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村里比过年还热闹!
出去整整五十个人,去县里国营厂的食堂了,简直就是光宗耀祖。
从早上到中午根本说不完。
“钢铁厂里头啥样啊!”
“就是大,人家一个食堂比咱村都大。等吃饭的时候,那可壮观了。全是人啊。”
旁边的人接过话茬:“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你别看是县里的人,吃咱烧烤,照样香的找不着北,我还以为县里头人多傲气呢。”
“钢铁厂那边人时髦,吃着饭蹦起来跳舞,然后再吃饭,这要是放在村里,不得挨一杵子!在县里没事儿。”
大伙儿七嘴八舌的,给没去县里的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听到相亲那快,没去的婶子们后悔的直拍大腿:“哎呀,要是给我家小丫报名好了,这要是找个钢铁厂的姑爷就好了。”
旁边的人听了嗤笑了一声:“你一天天净想美事儿,我们忙的脚不沾地,根本停不下来,还找姑爷呢,这么跟你说,根本分不清面前的人,是男是女。”
刘权在旁边听了也没多做声。
虽然只忙碌了一天半,但对他的影响却很深远。
沈清月一个女孩子家,一穷二白的居然能闯下那么一片家业。
昨儿沈清月虽然没动手烤,但他都看在眼里,后厨哪儿都离不开她。
村里还是受重男轻女严重的地方。
沈清月的出头,给村里很多妇女都给上了一课。
果不其然,村里这些妇女谈论完钢铁厂就开始夸起了沈清月。
“沈清月真的厉害,后厨的人都听她的。后面见我们忙不过来了,人家直接找了个主任,到底弄来了二十多个厨子当帮手。”
其他的人听了都一愣:“真的,那些人听她的么?”
“可听了。”
“哎呦,真厉害啊。”
“我看啊老沈家祖坟上的青烟都叫沈清月给吸完了,还把最有出息的一房给分出去,嘿嘿,活该。”
“哎,我当时就说沈清月这丫头不错,大伙儿都不信,小小年纪就敢跟奶奶说分家,那哪儿是一般人啊?”
“你当初说了么?”
“说了。”
“……”
被谈论的中心人物沈清月,这会儿在新家收拾呢。
屋子都已经盖好了。尤其是超大的后厨,两口大锅并列,旁边还有一个小灶。
房间宽敞明亮。无论是里头还是外头都板板正正的。
房间里都有火炕,现在就缺箱柜家具什么的。
周金宝说活儿已经派发给他师弟了,量好尺寸了,等打造好了,直接放进来就行!
现在周金宝他们挖井呢,院子里有水井和下水道,现在麻烦点,但将来用起来可方便了。
大姐对自己的房间喜欢的跟什么似的。
从房间里出来脸颊还红扑扑的呢。
沈清月道:“大姐,你还缺啥不,趁着现在赶紧添置。”
沈梅兴奋的抱着沈清月,眉眼里都是笑意:“不缺,不缺,什么都不缺。”
她都没住过这么舒坦的房子。
到时候前院可以晾衣服晒被子,后院种点小菜,养养鸡鸭啥的,一年都不用买鸡蛋。
沈梅道:“这房子,让我住一辈子我都愿意。”
以前被爷爷奶奶嫌弃来嫌弃去的时候,沈梅悲愤的想着,女孩子长大就没有家了。
谁想到,分了家之后,日子越过越好不说,还有了自己的房间。
沈梅每天都来看,自从房子盖好后,她在这一呆都不愿意出来,对这个房子分外珍惜。
沈清月看见她这个样子,笑道:“沈秀的房间也给她布置布置,她回头看见了肯定喜欢。”
沈梅点了点头。
沈清月道:“还有一个事儿。”
沈梅正色了起来:“啥。”
沈清月道:“查钱。”
她特意买了一堆小皮筋儿,把面额一样的,数好了之后扎起来。
已经积累了五天的饭票,再加上特供烧烤的。饭票都快堆积成山了。
对她们来说,饭票可就是钱啊!
沈清月知道饭票多。今儿请了假呢。
大姐眼睛一亮:“嗯。”
随后沈清月把五个兜子,三个匣子都打开,把饭票混着钱和硬币都倒在地上。
瞬间地上多出来一个山山!
沈清月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卖烧烤和汽水就卖了两万块钱,烧烤中烤肉串挣得少,利润最高的就是菜卷,烤鱼,烤茄子这些。
烧烤肉的本钱就一万多。
再加上饮料和包车,雇人之类的,一天能纯挣五千块钱。
连沈清月都不可思议,再加上之前麻辣烫和中午盒饭的收入,攒了好几天,今儿这钱肯定不少!
沈梅书到用时方恨少,她当年就上到小学二年级,加减法都可以,但上万的钱,就弄不明白了。
沈梅负责把饭票和钱分出来。
再把面值一样的放在一起,其中旧的折的放在一边,最后处理。
沈清月负责轻点,一百扎一捆。
这活儿她爱干。
她跟大姐关在房间里整整一个下午,最后数出来是三万四千元,还有一些零七八碎的散钱没有算!
这年头万元户已经够上报纸了,这么多钱,不敢想象,当年三百块钱的本钱能出这么多。
不过这三万四不全是她的,磨铁钳子,焊炉子,在钢铁厂仓库赊调料,欠了后勤三千。
回收站小刘一万的货,两千二的冰柜。
再加上酒水饮料厂欠了九百六。
还剩下,是分家时候的五十九倍。
沈清月决定拿出八百四给大姐,让她添置一些家里的东西。
尤其是姐妹几个的衣服,当初空手分出来的,啥都没有。
沈家老宅还想靠这个逼迫她们姐妹低头呢,没想到沈清月是个最刚的。
没有衣服,就全买新的!
沈清月打算把这些饭票都换成钱,债务清一清。
她跟沈梅坐牛车去了厂子里。
她的饭票太多了,所有的会计都出来清点了,直接结算了那么多钱。
沈清月挨个去还钱。
小刘一口气收到了一万两千二。
他又惊又喜道:“姐,不着急。”但脸上还是乐开了花,碰见这么靠谱的人,是他的幸运。
沈清月把七百八给大姐,让她添置,像暖壶,针线盒,小板凳,锅碗瓢盆啥的,都得买!
沈清月留了两千块钱放在手里周转,余下一万五存进了存折了。看见存折上那一排零,沈清月才觉得踏实。
有钱在,任何困难也打不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