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人间风华 > 第266章 太白思敏知因果,重返长安寻机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6章 太白思敏知因果,重返长安寻机缘

李白坐在裴长史府不远处的一家茶摊,一边饮着热茶,一边看向裴府的方向,视线穿透层层阻隔,精准的落在了裴长史的身上。

他将裴长史态度的诡异变化以及书信竹筒的莫名消失尽收眼底,轻声叹了口气后,站起身来。

“小二,走了。”

“好嘞!”

李白丢下几枚铜钱,若有所思的混入如流水般生生不息的人群。

虽说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这最后一道仙灵之气并不是好获得的,但他没有想到那些存在为了让他失败竟然做到了如此地步。

方才的诡异事件他居然看不出半点灵气波动,更看不出那些存在具体做了些什么,只是他作为这世间最顶尖的修士之一,看不出个所以然才是最恐怖的,不是吗?

“目前已知的是,关于我的正面评价会以某种不知名的方式被消除,文字不可承载,记忆不可截留,恶评却会被保留吗?”

李白低声喃喃自语,在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对策,所以说路过的百姓与他近在咫尺,却没有人听到他所说的话。

那些存在的手段如同扼住李白咽喉的铁钳,让李白感到一丝无力。

毕竟,他被要求不使用自己的名气与修为来获得官身。

科举之路又早被堵死,唯一能走的举荐之路需要有在朝廷之中能够有话语权的人举荐才行,这又被那些存在的手段所限。

若是并不沮丧,那是骗人的。毕竟裴长史这条线他布局多年,费尽心思地制造“偶遇”的机会,眼瞧着希望就在眼前,却一朝沦为井中捞月。

只是,若是就此投降,那他就不是李白了。

无数心绪如平地聚风云一般在李白心湖之上突起,不断剧烈的碰撞,化为主意滴滴,落在心湖之中。

直到一滴念头落入心湖之中,李白眼中一亮,似已找到破局之策,抬头望向远方,消失在了原地。

而他身边不断穿流不息的喧闹人群,竟无一人发现李白的突兀消失,只是有个别修为高深的修士感到一丝不自然,却又不知这不自然从何讲起。

忽然听到一声飘渺的呢喃带着兴奋在那些修士的灵台中响起。

“哈哈!有了!我计必成!”

这带有兴奋意味的爽朗嗓音使得他们毛骨悚然,四下张望却不见出声之人踪影,一时汗流浃背,急忙离开了这座城。

日月兼程,不计消耗,李白终于重回了那座雄伟的长安城下,当时他所远眺的方向便是此处。

“嚯,红尘兄雄姿依旧不减当年。”

李白对着空气开了个玩笑,方一到此处,他感受着那如同泰山般沉重的红尘之气自大阵之中扑面而来,窒息感与无力感久违的充盈着他的身体。

这是足以镇压仙神的绝强大阵,只要这红尘不息,仙神便不可随意侵扰人间。

李白没有选择变装为李二,而是老老实实的用了自己本来的样貌。

毕竟这里是长安,能人异士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保不准就有人能够看出他的伪装。

在长安城中,只有少数的几个修士才能发挥出那么丁点微不足道的修为,其余之人与常人并无二致。

当李白随着排队的人群交了关碟后进入长安城中,他依旧为长安城的人声鼎沸所惊叹。

天下之富贵繁荣莫过于此,天下之权利之巅莫过于此,天下之安定有序莫过于此。

“该是这个方向没错。”

李白喃喃自语,朝着一个认定的方向走去,进了内城后街道明显宽了许多,来往之人更是多锦衣华服,甚至有见到几位公子带着异族上街游玩。

这些异族并非妖灵所化,而是从大唐之外更广阔的世界而来,与大唐之人的长相有着明显的不同。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这三类异族是大唐贵族的心头好,人人将拥有其一视为地位的象征。

昆仑奴个个体黑发卷,身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是贵族们眼里最好的劳力。

听闻暗卫之中有一昆仑奴出身的高手,可唤兽魂上身,战斗起来凶猛无比,也不知是真是假。

跟昆仑奴有所不同的是,新罗婢是经过专业的人悉心调教的,相对于昆仑奴来说文化程度较高。

新罗婢大多都是身材姣好、肤白貌美的妙龄女子,又有专业的训练加持,自然而然受到了上层社会人群的追捧。

那位代替父亲镇守在安西都护府的王将军——王仙芝,听说就是高句丽出身,当初父亲曾点评过其人为“天生将种”,只是无缘见上一面,这让李白觉得有些可惜。

若是说在那些王公贵族的眼里,昆仑奴与新罗婢是最好的仆从的话,那么菩萨蛮便是最好的侍妾人选。

这些女子来自女蛮国,穿着打扮非常奇特,她们通常将发髻梳的高高的,同时还戴着金色的小帽子,佩上璎珞,看起来就如壁画上的菩萨仙女一般。

大唐佛教盛行,人们喜欢将美貌女子称之为菩萨,这便是菩萨蛮一词的来源。

随着这一个词语的名气逐渐打响,汝阳王李琎小此调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菩萨蛮逐渐变成了词牌名的一个。

众多文人雅士都以此写过词,李白也不除外,曾几何时写下《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聊表心中的愁绪。

李白并未对这些带着异族招摇过市的浪荡公子们有什么想法,他来此地是有目标的,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正在待时而动罢了。

不知是否是命运的天平倒向了李白这边,一个带着许多仆从,衣着华贵非凡的中年男子从马车上下来,当李白看清其面容时,眼睛猛然一亮,嘴角勾起了一道弧度。

那人便是现任宰相张说之子,宁亲公主驸马张垍。

只见李白有意无意的靠近他,轻声吟唱起他尚未公布于世的诗歌,好似个风流才子,只是抒发心中的愉悦之情。

张垍也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文化人,听到李白的诗歌不禁惊为天人,连忙转头看去。

“阁下可是李太白?”

“正是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