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天镇上有大集,要买东西的人基本上都去了集市。

杂货铺一下子冷清了不少,就连早上过来买蔬菜和粮食的人都比平常少了。

早上从家里带过来的两背篓新鲜蔬菜,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剩四五捆没有卖出去。

水缸里面,也还剩下两条小一些的草鱼。

天气太热了,这些蔬菜放了半天已经有些蔫巴,看起来不太新鲜。

水缸里的鱼,也是有些不太精神的样子。

叶东林只好买一送一,把这些不能放的食材,便宜卖给了隔壁的白家食肆。

每天都能买到不少便宜的食材,叶东林觉得白家食肆开在杂货铺的隔壁,实在是占了大便宜。

而白耀文则觉得隔壁的杂货铺,每天卖不出去的东西都被他买下来了,是杂货铺开占了食肆的便宜。

两人都觉得自己帮了对方的大忙。

杂货铺早上还有过来买菜的妇人,下午的时候就更加冷清了。

反正也没什么生意,叶东林打算去一趟李家私塾。

年前要送小七过去启蒙,于情于理都要提前和那边的夫子打声招呼,提前沟通好。

虽说启蒙的孩子不需要考核,只要身家清白而且不是商户,都可以去进去读书。

不过这事一日不定下来,叶东林心里始终不安稳。

为了让学堂的夫子留个好印象,叶东林琢磨了好久才想到了要送什么。

李家私塾的四位夫子他都认识,读书人都比较清高古板。

叶东林打算投其所好,送的都是读书人用的东西。

一刀宣纸、一根兔毛做的毛笔和一根墨条,挑的都是杂货铺最好的东西。

虽然都只是寻常的品相,不过读书用的东西向来金贵,就这三样也要300文。

李家私塾里面有四位夫子,自家儿子以后还不知道要跟哪一位夫子学习呢。

不能厚此薄彼,于是叶东林特意准备了4份。

300文一份,4份就是一两二钱了,叶东林可谓是下了重本。

不过对于以后读书和科考所用的钱来说,这一两多只是小意思,根本不值一提。

把杂货铺的大门关好,叶东林提着东西往李家私塾走。

叶东林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到学堂门口,只见门口站着的,依旧是上次的那名小厮。

上次他就已经打听好了,这小兄弟姓杨,已经在李家私塾4年了。

叶东林热情地上前说道:“杨兄弟,我想拜访一下学堂的夫子,麻烦通报一下。”

李家私塾每年都是开春后,统一招收学子的。

现在离明年的开春也没几个月了,这段时间陆续有人带着厚礼过来拜访夫子。

见叶东林带着东西过来,那小厮熟门熟路地带着他来到了厅堂。

这时明夫子正好有空,见叶东林带着这么多的东西过来,心里也清楚,是为了家里的孩子过来的。

叶东林知道读书人清高,因此也没有太谄媚,不卑不亢地说起送小七过来启蒙的事。

明夫子虽然没见过小七,不过在这些日子叶东林的多番透露下,也大概知道这孩子是一个聪明活泼的皮小子。

他其实对于小七的印象还挺好的。

叶家重视科考,而且又有家底,或许是一个科考的好苗子。

见叶东林送的都是笔、墨、宣纸这些实用的东西,明夫子心里就更加满意了。

“叶老板你放心,等你家小七过来书院读书,这边的夫子肯定会好好教导他的。”

至于叶东林送的东西,私塾这边自然是全都收下了。

没办法,谁叫这些夫子囊中羞涩,教学生所收的束樇还不够科考用的呢。

其实这段时间,叶东林也仔细观察过两位启蒙的夫子,明夫子性格爽朗幽默,更适合教导小七。

叶东林还在私下还问过他,能不能直接把孩子送到他的名下。

不过学堂有规定,要先见过孩子以后,再决定让他在哪位夫子名下学习。

叶东林只好作罢,到时候看书院这边怎么分配了。

不管是跟哪位夫子学习,反正明年开春,小七要来李家私塾启蒙这事,已经是定下来了。

从学堂出来,叶东林的脚步明显都轻快了几分。

回到家里,叶东林迫不及待地饭桌上和大家说起了这个好消息。

“我下午已经去过李家书院那边,和明夫子说好了,明年开春就将小七送过去启蒙。”

叶老爷子十分高兴,脸上的褶子都笑得多了好几层:

“好好好,这事早些定下来也好,我们小七明年就要去书院读书了。”

叶父直接给小家伙夹了一块腊肉,乐呵呵地说道:

“小七你以后可要好好听夫子的话,认真学习,争取早日考取秀才。”

除了压力颇大的小七,饭桌上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

村里有学堂,小七之前好奇,偷偷躲在窗户下面听过他们上课。

可是那些知乎者也的文章,小家伙觉得有些无聊,听了两回就不愿意去了。

而且村里大一些的孩子也说读书不好玩,小家伙心里其实不太愿意,他更想在村里和小伙伴一起玩呢。

不过小家伙也4岁多了,家里的事情多少也听大人们说过一些,知道家里的孩子都要读书的。

像他爷爷、他爹、叔叔,都是读过书的,他自然是不能当文盲。

小七去书院启蒙的事定下来后,夜里叶东林和王春雨就开始盘点两人小家的家底。

把杂货铺今天的进账记好后,王春雨翻开小家的账本,开始盘上两人如今攒下的钱。

虽然有了刘家糕点铺子抢生意,不过他们家主要做高端精致的糕点。

而杂货铺主要做便宜实惠的糕点,两家的客户群体并没有完全重合,影响不算太大。

现在杂货铺的杂书租赁,生意越来越好了,吸引了不少识字的人过来租书。

能识字的人基本上都不会穷,因此杂货铺的生意也跟着好了一些。

现在杂货铺,每个月基本上都有11两银子左右的进账。

现在两人已经攒下了有438两。

几年前,王春雨刚嫁进来的时候,两人手里只有36两。

也就是说,多出来的402两,都是她嫁过来后攒下来的。

看着账本里越来越大的金额,王春雨心里不由自主地涌起了一股自豪之情。

这些都是她和孩子他爹辛苦攒下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