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大祭祀 > 第241章 御赐女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午时,忠勇伯爵府宾客云集,顼炎带着一家人也过府庆贺,荣国公一家人也不会缺席,正当众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大内官带来圣旨,众人连忙跪接圣旨。

“奉、天承运,陛下昭,曰:今圣女昏迷,忠勇伯爵府次子、都尉晏基照顾两幼女,实属辛苦,特赐女官吉祥、如意两名,入府相伴,着贵妾身份。

钦此!”

宣旨官读完圣旨,双手捧着卷轴,附身交给晏基,晏基没有动作,晏坤双手举过头顶替他接过圣旨:“谢陛下隆恩!”

晏坤起身,把圣旨交给管家:“放在祠堂供奉!”

众人也起身,晏坤笑着与宣旨官寒暄:“多谢公公跑一趟,请留下吃酒!”

晏坤说着,把腰间荷包摘下,交到宣旨官手上,压低声音询问:“请公公指点迷津,是谁这么惦记我家老二?”

宣旨官不着痕迹的把荷包放到袖子里,眯着眼睛压低声音:“不知道,不过陛下早朝过后,见过三皇子的夫子,便出了这道圣旨,不知是否有关。”

“谢谢公公!里边请!”晏坤伸手示意。

“不了,伯爷的好意心领了,把两位女官交给都尉,赶着回去复命!”宣旨官笑着出声,看了晏基一眼。

“吉祥、如意,快过来见过伯爷与都尉!”宣旨官闪身,从后边走出两名女官,穿着宫中官服,规矩的行礼:“吉祥、如意,见过伯爷,见过都尉!”

晏坤怕晏基拒绝,忙先出声:“好!眼下宾客都在,两位女官先去后院歇着,晚些时候我会让人安排两位的住处,请!”

关机忙伸手:“两位女官请随我来!”

吉祥和如意既是宫中女官,规矩自然学的好,忙笑着行礼:“好!吉祥?如意先行告退!”

“伯爷、都尉、众位贵人,请继续,小人要回宫复命!告辞!”宣旨官完成任务,回宫复命。

“我送公公!”晏坤上前相送。

走了一段路,晏坤压低声音询问:“请公公指点一二,这两位有何背景,别怠慢了才好!”

“伯爷就是有智慧!吉祥与如意本是御前司茶,两人父亲都是五品地方官,这些年,无功绩也无大错。这二人性子沉稳,不是爱惹事的,也算聪慧,一点就通。既是陛下所赐,当然不能太差。

其他的,小人不知。”宣旨官如实相告。

“好!多谢公公,以后公公有用得着晏某人的,请尽管开口,晏家记得您这个人情。”走到大门口,晏坤表态。

“有您这句好,小人别得了什么好处都欢喜,伯爷是个有后福的人,恭贺伯爷喜的千金孙女,小人告退!”宣旨官行礼上车。

“多谢公公!慢走!”晏坤行礼,见马车离开,才转身回去。

晏坤回到宴席上,众人都上前道喜,晏基眉头紧皱,低着头,看不出一点欢喜。晏坤忙着招待宾客也理会他,只等晚些时候再说。

晏坤应酬完宾客,特意到祭祀府和荣国公府这边来,晏坤无奈的看着顼炎:“亲家,晚些什么时候我们再说陛下的圣旨,咱们先筵席吃酒,来我再敬你!”

顼炎倒是不在意晏基纳妾,只是不该在女儿生产昏迷时候,这是在狠狠的打祭祀府的脸面。眼下宾客都在,不好发作,丢的会是两家的颜面。

“亲家哪里的话,来,吃酒!”顼炎爽快的应声。

等送走了宾客,也是过半了!晏坤把祭祀府和荣国公府的人留下,女眷先行离开了,男人们被晏坤悉数请到书房。

都落座后,晏坤马上表态:“荣国公、世子爷、亲家,今日这圣旨下的突然,我私下问了宣旨官,早朝过后,陛下见过三皇子的夫子后,这道圣旨就出来了!这是有人故意给我们添堵。

如今芙儿尚在昏迷,于情于理都不该在此时纳妾,陛下做的如此明显,怕是有敲打之意。”

“伯爷说的不无道理,不过我们三家往日与三皇子素无来往,与几位成年皇子也都刻意保持距离,几位皇子就算得不到我们的支持,也断不会想与我们结怨。”荣国公出声。

“岳父说的在理,今日这一出,是狠狠的大了祭祀府的脸,简介让荣国府没面子。这样的事,不太合适常理,除非发生了我们所不知道的事。”顼炎看着荣国公接过话。

“芙儿乃是圣女,天现异象是全城的人都看到的。按照常理,芙儿与书砚本该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做众人的榜样。怎会故意搞事情?”南荣茂不解的看着三人问。

“我认同亲家说的话,可能是发生我们不知道的事,只有派人好好查查三皇子的夫子,看发生何事?才好应对。”晏坤说。

“嗯!我看先按照伯爷说的办吧!不过,我们也要自己查探!”荣国公说着看向三家年轻的一辈:“你们都是三府年轻的一辈,眼下都在朝廷里当差,耳目要灵通一些。今日我们长辈不背着你们,也是想让你们学着为家族分担。”

众人忙起身:“是!”

“都免礼吧!”荣国公出声。

众人重新坐下,晏坤看了一眼表情木讷的儿子,心中一股火,勉强压着:“亲家、荣国公、世子爷,陛下的圣旨晏家不能违抗,御赐的女官,我们放在后院好好养着便是,说不定是宫中的耳目,这等来历不明的人,晏家是不敢用。

众位放心,老二不会让她们近身,若是老二四十岁与芙儿还没有诞育长子,届时,若是芙儿同意,为了老二这一房的血脉延续,再行纳妾不迟。若是芙儿不愿意,那就守着两个女儿过日子,入赘个上门女婿当儿子养就是。

总之,一切以芙儿的意思为主,陛下就是御赐十个女官又如何,到了我晏家就得守着我晏家的规矩,量她们翻不聊天。我就不信,陛下会插手臣下内宅之事?”

“亲家严重了,我祭祀府从未要求书砚不纳妾,只是芙儿刚生产完,还在昏迷,此时陛下御赐贵妾与书砚,实在是下了祭祀府的面子。哪怕芙儿出了月子,都说的过去。世家大族,哪家姻亲不是互相看着颜面,留有余地?

只是参不透,祭祀府是怎么让陛下不满意了,还需我晚些时候与我父亲禀报,看他两人家的意思。

既是圣旨,我祭祀府也不是不讲理,不会怪书砚。这些天书砚两边跑,照顾孩子和芙儿,我们都看在眼里,是个好夫君、好父亲。

只是亲家说的,有些在理,御赐两名女官,确实不好说,不排除宫中安排的耳目。看来日后,我们要小心,今日是伯爵府明晃晃的安插耳目,明日可能是我祭祀府或者荣国公府。

赐予贵妾,这种不大不小、不痛不痒的事,我们能说什么呢?”顼炎一面劝慰,一面提示众人。年轻一辈一直都在仔细听着长辈的话,心中也渐渐明白,各府的危机正在慢慢的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