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 第391章 状元、榜眼、探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1章

京城,郭桓家。

狭小漆黑的暗室内,户部尚书郭桓坐在椅子上怔怔的出神。

他坐在这的时间不短了,并且一动不动。

直到书案前燃着热气的炭盆还有书案上冒着白烟的茶盏,逐渐的温和,然后慢慢的冷却。

他想了很多,子嗣、同僚、朝局等等…

最后,他想到了自己挣的外快…

老皇帝权力欲望太重,在这上面,所有的臣工要保证绝对的迎合…

所以他虽然是在给自己留后路,可他也只是贪钱。

要是挣些钱,就算是做一个孤臣也无妨。

将来鸟尽弓藏,调离户部,就算重新做一个按察司的佥事,哪怕是不当官了,做一个富家翁也好…

并且他也知道,哪些东西该拿,哪些东西不该拿。

有些东西收了只会收掉自己的掉脑袋…

但如今来看,有些偏差…

手下的人,他已经管不住了。

一个县的赋税,说贪就贪了…整修新安江大堤的银两、砖石,说没就没了…

账册俱在,没的光明正大,不冤不枉…

想到这,他的眼神泛起恐惧的光。

他有才能,他也有志向。

他更以为自己可以像胡惟庸那样,以户部为基,做一个治世能臣,可现在想想,比起胡惟庸,他差得很远。

他没有胡惟庸那样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能力,也没有太师李善长那样的开国元老在背后强有力的支持,他更压不住这些人的贪婪之心。

说起来,他甚至连栗恕都不如。

“大人,按照皇帝的脾气,我等做下一次,就是诛九族的罪过了,人难道还能死两次不成?”

每次想起这句出自户部侍郎朱安仁口中的话,他就不禁有些苦笑。

一辈子谨小慎微,如今却…

他现在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了露风的船舱里。

进一步是万丈深渊,退一步是湍流寒水…

因为利益形成的集团,早晚也会因为利益发生争执。

如今争执,爆发了。

而他的儿子郭正,却一脸兴冲冲的跑过来:

“父亲,发榜啦!发榜啦!”

作为户部尚书的儿子,他有些稚嫩,对局势缺乏敏感。

并且这一次应天府的乡试他依然没有考中,但孝心十分可嘉。

郭桓生无可恋的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崩着脸教训:

“如此冒失,成何体统!”

“嘿嘿…”郭正吐了吐舌头,有些尴尬。

他说道:

“不是,这不是给父亲说一声嘛,父亲总说户部缺人,说不得这一科还有不少人入户部哩…”

郭桓不吭声,郭正就往前走两步,端起他爹那一盏已经冷却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接着兴致勃勃的说道:

“状元丁显赐翰林修撰,榜眼练子宁、探花黄子澄俱赐翰林编修…”

说到这,他停顿一下,然后又有些神秘、羡慕的接着说道:

“儿子还听说…宫里已经下了旨,要他们同时侍读太孙呐…”

……

文华殿。

宫里的朱雄英却没有郭正这么大的兴致…

他和丁显等人见了礼之后有短暂的沉默…

看着眼前戳的板正的三个人,朱雄英心里有些发毛。

“这就是老爷子亲手选的状元、榜眼、探花?”

“妈的这个丁显…怎么看上去就有一种死了爹的气质…他爹死了?”

“头铁的夫子与头铁的侍读,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朱雄英心里踅摸个不停,对面的丁显、练子宁、黄子澄心里也是止不住的发怵…

“这个太孙…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看着可不像个好人呐…”

他们三个是这次恩科最大的获利者,进士及第,入仕翰林,侍读太孙。

这不仅仅是无尽的荣耀与光明的前程,更意味着皇家的重视,也将意味着他们满腔的抱负亦能得以施展。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们不仅满面都是红光,就连眼睛都红了,甚至连鼻头上都长了一个火尖子,红彤彤的…

他们这次到文华殿,是要先认认门。

为了给朱雄英一个好的印象,更为了体面,他们都是一水的干新。

沐浴、焚香、就连看不见的内衬、袜子,都换了新的。

“咱把大孙就交给你们了,要多费费心,尽展所学,伙着夫子把咱大孙教好了,就是一个大功…”

