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快意官场 > 第611章 北首矿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一清晨,山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山省省政府大楼五楼宽敞明亮的大会议室里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级市的党政一把手以及省直各部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次重要的会议。

会议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大家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各项议题的讨论和决策。就在这时,宁平提出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平民家园工程”,并成功获得了通过。这项工程计划采用一种创新的“以地养地”模式,引入一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商,在山市市郊打造一个规模庞大、占地一万亩的平民家园。

这个平民家园将不仅仅是简单的住宅区,而是一个集商业贸易、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其中配备了完善的商贸一体化配套设施,旨在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据初步估算,该项目的前期资金投入预计需要高达一百亿元人民币。如此巨额的投资让在场的与会人员深感震惊。然而,如果这个宏伟的工程能够顺利竣工,它必将与华夏中央所倡导的重视民生工程、关注百姓生活的目标高度契合。

更为令人欣喜的是,按照这个规划,政府几乎无需出资就能办成这样一件大好事。这种巧妙的运作方式既充分利用了市场资源,又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在众多与会者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他们坚信,山省作为能源大省,房地产开发商们或许并不会对这片土地产生浓厚兴趣去搞开发建设。此外,面对如此庞大规模且前期需巨额投入的项目,仅凭单一房地产商之力恐怕难以独挑大梁,必然需要数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商联合起来共同承接,并通过分包形式才有望顺利吞下这块“大饼”。

然而,宁平却显得胸有成竹、信心十足。毕竟,以他所拥有的强大经济后盾——涵盖药业、房地产业以及建材业和装修业等多元化领域在内——其背后的资本规模已然高达数千亿之巨!更不必说刘雪旗下的华夏希望基金会,其中坐拥整整百亿量级的雄厚资金储备;而平民家园本身即定位于一项具有慈善救助属性的重大工程,因此华夏希望基金会在此项目中的投资额度少说也能达到数亿元之多。

短短一周之后,平民家园工程领导小组便已宣告正式成立。宁平副书记亲自挂帅出任组长一职,同时由常务副省长刘想担任常务副组长,全面负责该工程的日常运作与管理事务。至此,下一步工作重点自然而然地聚焦于如何成功引入那些极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身上。

时光荏苒,短短一个月之后,华夏国电集团便斥资整整两亿元,迅速选定地址并开始动工建设。此时此刻,在北市北郊的一片空旷土地之上,众多体型庞大的工程机械已然投入到繁忙的施工之中。

秦省长深感惊讶地意识到,尽管宁平只是一名协助管理经济事务的副书记,但在其精心策划和运作之下,竟然成功推动了整个山省的经济发展。待到北市火力发电厂竣工之时,它不仅能够就地消化掉北市产出的煤炭资源,从而为当地的普通煤矿企业节省下巨额的运输成本;与此同时,这座新建的火电厂也必将为山省的电力供应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拥有了北市火电厂,山省的电力需求就能得到充分保障。

一周过去,张明率领着南方地产的数位董事抵达山省展开考察之旅。此前他们在昌市的房地产项目取得巨大成功,这无疑给予了他更多信心去拓展北方的房地产市场。宁平亲自出面热情款待了张明及其同行人员。

张明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一出手就是五十个亿,直接拿下了平民家园一半的工程。他在南方地产界可是出了名的眼光独到。这次他带着几个董事到北方来投资一个民生工程,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他心里可清楚着呢。政府采用以地换房的模式,他可以在其中一块地上打山省煤老板的主意,建一个高档别墅区。再加上平民家园附带的商贸区,这些店面都由他来卖,这可真是个能下金蛋的好东西啊!而且,他投资平民家园,肯定会引起官方的重视,为他以后的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考察了三天,张明就和山省政府代表刘想签了投资合同。接下来,刘强带领华夏开发集团和程燕的赣省建筑集团把平民家园的另一半工程也给瓜分了。

这天,北市的王一副市长给杨超打了个电话,问宁书记有没有时间,他想向宁书记汇报一下工作。杨超以前在省委办公厅四处的时候,一直被处长压着,后来偶然在一个饭局上认识了王一。这个二处处长虽然只是个处级干部,但跟的可是省委三号人物。在王一的运作下,杨超才到了二处。所以,他对王一自然是感激涕零。现在王一要见宁书记,他当然得赶紧安排。他知道宁平正在看文件,就说:“现在过来吧,宁书记在办公室呢。”挂了电话,杨超就从外面的办公室进到里面宁平的办公室,报告了一声。秘书禀告说:“宁书记,北市的副市长王一前来拜见。”宁平心里清楚,这位王一乃是省委秘书长楚天力荐的干部,于是嘴角微扬,轻声回应:“请他进来吧。”

没过多久,杨超便领着一位身高约一米七八的中年男子走进了宁平的办公室。只见那名中年男子毕恭毕敬地喊了一声“宁书记”,宁平随即从宽大的办公椅上起身,脸上挂着微笑说道:“原来是小王同志啊,快请进。”尽管王一已经年逾不惑,但宁平不过三十出头而已。然而,官场向来如此,辈分和地位决定一切。王一听到宁平称他为“小王”,不仅没有丝毫不适,反而觉得受宠若惊。毕竟,这种亲昵的称呼通常只用于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上级领导。宁平的这番举动,无疑向王一传递出一种友善的信号。

接着,宁平伸手朝着沙发一指,热情地招呼道:“请坐。”

杨超动作轻快地将泡好的茶端了过来,宁平则不紧不慢地在王一对面的沙发上缓缓坐下,他先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然后小啜了一口茶,这才开口道:“小王啊,你初次到北市,工作还都顺心吧?”

