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七零美艳知青,嫁最强军官被娇宠 > 第259章 重新规划,众口难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9章 重新规划,众口难调

父子俩进了书房,晏爷爷再次确认了一遍订单金额。

“爸,您没有听错,就是那个数。”

“我白天接电话的时候,和刘主任反复确认了几遍。”

“按照扶予签的合同,根据今年的汇率计算,我们这边最后可以获得一千万出头。”

纵使心中已有成算,晏老爷子还是惊讶于最后的数字。

“除了你以外,目前部队还有别人知道这件事情吗?”

“我上面的领导可能知道,这瞒不住,下面目前没人知道。”

“暂时先瞒着,再仔细斟酌一下这笔分红的用途。”

“这还只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什么会,就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这要是一年搞个几次,分成将是巨大的一笔金额。”

就算一年只有这么一次,数额都惊人。

之前没有预想过会是这么多钱,以为顶多有个几十万就很不错了。

他们不从商,没有了解过展销会的具体情况。

如果还按照之前签订合同的用途来规划分红,很有可能会出乱子,这让晏老爷子不得不重新谨慎思考。

父子俩在书房商讨了二十来分钟,想着家里要开饭了,也没有多说。

“赶紧过来吃饭,再等下去,菜都要凉了。”

“兴民,把我的酒拿来,今天心情好,咱们喝上两杯。”

“只能喝一杯!”

“行,一杯就一杯!”

..........

宋扶予原计划在秦市待一周左右的时间,但在和秦市服装厂的接洽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主要矛盾当属于员工能力的问题。

这年代的厂,有不少是私下买的工作,或者接替爸妈的工作。

这种情况所导致的问题就是,一些以前根本不会做衣服的人进了工厂,进来之后什么都得慢慢的学。

资质好,有天赋并且努力的人,学的会比较快。

但是一些在制衣方面,属于手残类型的人,其实会成为厂里的负担。

因为他们不仅速度慢,而且做出来的衣服,明显和熟手没法儿比。

“方姨,我觉得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把员工重新规划,而不是让所有人都混在一起。”

“重新规划?什么意思?”

“就是让熟手,能力强的人,去做复杂一点的衣服,比如外套,带褶的连衣裙。”

“让工作时间不是那么长,能力相对来说没那么强的人,去做短袖,裤子这类相对简单的衣服,这样员工的压力也没那么大。”

“这个方式我们之前也考虑过,但是两方都有各自的想法。”

“熟手觉得他们工作更加复杂,虽然在衣服件数上没那么多,但其实更辛苦。新手衣服简单,做起来速度更快,每天生产的件数更多,他们就认为自己干了更多的活,觉得不公平。”

“无论把谁调到哪一边,都十分不满。”

宋扶予听后有些无语。

“这种时候,厂里的领导就需要出面,坚定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厂里更好的决定。不然厂长、副厂长选出来干嘛?维持纪律,统计大家的意见吗?”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员工满不满意去进行,那索性大家都别干活了,等着每个月拿工资,大家肯定最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现在厂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办一个工厂,最主要的目的是赚钱!当然,在赚钱的基础上,做到所有员工满意,那肯定是好的。”

“但问题是做得到吗?”

“不可能做得到!众口难调!”

“如果连生产量,生产效率都可以排在员工满意度后面,那这种工厂迟早要完。”

她说了一些她认为可行,同时也比较好实施的改进点。

至于怎么做,还得看他们之后的实施情况。

“我会按照你说的,和厂里其他领导开会讨论。”

“辛苦了,你们去商讨吧,我出去一趟。”

从服装厂出来,宋扶予先去了一趟照相馆,取在海市拍的那些照片。随后又去了趟邮局,将给晏子渊和陈国兴写的信寄了出去。

本来还想打个电话给晏爷爷,但想着曹厂长办公室有电话,还不如明天去他办公室打,这样能省不少钱。

虽然她不缺钱,但能省的地方,也不能白花钱。

从邮局出来之后,去粮店买了几斤大米,还去供销社买了一只鸡和一些蔬菜。

这几天无论是在家里吃,还是在食堂吃,赵家人都没有让她花一分钱。

他们在城里住,哪怕有工资,但是粮食每个月每个人都有定量,吃完了如果没有粮票的话,只能冒险去黑市买。

吃了人家的,在适当的时候,总得还一些。

有来有回才是最舒服的相处模式,光进不出,相处久了,人家也会觉得不舒服。

“扶予,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她一进门,覃立夏便看到她两手分别提着一大袋东西。

“有些票快过期了,不用掉有些浪费,于是多买了一点。”

“你太客气了。”

覃立夏知道她是不想让她感到有负担所以才这么说。

“以后可别再买了,不然爸妈知道非说我不可。”

“好,下次不买了。”

“我把照片取回来了,你不是想看看服装秀的场景吗,正好小明当时拍了不少。”

说起这个,覃立夏顿时兴致勃勃。

这段时间没少听爸妈说起在海市的情况,就连李明他们在厂里,也乐此不疲的和大家说着当时的情况。

不仅仅是她,厂里的其他人也都十分好奇,恨不得当时自己就在现场。

将宋扶予买的东西放去厨房,覃立夏立即去客厅一起看照片。

“哇,当时真的这么多人,我还以为他们夸大了。”

“这倒是没有夸张,坐着的都有七八十个。”

“妈妈,小舅妈,你们在看什么?”

“快过来一起看,是爷爷奶奶还有小舅妈一起去海市参加活动的照片。”

两个小家伙一听,马上凑到沙发边上。

“妈妈,这照片里的人好奇怪呀,他们为什么长这个样子?”

“这个人头发怎么是这个颜色?”

这个小月和小海第一次亲眼看到外国人的模样,顿时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一边看,一边问着各种问题。

“他们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国外有些人就是长这个样子。”

“国外远吗?”

“很远,要坐好多好多天的车才能到。”

“比京市还远吗?”

“那可远多了。”

“哇,那好远呀~”

在年仅三岁的赵小月心中,她即将要去的京市就是世界上最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