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月第二天来的时候,被厂里的人截住了。
“昨儿那个酱香饼太好吃了。我拿回家,家里的人都可爱吃了。”一个老食客在这边打招呼。
他这话音刚落,没等沈清月开口,就被他旁边的人抢了话。
旁边那人酸溜溜道:“哎呦,你咋运气那么好,还能多买回去给家里吃。还没到我这就限购了。就买了俩,吃完觉得好,还想再买点,过去排第二次队,结果没轮到我,就没了!”
越是吃不着,越爱的跟什么似的。
况且沈清月家的这个饼是真的香。外皮酥香,里面软韧,厚厚的大饼子,吃起来口感很好,绝对是在外头吃不到的口味。
饼皮透着甜,真的也想买回去给家里人尝一尝。
更妙的是,吃起来一点都不腻。里面的卷的菜很清爽。
沈清月道:“昨儿真的有多准备,带了一万多张。”
厂里一共就三千多人,况且晚场一直人不多,沈清月觉得是足足的。
后来发现排队人越来越多,大家十张,二十张的买太豪横了,才觉察出不对来,赶紧叫停。
沈清月还被批评了,厂里的员工两张饼能吃饱。但是干活的建筑工人饭量更大,两张不够吃。
就导致他们都没吃饱。还有一个事儿也是被人提建议比较多的,是晚场没卖酸梅汤。
大家最近就爱喝酸梅汤,吃着饼子喝着酸梅汤,舒服又解腻。
结果晚场忙不开,所有人都安排去弄熏肉大饼了,爱喝酸梅汤的人都没喝到。
沈清月只好道歉。这次是真的准备不充分。
等下次,一定备好了来。
沈清月早上跟粮店的人订购了五千斤的面粉,待会儿给拉回去。
“最近几天,再弄一次,我争取多弄一些饼子。”沈清月也不想搞限购。
那些买的多的,都是捧场的老食客。他们买的满意,沈清月赚的也多,何乐不为呢?
厂里的人一听,笑道:“哎,那哪天啊,给个日子。”晚场吃饭,他们也不是天天去。
但要是有熏肉大饼,肯定过去买。
沈清月道:“现在面还没到家呢。回头要是准备好了,我提前一天写在小黑板上。”
她那个特色窗口旁边有个小黑板。总是写一些当天菜色什么的,小黑板人气很高。天天来食堂打饭的人路过都能看见。
一听说最近又要弄熏肉大饼了,大家的热情又高涨了起来。
这些老食客跟沈清月聊完,开开心心的去厂里,突然想起一个事儿忘了问。
跟旁边搭茬的人抱怨道:“都怪你,我刚才想说的话,都整忘了,我想问问今天晚场吃什么。”
“中午再问呗。”
现在厂里也开始兴起了晚场去食堂吃饭的先例。甚至还有人买回去跟家里人吃,又好吃又方便。
就是有一点不好,排队的人变多了。
……
沈清月把东西都运到了后厨。
原本不大的后厨,现在放了一个大冰箱,越发显得局促,站六个人就满了。
而且人多的时候能热死,开三个吊扇也不管用。
沈清月琢磨着回头得跟后勤主任说说,能不能给他们换一个宽敞的地方。
拉完东西,沈清月想回去拉面粉。结果刚到就被一个小秘书叫到了办公室,说要开会。具体什么事儿,他也不知道。
沈清月直接跟蒋玉交代一下。刚想随着秘书去。
但又不知道,要开会到什么时候,跟贺政晨道:“你帮我开车先把面粉拉回家。”今天的晚场是水饺。
胖厨陈怀调馅儿就行,不那么累。
沈清月是打算家里先包一大部分,剩下的拿过来现煮现包,但是现在缺面粉,得赶紧弄起来。
没有面粉是万万不行的!
贺政晨很快的答应了。随后沈清月才去开会。
刚一进去,大会议室,李大厨带着剩下的十九人都在这呢。满满当当的。大家脸色都不太好。
沈清月原以为是施工那边的事儿,怎么是把大厨他们叫来呢。
找了个地方落座。
今儿来主持会议的是厂里的许副厂长,他很少发表言论,在厂里的领导班子里,存在感一直不强。
许副厂长见沈清月也来了,道:“叫大家来这里。估计你们心里也都有数了。厂里不养闲人。既然大家都不去厂里的食堂吃饭。那就换一批有能力的人来到这。”
李大厨虽然早有预感,但听到这话,脸上还是闪过一丝灰败之色。
没错现在厂里的后厨,都沦为给沈清月做配了。
厂里之前忙着各种事情一直没腾出时间清理他们。现在是要辞退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