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六零之首富人生 > 第248章 知青下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纺织厂的厂长并不可怕,但是厂长和这些高层们联合在一起,直接就掌控了整个纺织厂的所有话语权。

更何况纺织厂有相当一部分员工是各位高层的晚辈或者是亲朋好友,相当于厂里近乎一大半的人成立了委员会。

而且这些人还是身居高位,这让那些原本心中有些想法的雄心壮志之辈立刻偃旗息鼓。

纺织厂虽然是稳定了下来,但其他厂的厂长和高层想要效仿纺织厂这边,但结果却有些不尽人意。

周明所在的水泥厂和李大海所在的食品厂情况还好,毕竟这两个厂的人也不多,再加上人员构成也不复杂,大部分都是普通职工。

经过上层领导统一决策之后,很快便成立委员会自查自纠,倒是没让那些心机深沉之辈有机可乘。

但是像钢铁厂这样的大厂可就不一样了,钢铁厂本来就分为好几个派系斗争,而且互相看不顺眼。

虽然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大几千人如何能够做到想法统一。

所以整个钢铁厂迅速分裂为好几个阵营,其中以厂长所在的阵营权力最大,采购部马天宇更是厂长手下的头号大将。

然后便是以副厂长赵明诚为首的一派,因为平时就和厂长有不少的争斗,所以副厂长在各个部门都有相应的人手,就连采购部的副主任也是副长厂的心腹手下。

这两派占据了钢铁厂一大半拥有权力的高层,剩下的则是像运输队队长赵胜利这样自身背景深厚而且无可替代之人,是双方都要争取的一部分力量。

还有一部分则是新兴力量,那些原本正在上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入职了钢铁厂,现在反而是自成一派,想要趁机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然,绝大多数的普通职工都是持中立态度,但他们也是最容易遭殃的一群人。

李杰的情况还好,作为运输队的司机,只要有队长赵胜利的庇护应该不会受到迫害。

倒是李安和李琳两人,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有学生阵营的人和他们接触,也有厂长一系和副厂长一系的明争暗斗,想要拉拢他们。

还好两人谨记李杰的叮嘱,并没有加入任何一方的阵营,只是老老实实的工作,每天下班之后则是等李杰去接他们。

因为纺织厂率先发生变动,导致整个凤凰县这边的局势提前变得复杂起来。

钢铁厂因为某些原因反而变得愈发混乱起来,这让李杰有些苦不堪言。

各大工厂还好,最起码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向昔日的同事下死手,基本上都是一些上层的斗争,失败者也不过是去扫厕所看仓库。

但是在其他地方,一些基层部门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赋闲在家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们想要在这个时代发出他们的声音。

时间到了年底,终于是有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斗争的愈演愈烈,形势也逐渐明朗起来。

兴起的委员会,主要还是分为两个派系,一方面是激进的批判,一个方面是保守的纠正。

这个时代顿时变得非常奇怪,很多时候一家几口人,居然都能分成两个派系互相批评。

斗争也从最开始的批评指责,到了后来的入室打砸,甚至因为某些原因还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

而在这个时候,一件大事悄然发生。

轰轰烈烈的知青下乡运动,便由此开始了。

主要就是将充满了热血和干劲的初中生高中生们,也就是这些知识青年们给送到农村去。

事情的基调定下来之后,全国积极响应,不管是城里的干部还是普通家庭的工人,都建议将家里的子女送到乡下去。

而那些热血上头的青年们,觉得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于是一个个个喊着,说要到最贫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李杰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可等到年底的时候回村过年,他才发现村里来了一群知青,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在过年前的一个来月,李家村的大队长李保国突然收到消息,说到红星公社开会。

这次会议和以往不同,并不是生产建设方面的内容,主要就是分配从大城市过来的知青。

也正是因为红星公社这边比较偏僻,所以从帝都和魔都过来的知青反而是分配到了红星公社下面的各生产队。

可是政策即使听起来很好,但是各大队的大队长又不傻,虽然那些知青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但他们也知道,这些年轻人基本上没怎么干过农活,先让他们熟悉农活就是一件比较艰难的过程。

毕竟不是自己家里的孩子,从小就在地里长大,一直跟着父母后面挣工分。

村里的孩子们基本上稍微懂点事了就会帮忙干农活,如果不听话家里的大人肯定一顿暴揍。

可是那些知青们,一个个都是十来岁的年纪,真要是不好好干活总不能动手打吧。

而且那些大城市来的知青,愿不愿意听他们这些老农民的安排,那还是一回事呢。

“李主任,这次咋一下子来这么多知青,这要是安排到咱们大队,明年的公粮都不一定能交上。”

“是啊李主任,你看……”

这些大队长们虽然只是普通的老农民,但多少是有些见识的。

他们也知道那些知青们不是好相与的,能大老远的从千里之外主动跑到这么远的地方,身上多少有些“问题”。

也不怪众人会这样想,毕竟第一批愿意到贫苦农村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刺头。

他们可不是被迫的,基本上是非常积极,主动要求到下面村里插队的。

这些人在下乡之前就已经在城里搅风搅雨,普通的村民们哪是他们的对手。

不过众多大队长们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那些知青们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上面派发的任务可不是想拒绝就能拒绝的。

众多大队长虽然是据理力争,但也只能是无功而返,最后只能悻悻地离开。

而且在过年前还要派出村里的马车,在公社领导的带领下去去百里之外的市里火车站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