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沈清月过来,把他剩下的牛奶银耳羹都买走了。
很多她摊位的人让沈清月帮忙代买。
糖水眼摊位成了第一个卖空的人。
穆十八整个一傻眼,这次可比上次多一倍呢。
沈清月像是不知他的愁似的,道:“这就没了,你再做点。再有这些也能卖空。”
穆十八本以为自己准备的够充分的,但是烧烤节就是烧烤节。
他发狠了:“这次我一定得买个冰柜。”拉饥荒也买。
……
这次没有那呜呜泱泱的人,摊主们卖东西舒服多了。
甚至还有心交代媳妇:“你去买两把烤串,咱站这边吃。”
这多舒服呢,又卖货,还可以四处打量。
而且钢铁厂的购买力压根不输上次出摊。
来之前还有点奔着义气给沈清月捧场。
但这会儿根本说不出这个话,明明是沈姑娘照顾他们。不然放出风去,外头的其他摊主都得抢破头。
欠她这么大的人情,都不知道拿什么还!
看着沈清月路过的时候,赶紧送上一份自己卖的美食:“下次不管啥事儿,只要找我,我都没二话!”
旁边的摊主也纷纷应和。
沈清月笑道:“好。那我可记住了。”
过了一会儿摊主的媳妇不光买了两把肉串,还端了一碗汤面回来。
给摊主弄无语了:“你买这个干啥,咱自己就是卖面条的。”
摊主媳妇道:“不一样,这上面有酱牛肉。”虽然薄薄三片,但上面有好看的筋花,一看这肉就是上乘牛肉,而且一碗才五毛钱。
那边排队,她也过去买。
摊主一听这么说也来了兴致,吃了一口。
嚯,顿时眼睛睁大,这面?
面条劲道,汤汁鲜美,上面的肉也香气四溢,这是高手啊。
这么一碗面条才卖五毛钱?
摊主苦笑:“我这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么。”
他早上面条卖的飞快,中午也有陆陆续续买的。基本上卖空了,不无得意。
哪怕跟沈清月说讲义气的时候,多少也是把自己当个人物。
可是吃到沈清月摊上的汤面,便宜好吃又大碗。
就这面条,让他天天吃都吃不腻!
怪不得在县里人人都想进钢铁厂端铁饭碗,福利待遇这都是杠杠的。
亏得沈清月家的这个汤面没对外销售,不然摆摊买面条的都没活路了。
不光是面条好吃,烧烤也同样好吃。
点几把肉串,随便找个坐的地方,满口的肉香啊。
钢铁厂的人吃过几次了,更偏好那些烤鱼,烤蔬菜什么的。
但是这些摊主,那些很少来厂里的家属,就盯着肉吃。
吃了还想吃。
肉串烤的满口焦香,大口吃肉太痛快了。
那些民间搞笑艺人都是出身村里的。这次拿了二十块钱的劳务,也财大气粗了一把,不但自己吃,还请村长吃烤肉。
烧烤的香味蔓延整个钢铁厂,这次保密工作做的好,只有住附近的人能闻到。
不过大部分人白天上班,找活儿,没几个在家的。
就这么的。人不算多,一茬一茬的人吃的满意,也不那么急躁。还有一些其他的地摊美食。
大家都满意的不得了。
尤其是家属,头一次进厂,连吃带喝的,一路上总能有熟人打招呼。
吃完这样吃那样。尤其是那刚结婚的小媳妇,看向自己男人的眼神都带着光。
“你可一定要好好干。这厂子也太好了。”
专门为他们调集来这么多小吃摊和演节目的。
“那肯定得好好干。我姑家弟弟去年进厂的时候还不情愿。今年庆幸的不得了。他才初中学历,今年听人说招聘高中学历起了。”
“看看还有没有家属调岗的事儿,我想跟你在一块上班下班的。”
男人看着自家小媳妇笑了:“一点好吃的就给你征服了。放着医院小护士不干,来这地方?”
她媳妇反驳:“你呀没去过外头,不知道这边多好!”钢铁厂待遇高,福利好,吃的还好。谁不想来这种地方。
没来之前,还觉得自己的单位也体面,等来了钢铁厂比起来才知道这边多好。
天热有假,冬天有柴火补贴,女同志连卫生棉都有发放和月事补贴。
更何况钢铁厂年年都是女性先进厂。
男女平等这方面,比其他厂都强。
钢铁厂就跟老实人似的,啥事儿都做到位了,就是不会宣传。
但现在不同了。有了烧烤节和美食这两个小窗口,让更多人发现原来县里还有这么个好单位!
现在要是问外头年轻人想考到哪个单位,首选钢铁厂。
这地方还要再建钢铁子弟学校和钢铁医院呢,整个县城也就钢铁厂有这个牌面。
烧烤节圆满结束。
各个小摊摊主,在这摆一天相当于在外头摆十天的收益了。
赚的眉开眼笑的,收摊之前去找沈清月说,要是有下次一定叫他们来。
沈清月应了。
这边烧烤节到了下午五点没有肉了也收摊,只不过这个摊子大,连收摊,再清理,打扫,洗碗洗签子,发劳务红包,都弄完已经七点了。
沈清月送这些人回家,最后自己到家的时候都已经九点了。
她已经跟李大厨说了,明儿休息一天。
沈清月躺在舒服的床上,大姐和沈秀都累坏了,房间里的灯都关了,肯定是睡着了。
沈清月却打开了存折。上一次大的烧烤节赚了两万块,已经让她感受到了震撼。
上次的两万是纯赚的,去了一些费用。
像烧烤炉,签子,桌椅板凳,大量的盘子和碗上次置办了,这次就不用再重复花钱了。
明明没有上一次累,但赚的却比上一次还多。
去了费用这次赚了三万三。
放在存折里,加上这段时间特色窗口盒饭,麻辣烫,饮料的收入,总的已经有十一万了。
沈清月高兴的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