“要是力有不逮,翰林院的虚职可以不用那么操心…”

想起之前皇帝交代的话,他们的心里就忍不住的激荡。

看场面有些冷,朱雄英就干笑两声,上前轻轻拍了拍丁显的肩膀,念起他的文章:

“呵呵…”

“所谓吾辈进退不苟,死生唯命…”

“烽烟南起正十年,当北扫不臣,天兵纵横九万里,镇我万方…”

“内攘奸邪,显无大德,亦愿头悬国门,持九天雷亟,以警天下墨吏…”

朱雄英的喋喋不休让丁显似乎有些意外,恍惚之间,他涨红的脸更红了,他有些哆嗦的问道:

“殿下…殿下读过臣的文章?”

“当然…”朱雄英摆摆手:

“振聋发聩,令人深省…”

“这几句话有王道,有霸道,有天地人心,有江山社稷,非常好…”

“唔~!”丁显震惊。

自己的才学自己是知道的,但说实话,光有才学也不够,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王道、霸道、天地人心、江山社稷…”

这是他太学蹉跎数年,头一次收到这么好的评价,他爹都没这么说过!

看着一脸潮红的丁显,朱雄英点点头。

虽然丁显才二十多岁,可他这个状元却不是水货。

甚至能得到这个状元,更主要是因为他的主张与老爷子和朱标的志向重合。

北征、吏治。

他笑着说道:

“我大明朝缺的就是你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臣子!”

“这个状元,你当得起…”

“你这杆笔,能杀人!”

说过这句话,朱雄英绕过一脸激动的丁显,看向中间那个长须入腹的汉子,有些似笑非笑的问道:

“练卿,可还记得我?”

“这…”练子宁有些疑惑。

说实话,从他刚进来就感觉太孙有些眼熟。

并且不仅是太孙,就连太子爷他都觉得眼熟。

尤其是听太孙的意思,分明是之前就和自己打过交道…可他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看着丁显和黄子澄有些疑惑的眼神,他干笑两声:

“臣…恕臣愚鲁,臣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

看他实在是想不起来,朱雄英就摇摇头提醒道:

“前年,秦淮河畔…”

练子宁一怔,他前年是进过京,并且待着了时候。

他眼中带着些回忆,往日的种种浮现在眼前…

电光直闪之下,他乱七八糟的胡想了一通,但还是什么也没想起来。

看他一脸的苦笑,朱雄英也不卖关子。

他直接说道:

“前年跟父亲出宫一行,一个做蛇羹的酒家…后来,你和国子监的几个学子冲突,还是父亲解的围…”

“嘶…”练子宁吸了一口冷气。

说实话,他还是没想起来。

谁能把吃的每顿饭都记住?况且他自己脾气不好,干仗的事经常发生,这就更想不起来了。

看他还是一副不知所云的样子,朱雄英叹了一口气,他决定强行施法。

他说道:

“当时父亲就说你是栋梁,对你寄望甚深…”

“他说,你的大才,不在经史文章,而在于你的心…”

“所谓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对于百姓的衣食,你能从大局着眼,又从小处入手,从而推行富国强民之道…”

“太子爷…”练子宁有些难以置信,他哆嗦一声接着问道:

“臣…太子爷真这么说臣?”

“当然…”朱雄英点点头。

朱标非常完美的遗传了老爷子的识人能力,这些旁人看不到东西,他却洞若观火。

想了想,他眯着眼又说道:

“山珍海味何益,豆腐浊酒何伤…”

“练卿这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并以之为戒,以之为行…”

“是…”一直沉默寡言的黄子澄插嘴道:

“臣听翰林院的同僚提起过,太孙忧虑黎民,曾在朝堂发下大愿,用膳必有粗粮为辅,惜农、爱农…”

