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天电影放完后,热闹了三天的古凤岭村刚想沉寂下来,大喇叭里又传来了更令人振奋的招工消息。

还是一系列的招工消息。

一、村广播站要招两名广播员,要求如下:

女性,口齿伶俐声音清脆,就像百灵鸟一样动听。学历——初中或初中以上,热爱读书,热爱学习!

工资:试用期每个月十五元,试用合格工资调整到每个月二十元。

二、图书阅览室要增加两位图书管理员,要求如下:

古凤岭村的图书阅览室,在张念秋隔三岔五往南市跑,一撂撂的书往回抱的情况下,村里阅览室的图书快速增长。

张念秋买的都是很实用的书籍,例如如此防治病虫害、如何提高亩产、如何调配农药浓度、如何科学养鱼、如何给果树剪枝提高果树产量……

除了她买的,首都的周教授也给她寄了一些农类书目,还寄回来一些她不好买到的书,大大丰富了古凤岭村图书阅览室的藏书品类。

图书阅览室自从设立起来后,去借书的人就逐渐增多。

不仅有热爱学习的年轻人,连四十多岁认识字的中年人也会过去挑上一本,借回家慢慢看。

去借阅图书的还是挺多的,比张念秋想象中多的多,所以陈传芳挺忙的,连个替换休息的人都没有,确实不合适。

和村委会成员商量以后,干脆也给陈传芳增加两位帮手,由陈传芳担任图书阅览室组长,管理新招来的图书管理员。

图书管理员的要求和当初招陈传芳时的一样,要求:

女性,学历初中或初中以上,工作态度认真、细心、负责任,热爱读书,爱惜书籍。

工资比陈传芳的略低一等,每个月十八元。

三、鱼塘要招一位看守鱼塘的人。

村里的鱼塘彻底收拾妥当,莲藕节也埋在了塘周的淤泥里。

鱼塘四周用荆棘围了一圈篱笆,开了个门——这是防止村里小孩子往鱼塘这边跑,一个不注意发生危险。

在两口鱼塘中间的空地上,盖起了一间泥草屋,这是专门给看塘人盖的。

屋里一张大炕,跟灶相连。夏天的时候炕道封着,等到了冬天炕道扒开,一做饭炕就烧得暖和和的,不会让人受罪。

炕上靠着墙还摆了两口大木箱,还有个吃饭的小炕桌。

灶旁有个小小的橱柜,放个碗盘筷子正合适。

看守鱼塘的人,张念秋是有想法的。

河对岸原陈家湾有一位孤寡老人姓沈,一辈子无儿无女,老伴早逝后就留下老爷子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

在张念秋看来,无牵无绊的沈大爷,正适合来看守鱼塘。

既给自己找了点事情干,每个月也能挣点工资,攒点钱。

钱是人的胆气,有了钱也就有了胆气。

说句不好听的,沈大爷现在身子还硬朗,但以后呢?人不可能永远健康,总有生病的一天,多攒点钱,去医院看病也有底气。

张念秋去寻孤寡的沈大爷,商量请他去看鱼塘的事。

“找我看鱼塘?”沈大爷阴着脸看了她一眼。

张念秋笑眯眯的,丝毫没被他脸上的阴沉吓到,“是啊,沈大爷,这看鱼塘的人选,依我看啊您是不二人选……”

不知是哪个字眼触动了沈大爷,他脸上的神情缓和了下来,“怎么说?”

“我说了,您可别不爱听。”张念秋蹲在正编草筐的沈大爷身边,“我听说,沈大爷您为人正直,对村里人都不假辞色,我就欣赏您这样有个性的人!看守鱼塘就需要铁面无私,鱼塘里的鱼没养成之前,谁来捞鱼都不成!”

性情孤僻、阴晴不定的沈大爷:……

早就听说村里有个能干的丫头,叫张念秋,不仅能干嘴也能说,死的能说成活的,今天一打交道,果然没错。

他这个孤僻的性子,村里人都不爱搭理他,在她嘴里反倒成了铁面无私,不假辞色……

真能瞎扯。

“沈大爷?怎么样,咱去看看环境,大不了不喜欢再回来嘛……”

盯着她的笑脸看了半晌,沈大爷站起了身,“走!”

锁了门来到鱼塘边,沈大爷背着手看新盖的泥草屋,看屋里明显是新打造的箱子和桌子,又站在鱼塘边上,看着一左一右各一亩半多一点的鱼塘。

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微风一吹,塘面泛起涟漪。

比他那间小院子清静多了,也空旷的多,山风一吹,感觉心里的郁气也消散不少。

“说说吧,除了晚上要住在这屋里,看鱼塘还需要做什么?”沈大爷站在塘边良久,忽然问张念秋。

“简单,还要拌鱼食,定时定点喂鱼……”张念秋答道,并且甩出了诱饵,“沈大爷,看鱼塘可不是免费工,有工资的,每个月十五元工资!”

她比划了十五的手势。

沈大爷盯着她看了一分钟,突然扯下身上的钥匙,扔给了她。

“老头子腿脚不好懒的跑,你这丫头跑一趟,给我抱个被褥,再拿两身换洗衣服过来……”

张念秋爽快的跑了一趟腿。

不仅拿了被褥和换洗衣服,还拿了碗盘筷子,还拎了一口锅,用个破床单一裹,背着一大堆东西就过来了。

看到她像个乌龟一样的形象时,张念秋发誓,她看到了沈大爷嘴角抽搐了两下,脸背了过去。

是在嘲笑她吧?是吧?

她有自行车的,她只是一时没想起来推着自行车过去而已。

她只是不想多跑一趟腿,所以就自己背了过来而已。

是的,而已。

村里鱼塘的看塘人没起什么波澜,广播员和图书管理员的招工信息引起来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