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主任也没想到,特色窗口这么火爆。
尤其是工友会那边,每天都能收到抗议。
大家说中午午休时间太短,麻辣烫那边排队的人太多,还有很多外面的人过来买,他们根本抢不到。
不得已才来找沈清月商量这个事儿。
沈清月道:“要不统计一下,需要多少。”
后勤主任道:“也行,我们回去统计一下吧。”
等第二天后勤主任来找沈清月的时候,那个统计表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他也没想到厂里一共三千多人,统计出来一万多份麻辣烫生包。
这……
可是这事儿都轰轰烈烈的,工人们都申报了。
他就是硬着头皮也得把这个单子报上去。
沈清月看见的时候瞳孔也震动了一下。
中午洗菜切菜,配菜,忙活的不得了也才一千多份。
这一万份的单子叫她犯了难。
沈清月顿了顿还是跟工友会主任道:“跟大家说了么,麻辣烫这东西不能放,一放就会坏掉的。”
放到冰箱里可以保鲜两天,但这年头有几个有冰箱的。
工友会的蒋主任道:“这个我已经跟他们说了。他们说都是帮邻居啊。亲朋啥的代买的。就这我还限制了,每个人最多四份。”
不然就以钢铁厂现在对麻辣烫的痴迷程度来说。
真的怕订出去两三万份。到时候更不好跟沈清月交代。
蒋主任见沈清月半天没说话,也知道她为难,道:“你要是有啥,需要帮助的尽管说。我这边虽然没有后勤主任权力大,但会尽量协调你。”
蒋主任也不好意思。
本来沈清月开特色窗口挺好的,这几天也干熟了。
现在工友们对麻辣烫的需求热烈。
需要一万份的单子。平白无故的给她增加工作量。
但是没办法啊。以前还都能买到。
现在县里盛传钢铁厂麻辣烫好吃还便宜,越来越多的人挤在这边排队,弄的自己厂里的人吃不到,怨气不小。
沈清月道:“那我需要一个自行车,得两三天的功夫。”
蒋主任的眼睛里有些惊喜之色:“可以可以。”他忙不迭的答应。
蒋主任道:“我就有个自行车,闲着也不用。你拿去吧。”
等聊完。
沈清月呼了一口气。
一万份的麻辣烫生包,算下来就是五千块钱。
做吃的都是小利润,再加上麻辣烫的调料贵,基本上都是走薄利多销的路线,但是五千块钱也能净赚一千五左右!
这在八五年可是一笔巨款。
沈梅走过来道:“咋样?”
沈清月把刚才主任的话说给她听。
沈梅道:“那你就先回去吧,这边有我呢。”
这边虽然忙完了,但零零星星还有好多的活儿呢,比如汽水清点,接货。
宽粉,面条的进货,调料的补货,去财会那兑换两百块钱现金等等。
沈梅道:“你是干大事儿的人。我肯定不拖你的后腿。”
自从分了家, 姐妹俩一直是以沈清月为主导地位的。
沈梅特别适合听指挥,现在看着那么多件事儿都等着她一个人跑来跑去的,沈梅心疼了。
哪怕她是个一旦胆怯内向的人,也要走到台前。
只为了减轻妹妹肩膀上的重量。
沈清月道:“那成。待会儿你们干完活儿,直接做牛车回来。我得先去采买。一万份麻辣烫,需要的青菜可不少。”
这次是她的一个挑战。从来没有一次卖这么多生包。
人手肯定是不够,想快速的完成这个单子,存在不小的难度。
沈清月汽车回到了村里,路上她脑子一直在转动。
到了刘家村。沈清月直接骑车回到了村长家。
几乎半个村的人都在这边,看周金宝他们盖房子,总想进去偷师。
看见沈清月骑车回来的,一个个眼睛都直放光。
“哎呦,了不得啊。这又盖房子又买车的?”
沈清月顾不上跟村里的人寒暄,道:“村长呢。”
村长也在门口这边抽旱烟。听到沈清月这话,道:“啊?”
沈清月道:“村长叔,我有事儿想说。”
村里其他的人见状,耳朵都竖起来了,就想看看她能说什么。
但是村长见沈清月全是认真之色,直接把人带到了村委会。
周围的人眼瞅着他俩走了,都忍不住问:“咋了?”
“啥事儿啊,整的这么神神秘秘的。”
……
村委会里,村长听到沈清月这话,顿时睁大了眼睛:“真的?”
沈清月道:“嗯。”
村长有些兴奋,自从分包到户之后,村长总感觉有力气没地方使。
不光是他,就连很多老人,都怀念那个曾经吃大锅饭的时代。
村长看了沈清月一眼,早就知道她不凡,没想到沈清月还是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直接去国营厂干小饭馆了,还能让县里人这么喜欢她做的东西。
现在活儿都压在沈清月的身上了。
作为村长,那必须想办法帮着沈清月。
直接去了村委会,开了喇叭,叫村里的人来村委会前面的空地上开会。
村里好久没有用喇叭通知消息了。
上到八十的老人,下到刚会走的小孩。全都来了,等沈清月出来的时候,外头的空地上已经黑压压一群人了。
“村长,这是咋地了。”
村长脸上带着笑容:“咋地了,有好事儿。”
这话音一落,在场的人又骚动了起来:“有啥好事儿啊?”
还有那些聪明的,眼神直往沈清月身上瞟。
村长见大家都来了,也不卖关子,道:“沈清月现在在国营厂食堂里承包了一个窗口。”
还没等下面的话说出口,全场一片哗然。
“国营厂啊。”
“我的妈呀。”
“他们家祖坟里的青烟是不是都让沈清月一个人给吸走了。”
村里的人难以想象。
之前不是说她在外头摆摊,东西还让人给砸了么,怎么眨眼之间变成了国营厂食堂里的?
这哪儿是普通人能进的。
在场的沈家人脸上漆黑一片。
沈清月越出息,沈家人脸上越是无光。
好不容易沈家盖房子,出了点风头。
一听说沈清月去国营厂食堂了。不用想也知道,村里人又要笑话他们有眼无珠,把最出息的孙辈分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