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六零:厨神真千金有空间 > 第12章 出院回向阳大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向阳大队、安康县和金矿的位置连在一起,是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斜线。

位置最靠西的金矿离海边有二十多里,今天天气好,能见度高,当大队长把大金鹿登到一个高点,曾燕呢转过头,东边天地交汇处一道金线闪耀,那是大海的方向。

书中世界跟现实世界在时间线上有微小的差异,地理位置基本没变,但具体的地名却不同。

安康县位于胶东半岛东端,她在网上搜过,现实世界的胶东并没有安康县。

安康安康,安乐健康,两人正骑车经过县城,就曾燕呢所见,安康县离安居乐业还差了好远。

这里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因渔业发展壮大,后来改为县治。城区面积不大,一纵六横,机关事业单位、供销社、两家国营饭店,全分布在一条南北向的主街上。

炙热的阳光下,标语晒褪了色,大街上走动的行人蔫头耷脑,满街黑白灰,没人穿鲜艳的衣裙,偶尔有几个精神亢奋的年轻人在四处找茬,老照片照进现实,这是真实的六零末。

出县城骑上几里,一个大转弯后,曾燕呢迎面撞上了大海,要不是她定力好,差点当场惊呼一声,“太美了!”

安康沿海多丘陵,自行车在向大海快速俯冲,没有高楼阻挡,满心满眼都是广阔蔚蓝的海面,这种视觉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

慷慨的大海十分高兴曾燕呢这个时空来客的投怀送抱。

某人心中豪气冲云天,海鲜们我来了!

对,就这点出息。

一路海风拂面,颠簸的路面都可以忍受,曾燕呢特意计了下时,从县城出来,大队长一共骑了四十分钟才回到向阳大队。

原主的家乡是个淳朴的海岛渔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房屋俱都排布在朝阳的缓坡上。

海湾此刻并没有渔船停泊,农忙不出海,渔船被拉到公社船坞维修,反而幸运地避过了这次台风。

令曾燕呢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不像县城好多瓦房被吹掉了顶,向阳大队的房屋在台风中受损十分有限。

因为这里的房子大都是海草房,取自附近海域的一种大叶海藻,富含胶质,晒干后用来做屋顶,不仅冬暖夏凉,还不易毁坏。

这种极富地域文化的民居建筑,后世随着苫房手艺的失传,已经越来越少,向阳大队竟是一个大型的海草房聚落。曾燕呢学厨,自然也热爱民俗文化,见此情景很是惊喜。

曾福茂见小姑娘用新奇的目光打量周围一切,意会道:“离开几天感觉像离开一辈子是不是?这种感觉我也有,家就是这样,既熟悉又陌生。”

没想到大队长还有这么感性的一面,曾燕呢很想告诉他,我没离开,我压根就没来过。

没让大队长把她送到家门口,管理偌大一个生产队不是那么容易的,人家事情多着呢,“福茂叔,你忙去吧,我自己走回去。”

曾福茂没坚持,“别着急干活,你多歇几天,等身体彻底恢复,再去饲养棚找老赵头。”

“嗯,身体是自己的,我会爱惜的。”

目送大队长骑车走远,曾燕呢寻着记忆往家走。曾家在一小队,房子在最南面那个缓坡的第二排最中间。

补苗关系到年底的口粮,大队凡是能动弹的,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三岁小孩,全都在地里忙活,曾燕呢爬坡回家的路上没见到一个闲人。

路两旁的房屋大都是三合院结构,北正房带着东西厢房,南侧有围墙相连。

独门独户看似很有私密性,其实不然,地基有限,村里房屋的排布密集,每家每户院落都十分局促,中间的街道也十分狭窄。

毫不夸张,后排人家打个喷嚏,前排住户都能听见。何况现在基本都是大家庭,一大家子生活在一个封闭小院,根本没有秘密可言。

这样的环境不适合身负空间的她居住,安居才能乐业,曾燕呢决定尽快给自己找个清净的住处。

很快走到家门口,翻开门口的石板,下面空无一物。家里钥匙就一把,平时就放在这里,明知道她今天回来,却故意不留钥匙。

曾燕呢神情冷然,看来这帮人还是欠收拾。

没钥匙也难不倒她,墙不算高,曾燕呢助跑两步,灵活地翻墙进了院子。

曾家三间正房高度不一致,举架最高的那间是曾福贵和孙佳芝的房间,中间隔了堂屋,另一间住着年初结婚的大儿子曾建国两口子。

东面两间厢房分别是老二曾抗美和老三曾援朝的屋子。西面也有两间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杂物房。跟其他石墙,海草顶的屋子不一样,这两间房是层高不到两米的泥土茅草房。

原主就住在杂物房里。

门没锁,曾燕呢推门进去,小小一间屋子,不到十平米,大部分空间都被烂木头、破农具等杂物占据,几个破木板子拼成的床挤在小角落里,上面铺了一层棉花板结的薄褥子。

海边夏天潮气重,屋子矮通风差,隔壁挨着鸡窝,鸡屎味和屋里的霉味熏得人喘不过气。

这就是原主住了十五年的屋子,冬冷夏热,老鼠和臭虫的大本营。

曾燕呢退出屋子,望了一眼曾家人干活的帽儿山方向,忍是不能忍的,那就开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