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工厂大海王 > 第701章 要要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天气还很热,还没到上秋装的时候,暂时还看不出来会下降多少。不过,楼上的……呵呵……”白雪有些幸灾乐祸地讲述着万佳的现状。

杨铭的两个档口分别在一楼和二楼,这是在用高额的租金来换取人流量。但是,三、四、五楼可就惨了,他们的人本来就不多,现在金融危机,他们就变得更加冷清了,有的商户甚至都关门不来了。

在金融危机的摧残下,终究是蔓延到了各个行业,很多商场的商户坚持到合同到期后,也出现了退店潮,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商场内都有很多档口贴着“旺铺转让”。

当你走在大街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档口都在装修,很快就会有一个新的门店开业。不过,如果你一直走那条街,那么在未来的两三个月内一定会看到那家前不久才开业的门店又开始贴“旺铺转让”了。

这就是经济下行所引发的后果,大厂“裁员”,小厂直接放长假,长假过后返厂还是没班上,那些人就干脆辞工回老家了,最终导致城里没人,乡下全是待业人员。

于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闻名一时的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活动开始了。这两个活动的补贴非常大,其中家电补贴10%-20%,汽车补贴10%,通过这两个活动也确实拯救了很多上下游企业,让经济恢复了一些。

然而,国家的力量毕竟有限,在这期间小厂也倒闭了不少,同时,国家也因此让我们的产业链升级了。

不得不说的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杨铭不仅受到的影响很小,反而还因祸得福了,那就是当更多的车位返乡后,通过口口相传,杨家塆的制衣厂又迎来了一波大爆发。

“杨总,现在很多天门、仙桃、潜江的人要进我们厂,我们还要人吗?”张厂长敲门进来后问道。

“有多少人?”

“应该有一百多人,都是熟手。”

杨铭眼头一亮,都忘了说话的语速了:“要,要要要,只要是熟手就都要。”

“可是我们的产能……”

“产能大一点没事,我们把男装也做了。”杨铭道。

“男装现在没有多少单吧?”

“现在是没有多少,到了秋天秋冬装就多了,冬天的棉袄也可以消耗一部分产能。”

目前的情况是博头村加杨家塆的两个厂的产能基本上能供应上每天所需要的货,不需要外发。但是,这只限于夏装和秋装,一旦做袄子,那就肯定供不上了。

如果能够再吸收一拨熟手,那就能够将男装也自己生产。

“可是……”张厂长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

“如果现在就把这一百多人招进来,即使我们把男装也做了,那订单也跟不上产能的。”

做厂长的有两怕,既怕订单跟不上产能,又怕产能跟不上订单。人多事少工人挣不到钱,会引发人才流失;事多人少影响出货,老板会问责。

“马上就要上秋装了,订单不是问题,如果上了秋装还跟不上,那就把内衣也做了。短期内订单跟不上,我们可以晚上少加班一个小时,周末放一天假也是可以的。做女装的师傅可以做内衣吗?”杨铭道。

“可以的,不过我没做过那个,那里面的工艺和流程还不太清楚。”张厂长突然变得没有底气了。

“人不是万能的,你不会我再招一个主管过来就是了。就这样,把人才全部吸收进来先。”

“好的。”

“等等。”

张厂长刚准备离开,又被杨铭叫住了:“这两天我让人把男装和内衣的版衣寄过来,到时候你研究一下,过几天咱们去一趟汉口。”

“好的。”

杨铭还不清楚内衣和男装面料的情况,得先确定汉口有没有再说,如果有,那他也是要去一趟的。虽然有采购,但最开始的行情他还是得了解一下的,要不然,后续采购有没有捞油水他心里也没个底。

张厂长离开后,杨铭让助理给满文静打了个电话,很快,满文静就过来了。

“杨总,找我有什么事吗?”

“坐,公司很快就要生产内衣和男装了,你去挖一些这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哦,好的,咱们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指的是……”

“男装可以不用管,但是内衣与我们生产的女装还是有些区别的,得招一名生产主管,课长级的,至于技术型人才你可以等招到主管之后,让主管去找。”

满文静虽说已是主管,但经验还是有些不足,挖人才也就去宜昌的那一次经验,还得给她出出主意。

“好的,我知道了。杨总……”满文静欲言又止。

“说。”

“现在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我们人事部都要天天加班了,而且考勤也不好有效监控,你看是不是该上一套ERp系统了?”

厂里虽然大部分人都是采用的计件工资,对考勤要求不高,但还有很多人是采用的计时工资,这些人的考勤都是由生产主管每天上报上班人数来考勤的。

如果主管和员工勾结虚报上班人数,人事部都无法监管。以前人少的时候,由生产主管提报也没有多大问题。后来四百人了,满文静就派人去车间抽查计时工人的在岗情况。再后来,满文静就干脆让杨老二派人在上班的时候在门岗前盯着,每一个上班的人都要签到,然后再与生产主管提报的请假人数核对,人数对不到就找生产主管去复核。

这样本来是没什么漏洞的,但只要是人在执行,那就有疏忽的时候,有的时候签到的人数就与生产主管提报的人数对不到。

而这只是人事部提出的问题,像仓库的问题也不少。有的时候仓库收货忘了入库,或者出货又忘了出库,导致的结果就是有的款式库存多了很多,有的本以为有库存的款式结果又没有库存。原材料也是一样,各种问题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