明知道白公胜因为父亲的死万分痛恨郑国,楚国也不是除了白公胜之外就没有其他可以选的统兵将才,非要任命白公胜担任主将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因为北上的楚军损失不小的关系,遑论楚国君臣之前是什么盘算,由于给予白公胜的命令是率军救援秦国,原本的盘算没有得到实现,完全可以用违抗军令来处置白公胜了。

魏驹听得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大喜的表情。

之前,提议任命白公胜为主将的人是子西。

现在,又是子西率先公开表示对白公胜的不满。

脑子没有糊涂的话,稍微一思考就知道应该怎么操作的吧?

既然楚国高层已经对白公胜不满,筹划一番让楚国庙堂命令白公胜率军撤退也便是了。

魏驹投桃报李地说道:“我闻赵氏邀请代君抵‘晋阳’作客。”

可能智氏已经知道,也可能智氏不知道,魏驹说了就是卖智氏的人情。

当然了,智宵这一次对魏氏的帮助,不是魏驹透露赵氏邀请代国之君到“晋阳”作客就能还上。

所以,魏驹又说道:“韩氏图谋侵卫乃是正卿日久时长所致。”

两个消息依旧与智宵对魏氏的提醒不对等。

沉默了一小会的魏驹再次开口,笑着说道:“若智氏仍旧庇护卫国,我(魏氏)怎会不予理解呢?”

魏氏愿意就卫国的问题站在智氏这一边,再加上前面两个消息,算是跟智宵提醒的价值对等了。

智宵却是看出魏驹一点都不想欠自己人情,不太确定魏驹时认为人情难还,抑或提前想要划清界限。

只不过,从魏驹日常的表现来看,应该是害怕还人情要付出大代价,与想要划清界限无关。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随后各自分别。

回去之后的魏驹跟魏侈不知道谈了什么。

魏侈当天下令全军休整,辕门挂上了免战牌。

到了春秋晚期,很多交战规则已经不被遵守,挂起免战牌的作用却是仍旧存在。

“上军将已有退兵之念。”智申这才察觉到?

智宵讲出自己注意到的事情,说道:“清晨有队伍南下。”

当前不止高挂免战牌可以停战,拿出代表使节身份的旌节也能自由穿梭战场。

魏侈当然没有使用旌节的资格,作为主将在出征前却是从晋君午处获得了旌节,目下就被拿出来用了。

那一支使用旌节的队伍来自魏氏,他们肯定是想要前往楚国都城,具体怎么行事才能完成目标,很是让智宵感到期待。

如果魏氏成功利用楚国的矛盾,致使楚国庙堂进行战时换将,或是召回白公胜统率的这一支楚军,那么就是魏氏一次“用间”行动上的成功。

这一次魏氏取得成功?因为史官体系已经成熟的关系,会成为史书上首次明确记载的“用间”行动。

智申得知魏侈派队伍去楚国都城,露出了迷惑的表情。

真的不是智申太傻,当然也不像一位有急智的人,没有相关的前例就猜不出魏侈的用意了。

智宵看出智申没有明白,不得不解释魏侈为什么要那么做,又是谁进行提议。

智申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只要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不会在继续咬着不放,转而提起西边正在与秦国交战,为什么智宵会来到郑国的战场。

“秦国不惧舆论,我(智氏)自不同。”智宵给出这个答案。

说到底就是智氏是穿上鞋的一方,能够有一个好名声,为什么非要得到一个坏名声?

秦国正在与义渠交战为前提,智氏出兵攻击秦国的京畿圈,那么有没有足够分量的人在攻打秦国的前线就显得很重要了。

若是智氏攻击之后造成很恶劣的舆论影响,智宵只能对不起范蠡,拿范蠡出来背黑锅。

不管愿意不愿承认相关规则,下属本身就天然要为上司背黑锅,事后再获得其它的补偿。

在封建时代,多少人想为上位者背黑锅还没有机会,哪怕自己因此死亡,后代也会辉煌腾达。

智宵肯定不会将范蠡怎么样,顶多就是暂时让范蠡不露面,事后绝对会给予应有的补偿。

事实上,范蠡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也是他主动求得这样的机会。

“暂无军报传来,最迟应是三日之后?”智宵知道智申关注攻打秦国的进程,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孩儿前来郑国,乃因赵氏、韩氏互动,皆有侵卫意图。我需寻机相助魏氏,使赵氏、韩氏得知我助魏氏。”

智申愣了愣。

不是智申听不明白或不理解,恰恰就是因为智宵不用说也能理解,才会做出愣神的表情。

这一次,智申大概是在想:“什么事情都说得那么清楚,儿子将老子当成了傻子?”

从魏侈下令挂起免战牌,依照规则是能够罢战三日。

到第四天,晋军仍旧没有出营,仅仅是做出防御营寨的姿态,遭到出营列阵楚军的嘲笑。

时间又一天一天过去,某天齐国要求自行撤军,理由是齐国发生了内乱,军队必须要回国。

齐国发生内乱了?那是田乞伙同鲍牧等齐国贵族发动宫变,当场杀死了国氏之主国夏和高氏之主高张。

为了发动这一场宫变,田乞连续一个多月奉承国夏与高张,一次次极尽卑下地拍须溜马,等待国夏与高张放松警惕,果决地选择了动手。

田乞在宫变之后驱逐了刚刚登极不久的齐君荼,甚至派人在城池郊外埋伏,吓得失去君位的吕荼不敢遵从之前的协议前往“骀”幽居,当天就逃往杞国。

杞国是个小国,不敢收留吕荼,建议吕荼逃往吴国。

然而,吕荼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想法,见杞国不肯收留自己,出宫城就自戕而死了。

田乞并不敢杀死失去君位的吕荼,只是认为吕荼继续待在杞国留有后患,流亡他国会将威胁降到最低。

吕荼倒是逃出了齐国,结果在杞国自杀,一下子让性质变成最恶劣了。

将吕荼从君位上赶下来的田乞肯定要背负责任,杞国则是属于受到了无妄之灾。

本来因为吕阳生登位有平静下来迹象的齐国,因为吕荼的死,马上像是火山爆发那般,国氏和高氏的其余族人起兵,连带相当数量的贵族也加入到讨伐发动宫变的那些家族。

同时,吕阳生登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顺,由于吕荼用自杀来进行控诉,起兵的家族干脆不认可吕阳生是自己的国君。

一时间,之前被流放到“莱”地的公子寿、公子驹、公子黔、公子驵都有了拥护者,一个个集团展开了对君位的争夺。

智宵事先就知道齐国会乱起来,着实没有想到会乱到那种程度。

“这下操作难度增加了!”智宵本想让范氏和中行氏趁势在齐国崛起,每一位公子都有人拥护,智氏投入的成本势必要增加的。

另外,不要忘记吴国与齐国正处在战争状态。

吴国可不管齐国是不是有国丧,更不会因为齐国爆发内乱而停战,玩得就是“趁你病要你命”的那一套。

如果让吴国抢夺齐国的土地,不管吴军占领的土地是大是小,吴国都是在中原有了前进基地。

抑或吴国趁机压服了齐国,一样是获得前进基地。

上述两点不管是哪一点被吴国实现,历史就被改变得太严重,晋国接下来一定会难受了!

因为齐国发生的事情足够大,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威胁到晋国,不得不让智宵先通知韩庚、赵毋恤讲清楚,随后包括智申在内,四位卿大夫联袂前去寻找魏侈。

“此事我已耳闻。”魏侈极力掩饰心慌意乱,说道:“需速速禀告君上,催促正卿早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