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下了一场大雪,冷风吹的刺骨。沈和拿起红色的毛线围脖帮徐静安戴好,雪花膏的花香味儿,他一低头就能闻着。
天气一冷,徐静安就用上了雪花膏。雪花膏膏体既香且白,能滋润皮肤,而且当它涂在皮肤上时,它会像雪花一样立即消失,所以被称为雪花软膏。
沈母看着甜甜蜜蜜的两个人出了家门。心想着赶紧商量好结婚时间,把事办了才行。
由媒人“赵大姐”双方沟通,把结婚日子订在了68年1月15号腊月十六。
本来沈和想去单位申请分房,被徐静安拦住了。现在住房这么紧张,徐静安这里有房,沈和家里也有房,这个时候还是低调些不招人眼的好。
再说分开住到时候谁做饭,看孩子?
徐静安算了算时间给徐家父母写了封信,就放心地等着徐母来了。
从书上可知,要彩礼这个事儿,别说坐火车要三天时间,就是再远徐母都能来!
为什么确定就徐母来?当然是人多了,费钱呀!而且凭徐母的战斗力,不愁不扒下来,徐静安一层皮!
嫁妆徐静安空间里就有,等徐母走后就能拿出来。
沈和反而是最忙的。三天两头过来找徐静安拿主意,房子收拾成什么样?喜欢什么样的家具?……每天都有很多生活中的琐事,让沈和找到借口来见徐静安。
单位同事见到也只是对徐静安调侃两句。徐静安每次都屏住气,把脸憋的通红。
1月10号,徐静安等到了,和别人调休之后急忙赶来的徐母。晚了姑娘都嫁人了,到时候再开口可就不好要价了。
徐静安收到消息后,特意去车站接了徐母。两人一到胡同口,邻居们就三三两两的开口打招呼。
“小徐妈妈过来了?”
“来了,来了。”
“闺女好,女婿也找地不错。”
“那是她领导介绍的好,不然年轻人知道什么呀!”
“小徐一来这里,我就看着姑娘不错。”
“那是您抬举她,也多亏了街坊邻居们的照应。”
……
徐母一路笑呵呵地回话,等进了院子关上大门,脸马上就变了。
把徐静安的房子里里外外的打量了一遍,“这就是你上班以来不给家里一分钱,自己掏钱买的?”徐母一屁股坐到床上。
徐静安点了点头,“对,不然没地方住。”
“没宿舍?”
“就剩下一张床,可早让人占了。”徐静安给徐母倒了杯水,“而且我一个外来的,就我这身板惹得起吗?”
“不能租啊?”
“哪儿那么好租啊!倒是有两家,可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住,腾出个房间,都在一个院子里。”
“别的不说,只要吃饭的时候,人家孩子往你这里一站,眼巴巴的看着,你给不给?不给,那就哭、喊、叫!一天天的不是个事儿。”徐静安往徐母跟前凑了凑。
“再一个,万一有什么冲突,人家一大家子岂不是拧成一股绳都冲我过来?干脆,我借钱买了间房。地方小,但够我住就行。”
徐母看了看徐静安:“你倒是不傻,老三。行了,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我跟亲家见见面。”
“见面行,都等着你呢。就是这彩礼你准备要多少给透个话,我也好心里有底。”
“你这房子我看你是不打算卖了。”
徐静安点头:“没错,娘家离得远我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行,我还说家里就你老实。看来你也是老徐家的种。”徐母说到这里哼哼了两声。
“就这房子就当是你的嫁妆了。老大老二结婚你也是亲眼看着的。我也不多要。300块钱!票我就不要了,两地不通用。”
徐静安算了算,正好是她上班以来需要往家交的钱数。
第二天,亲家见面。徐母全程笑呵呵的,沈家人也是热情待人,两家人和和气气。
300块钱的彩礼,沈家父母也没说什么。沈和深藏功与名,他表示只要婚事不出错钱好说。床单他洗够了,婚后再洗他乐意。
徐母定的是第二天的火车。当天晚上,徐母和徐静安进行了她出生以来第一次谈话。 对婚后如何与婆婆相处,徐母给出了她自己这些年来的亲身体验和周围人了解后的结论。
徐静安也没说别的,拉开抽屉拿出蛤蜊油,一点一点涂到徐母粗糙的手上。边轻轻搓揉徐母的手,边时不时的点头应和。
蛤蜊油俗称“蚌壳油”,又名瓦壳油、贝壳油、歪子油。取海鲜文蛤的壳作为包装而得名。冬天,冻手冻脚皮肤龟裂啊冻疮啊之类的现象司空见惯,抹上点蚌壳油,效果不错。
徐母感受着徐静安的触碰,看着眼前一不注意就长大的姑娘,冷硬的心,这时也不由得变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