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宁身披银甲,手执着一柄巨大的阔面大刀,她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身上的披风迎风飘舞,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还有三百多名的女兵,这些女兵是李秀宁的护卫,俱是手提大刀,骑着骏马默不作声地立在李秀宁的马后。
李秀宁面如止水,眼睛看着远处的朝阳升起。她的旁边便是李神通,李神通身背着长弓,手上握着一支马搠,此时他回过头来,对着身后的将士喝道:“李家的男儿们,提起精神来,敌人就要过来了。”这五万的兵马都是跟随着李神通和李秀宁的精锐,他们身经百战,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之人。
五万多人都是目光坚定,流露出毫不畏惧的神情。他们看着从窦建德营中冲了出来的突厥骑兵,每人都将手中的兵器握紧。
“隆隆”的马碲声中,突厥人的骑兵如潮水般涌上。
李神通的马搠挺起,双脚一夹马腹,已如闪电般窜出,大喝声中,将一名突厥骑兵挑下马来。
此战双方从一开始便进入了白热化,突厥人的骑兵不断地冲锋,似要将拦在前面的一切都击碎。而李秀宁的兵马则稳如泰山,排列成阵,前面是一排排的长枪兵,后面则是扑刀队和弓箭手。
李秀宁的士兵不断将冲入阵中的突厥骑兵从马背上拉下刺杀。也有骑兵冲入阵中,手中的弯刀收割着人命,将一颗颗的头颅砍断。漫天的厮杀声中,双方都似乎陷入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马碲声越来越响,在五万的骑兵轮番冲击下,李秀宁的士兵渐渐抵挡不住。此时突厥骑兵的阵中冲出来一匹高大的青马,马背上是一名身形魁梧的大汉,大汉的年纪不大,只有二十岁左右,手上执着一柄巨斧。
大汉的脸上略带稚气,但手上的巨斧却是势大力沉,大斧挥出,竟无一名士兵可挡,只一会的功夫,死在他巨斧下的士兵便有数十人之多,到了最后,看到他的身影,李秀宁的士兵竟都避之若趋。
这大汉名叫瓦多隆,正是长老瓦多门的儿子,长斧重达八十斤,在他的双臂挥动下,长斧恍如无物,遇着的士兵非死即伤。
瓦多隆是瓦多门的幼子,自小天生神力,有万夫不挡之勇,有着草原雄鹰之称,极得瓦多门的喜爱,此次南下,瓦多门专门将他带到了身边。
瓦多隆每次上战场必冲锋在前,此刻长斧对着唐军犹如砍瓜切菜,无人是他的一回之合,当他杀得正是兴起之时,一柄长刀忽然向着他当头劈了过来。
这长刀带着一股诡异的色彩,刀声和风声啸叫,霎时便已劈到了瓦多隆的头顶之上。
瓦多隆毫不畏惧,口中一声怒喝,已将手中的长斧挥起,“当”的一声巨响,长斧将劈来的长刀格开,这一格瓦多隆虽用尽全力,但手腕上传来的剧震却令得他的心中一颤,放眼望了过去,只见一张面带熬气的面容出现了在他的面前。
这面孔微黑,两道细眉竖起,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竟是一名全身披甲的女子。
这女子白马白盔,手上的长刀竟比平常人使用的长刀大了一倍有余,长刀顺着去势,翻转了半圈,刀锋又劈向瓦多隆的腰间。
这女子正是李秀宁,她看到这鞑子勇猛无比,将她的士兵杀得死伤无数,当下提刀纵马上前,刀刀劈向瓦多隆的要害,两人在交手的一刹那,两匹马已经交错,李秀宁的长刀递出了几招,将瓦多隆杀得手忙脚乱。
“当当当”两人的刀器碰击了几下,瓦多隆和李秀宁的马匹已各自跑远。这几下的碰击,瓦多隆的手腕剧震,手中的长斧差着被李秀宁的长刀击落,他暗呼饶幸,已又见到有两柄的长刀拦腰砍来,来的依然是女子,但却换成了李秀宁的侍卫。
这些女侍卫配合得天衣无缝,手中的长刀一击不中也不恋战,俱是向前冲去,寻找下一个目标。接着又是两名女侍卫杀到,就像是走马灯似的。
瓦多隆虽然勇猛,但却从未遇过这样的打法,他连挡了几波的进攻之后,右臂上已被长刀砍出了一道口子,手臂鲜血淋漓。
这伤口倒是激起了瓦多隆的凶性,他此时的心中大怒,长斧也不再按章法行事,他对着袭来的长刀熟视无睹,长斧尽力横扫了起来,斧头一下子扫到了一名女侍卫的头上,将她的头额击得稀巴烂。
而瓦多隆的腰部也被另一名女侍卫的长刀划过,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
瓦多门也骑在马匹上,用手中的旗帜指挥着麾下的骑兵冲击唐军的战阵,他的眼睛时不时地瞄向儿子冲锋陷阵的方向。
刚开始的时候瓦多隆势如破竹,作为父亲的瓦多门心中自是无比的欣慰,毕竟自己的儿子勇猛如斯,根本不用担心其的安危。
此时再向他看时,瓦多门的心中大吃一惊,只见瓦多隆好像癫疯了似的,一柄长斧毫无章法地乱舞,身上血迹斑斑。却见到一道白影向着他飞驰过去,刀影如闪电般闪过,刀光倏的将瓦多隆劈成了两段。
原来却是李秀宁掉转过了马头,纵马向瓦多隆扑去,手中的长刀将他一刀两断。
瓦多门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一名女将斩杀,他只觉得心中悲痛欲绝,泪水更是止不住地长流。他手中的令旗颤抖地指向李秀宁喝道:“谁人将这溅人斩杀,老夫赏羊千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顿时便有几百骑兵向着李秀宁冲去。
李秀宁将瓦多隆斩杀之后,她转回了自己的阵中,这才发现突厥人的骑兵前赴后继,不断地向着自己的中军帐冲来。
瓦多门的心如刀割,眼睛死死地盯着李秀宁的中军帐,指挥着手下的骑兵不顾伤亡的奋力冲杀,只半个多的时辰,便将李秀宁的兵马杀得节节后退。
战况越发的惨烈,地上被尸首的残肢铺满,鲜血渐流成河,终于,唐军在付出了几千条性命之后,大阵开始缓缓地向后移动。
李秀宁和李神通已退回到了后阵,他们指挥着兵马有条不紊地向后撤退,退了五里左右,便又令后军在原地布置工事。杨天鹏给他们的任务是要将窦建德和突厥人的骑兵引入山谷,所以李秀宁也不敢败得太快,怕败得太快反而会被窦建德看出事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