他很上道,嘴皮子也不错。

比较巧合的是他和榜眼练子宁一个岁数,都是至正九年生人,今年刚满三十五岁。

只是和练子宁的炮仗脾气不同,他多了些事故与圆滑。

看着这个传说中的黄傻子,朱雄英也有些感叹。

他没说别的,摆了摆手,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这没什么骄傲的,我大明九州万方,有吃不饱饭的百姓,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说起吃饭,朱雄英突然又想起来,今天老太太出宫安排亲蚕了,后宫没有人做饭。

怕是又要在春和宫用膳。

所以他想了想说道:

“对了,一会留下来,让徐兴祖安排一下,在东宫吃个便饭…”

说到最后,他扭头看着赵墩子。

直到赵墩子拱拱手走出殿门后,他才又调笑的扶起谢恩的三人:

“说实话,你们算是掏着了,太常寺卿徐兴祖上了岁数,已经向皇爷爷提了好几次告老还乡…”

“要是再等些时候,你们还真不一定能吃到这么难吃的饽饽…”

朱雄英不是没吃过好东西,但他安排的便饭,真的非常便饭。

从来没有山珍海味,舞台歌榭,几十盘几十盘的往上端。

他深刻的记得老朱家的出身,且对口腹之欲没有要求。

在他眼里,有鱼有肉就是宴。

况且,口腹之欲也远远不如权力欲望得到满足后的快感多。

可还是让这三个人吃的满嘴流油。

看他们吃的开心,朱雄英也笑着点点头:

“喜欢就多用些,这些都是凤阳米,是十二叔他们亲手耕种的,颗颗饱满稻香扑鼻,出宫时卿等也不妨带些…”

朱雄英是假客气。

这是藩王亲手种出来的粮食,虽然不多,但知道儿子长进了,老爷子很高兴。

亲儿子亲手种出来的孝心,自然与旁人不同。

但他们三个却没客气。

吹捧几句之后,然后面面相觑一番,最后顺手就谢了恩。

……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朱雄英也和赵墩子面面相觑一番,又摇了摇头:

“这些书生真不要脸,就会顺杆爬,连三辞三让都不会,以后可不能打肿脸充胖子了…”

沉吟一番,他说道:

“去奉天殿…”

奉天殿。

今天老太太不在宫里,朱元璋索性也没有去后宫,一直在书房里忙活着什么。

只是让朱雄英诧异的是,每次一向笑呵呵迎接他的朴仁勇这次却有些欲言又止。

朱雄英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心里开始忍不住的踅摸。

难道是白日宣淫?

想了想他又摇了摇头。

不会,后宫的娘娘,除了老太太绝不会有别人能跨进这个书房。

况且,要真是后宫的娘娘在里头,朴仁勇绝对得拦着。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他迈步走进书房。

走进书房后,朱雄英的心里有些了然。

因为毛骧也在。

这个特务头子干的事,都是脏活,一般老爷子召见也会下意识的避开太孙。

如今他正躬身听朱元璋说些什么,时不时的点下头。

看见朱雄英进来了,朱元璋笑呵呵的冲他摆了摆手,又扭头对毛骧说道:

“这件事你们不要插手,咱会安排给其他人,但他们查不出来的,你们要想法多帮衬着…”

“下去办差吧”

毛骧一拱手,扭头后又对朱雄英深深的行了一礼。

从他的脸上,朱雄英似乎看出了激动…?

等他出门,朱雄英有些诧异的问道:

“这…毛都堂怎么满脸红光的,孙儿看着他好像比那仨书呆子都开心…娶新媳妇了?”

“呵呵…”朱元璋轻笑一声,又摇了摇头,像是在给朱雄英解答,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小子也知道动心思了…”

朱雄英有些不解,但他知道,有些事情老爷子愿意说,那他就听,不愿意说,他也没法子。

他摇了摇头,又看着御案上的饭菜有些无语。

标准的四菜一汤。

两盘绿叶菜,一道炙羊肉、一个肘子,一盆茄瓜鸡蛋汤还有半盆米饭,但几乎没有动过。

朱雄英上前伸手摸了摸碗底,都凉透了。

他皱了皱眉头刚要张嘴,朱元璋就打断他:

“甭,凉的热的一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