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月色入高楼 > 第62章 夏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郭鹏乐此不疲地玩了一段时间,又对欺负郭明失去了兴趣,他开始热衷于喂牲口,侍弄圈里那头大灰驴,添草喂料,梳鬃顺毛,常常在驴圈里一待就是半天。

日渐沉默的郭鹏,除了同班同学赵广博,能跟他玩到一起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郭鹏的性格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他似乎胆小内向起来,把自己包在一个壳里,喜怒不太轻易形于色了。像那豌豆,嫩的时候又大又圆,一掐就破,成熟后自那豆荚里蹦出来时,已经是一颗近似于“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了,油盐不进,百毒不侵。

是生活,教会了他保护自己。

秋日的午后,闷而不热,大人们都下地了,留几个孩子看家。

“换糖杆嘞!”随着拨浪鼓声咣当咣当地从东坡小路上彳亍而来,久违的声音使赵家庄子上的孩子们沸腾起来。

“换糖杆的来啦!”

“快快快!换糖杆!”

什么是糖杆?

待那拨浪鼓咣当到眼前,令孩子们激动不已的糖杆就显出真容了,货郎的担子上挑着一个大塑料袋子,里面是红红黄黄的玉米面秸秆,中空,香甜。咬一口糯糯的,初时酥脆,待入口,很快就融化在口水中,虽不耐嚼,却是余味悠长。

一根糖杆不过一臂长,咔嚓咔嚓几口就完了。

孩子们喜欢它,不但是香甜,更是因着便宜,稀缺。货郎的糖杆一般情况下是卖不了钱的,都是以物易物,比如这糖杆,就是拿破烂旧鞋子换的。

在乡下,别的也许没有,破跟烂绑的鞋子谁家没有?有些人家爱干净,鞋穿坏了径直塞进炕洞,免得塞到哪个角落落灰招虫,有碍观感。但也有些人家,即使东西坏了,总觉得也许哪天还能用到,常年累月地堆在一旁,反正也不挡道儿,即使从未用上过,却从不忍丢弃。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理念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却没有谁对谁错。

但到了货郎进村,就有了喜忧之分。那些没用的鞋子,被孩子们淘腾出来,统统换了糖杆,而那家里没有破烂鞋子的孩子,就在羡慕嫉妒恨中绞尽脑汁了。

话说物以稀为贵,这糖杆儿在山高集市远的赵家庄子,就是个稀缺玩意儿。

彩星最先听到这个消息,她连蹦带跳地冲进家门,风风火火地搜寻起旧鞋子来。彩月见她这样子,不由得诧异道:“你这是干什么呢?”

“换糖杆的来啦!”她头也不抬地回答。

彩月的眼睛忽闪忽闪几下,转身进了屋,不一会儿,手里提着几只破了的布鞋走了出来。

“问了吗?咋换?”

“一双一根,两双三根。”

“三双呢?”

“啊?那咋地也得五根吧?”彩星偏着脑袋算账。

“你问问六根行不行?最少也得五根。记得给鹏哥留一根。”彩月将三双鞋子串在一起,边递给彩星,边安排还未拿到手的糖杆。

“晓得啦!”彩星接过鞋子,一溜烟地不见了人影。

道旁,货郎卷着一根旱烟,跟孩子们聊着天。

“我这是世界上最甜的杆杆子,便宜你们了,鞋子换得,粮食换得,破铜烂铁也换得。家去寻寻,有那旧的不用的家什拿来换,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儿了。”

孩子们听得心潮澎湃,行动派如郭彩星,嘱咐弟弟郭明在现场盯着,自己早已撒丫子奔回家了。有迟疑着的赵三梅和四梅,犹豫不决,在看到彩星提了三双鞋子后,也果断回家了。宁金子蹲在一边,不说回去找东西也不离开,只有一句没一句的跟那货郎搭着话。

“这么多糖杆,你自己咋不吃呢?”

“是谁说我没吃?我天天吃呢,都吃腻了闻都不带闻了。”这位货郎三十多岁的样子,也或许更年轻些,黎黑消瘦的面庞一看就是久经风雨的人,无须,所以觉得他或许更年轻。听口音这货郎不像远处人,但有些字从他嘴里出来——比如他说“不爱闻”,听着既像“不带闻”,也像“不耐闻”,孩子们觉得很新奇,忍不住就悄悄模仿起来。

赵家姐妹回去就不见了人影,待到货郎快走了,才见赵炳仁带着广夏和四梅过来,掏钱买了两根糖杆。张家成带着张友成和两个妹妹也看了一会儿热闹,羡慕的目光追随着四梅和广夏姐弟俩的身影消失在他家门前,转个弯又拐到彩星身上,确切地说是拐到了彩星手里的三双鞋上。

彩星是今天最大的赢家,她的三双鞋换了六根糖杆,这自然得益于她那张巧嘴,说得货郎心花怒放,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多给一根”的请求。这小姑娘,喜人。

彩星原本没想着能多得,她就是例行公事地试一试,谁知没费什么功夫就得了,心下一喜。见那货郎的水壶空了,便主动替他灌满了水。出门在外,谁都有不趁手的时候,帮一把,那是暖人心的事儿。何况只是灌一壶水呢,用彩星的话说,举手之劳嘛!

货郎被彩星的举手之劳暖到了,他又抽了一根糖杆,送给彩星。

彩星自然高兴,拉着已经见牙不见眼的郭明乐颠颠地回去找她姐彩月邀功了,小算盘打得劈里啪啦响:五根的时候还真不好分,现在七根了,除了给鹏哥留一根,每人可以分到两根啦。

蹦蹦跳跳的彩星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根本没注意她那个样子,把张家成一杆人等刺激了个透。

“想吃不?”张家成问他堂弟张友成。

“你有鞋?”张友成望着他,语露惊喜。

“我知道哪儿有,就看你敢不敢去拿。”张家成看着小他好几岁的堂弟,语气颇有些挑衅。

“你去我就敢去。”张友成梗着脖子回答,他人不大,势倒不弱。

\"走!\"

“走!”

宁金子看着远去的弟兄俩,想了想也跑回了家。

晚上,张家婆媳又吵得不可开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