王一也喝了一口茶,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道:“宁书记,我来这里,正想向您汇报一下。北市有一个民营企业,租赁了一个北首矿山,按照合同,是五年租期,五年之后,租期和租金都有变动,可是租期已过去一个月了,租赁北首矿山的宋迟还是没有来续签合同。”

“哦,那就按合同收回北首矿山呀。”宁平微微皱了皱眉,语气平静地说道。

王一的苦笑更甚了,他一边无奈地摇着头,一边继续解释道:“北首矿山是宋家把持着,北市矿务局根本不敢去收回这个矿山。北首矿山是北市矿务局下属的一个小型矿山,按照华夏有色金属公司的要求,这样的矿山被划到了当地政府管理。因为国家投资这样的矿山就没多大意思了。五年前,北首矿山招标,被宋迟中标。开采了三年,就发现了一股黄金矿脉,不过,他一下子就大赚了一把。因为宋家势力强大,市里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就是市委书记郭洗,市长陈正也不去惹他。所以,这个矿山逃避了很多税,可是相关部门不敢去收税金,因为宋迟养了一大批打手,据说还有一个名叫曹罡的打手头目,有着六段身手,就是北市特警支队,也没有一个六段身手的。一些正直的干部,前去收税,前脚刚出矿山,就被打了闷棍。打手没有留下证据,此事不了了之,后来,再也没有干部敢提北首矿山的事了。”

宁平的脸色变得有些严肃,他用力拍了一下沙发扶手,说道:“当地的公安是干什么吃的,完全可以配合政府执行强制收税嘛。”

王一无奈地耸耸肩,苦笑道:“北市公安局局长李时,分管当地的矿山安全,可他是宋家推出去的干部,自然不会去找北首矿山的麻烦,每次要求配合执法,都以公安机关不便参与政府事宜为由不出警。”

宁平意识到,北市的情况有点复杂,宋家的势力在那里盘根错节,那里的工作得好好规划一番了。现在宁平主管政法一块,自然不允许什么家族势力在自己的治下为所欲为。当下他神色坚定地作了决定,说道:“北首矿山按合同收回,公开招标,重新对外租赁。”

宁平心里很清楚,北市的不少强力部门的头头,可能都被宋迟收买了。所以,王一这个新到的分管矿山的副市长,自然是没有什么话语权。不过,北首矿山的所有权是北市政府的,现在只是租赁出去,当然有权对自己的矿山按合同法处置。一个民营企业老板,竟然敢这么狂,狂到和政府叫板?虽然这是北市的事,可是,宁平知道,此风不可长。到底是老总说了算,还是政府说了算?

看来北市的班子需要调整呀,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班子了。宁平若有所思地说道:“有空我会来北市看看。你们先准备一下,北市是需要理顺一下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了。”

当天晚上,楚天就急匆匆地打来了电话,宁书记,听说您要下去北市调研了?

宁平微微一笑,说道:“是呀,楚秘书 长对北市很关心呀?”

楚天哈哈笑道:“北市的情况很复杂,我们将小王安排下去,就是想打开那里的局面。不知明天宁书记行程怎么样?”

宁平知道,楚天是要下去给自己的部下王一打气去了,心想,有了楚天下去,省委常委班子就有了三人同意对北市的问题进行解剖了。楚天代表的是赵书记的意思,看来省委一号也想早日 打开局面呀。

第二天,宁平和楚天一行人就从省委大楼出发了,陪同他们一起的是,省公安厅长朱良和他的直属特警队。当然,直属特警队一支先遣小队已提前出发了。

朱良从杨超处得知宁书记要亲自去北市后,就知道北市的盖子要开了,前段时间,刚刚将宋力拿下,现在宁书记又去那里调研,考虑到他的安全,所以朱良决定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他知道,宋迟已纠集了一批混混充当打手,现在俨然已成北市一霸,一般的警力根本治不了他。而且,宋迟虽是宋家的远门子弟,可是他投靠了宋家,和当地的一些官员混得很熟悉。现在宁书记要下去,自己派出特警队,及时给宁平提供保护,这就是一种站队的表现。

宁平的车队一出发,宋迟很快就得到了报告,他原本就是一个混混,因为拳脚上有一些功夫,再加上在黑道上有自己的一套,又投靠了宋家,对北市官场采取了拉打结合的方式,腐蚀了一些干部,打击了一些干部,导致北市没有人敢去惹他的北首矿山,已连续三年没有交税金和租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