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爱花的话字字句句都戳中了张永华的心思。
他最大的快乐就是挣钱,攒着,看着数字一点点增加,他就觉得开心。
再说住,镇上租着铺子租着单间,村里还有老屋。
甭管张家兄弟五个会有多少后代,反正总有一间房是张永华的。
他才不愁住的地方呢。
店后头搭个两平米的小隔间,他都能睡,干嘛要买房子?
尤其是想到买了房,就等于分了家,张永华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
眼下见柴阿花说只看看,不是非要买,他心里舒服多了。
“行,那咱们就看看,不买。”
想了想,觉得态度有点太明显了。
又说道:“也不是一定不买,就是……就是好好挑挑,挑个好的。”
张永华美滋滋地想着。
反正到时候看归看,甭管是哪个房子,他都说不好就是了。
张永华偷偷拿眼瞧柴爱花。
见柴爱花抱着小宝哄着,并没有什么不情愿,才松了口气。
“自古忠孝难两全啊……”
他默默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
这边乔玉放出去消息请大家帮她看房子,大家都很肯帮忙。
不光是万婆婆一家和卫爹爹卫婆婆这些镇上的老人,就连集贸市场的人也都帮忙找着。
集贸市场里的人,一多半是镇上的,还有一小半是乡下,甚至是外地来做生意的。
他们也都知道在镇上没个自己的房子有多不方便。
乔玉也问他们:“大家伙儿还有谁要买房的?”
“要不咱们一起看看,人多说不定还能讲价呢!”
大家都笑起来:“乔玉你这话说的,买房子又不是买白菜,还讲价呢!”
这会儿没有商品房,卖房子的一般都是要搬家,或者单位里分了房子,不愿意要老房子的。
这种都只能靠打听、靠碰。
买的人越多,反而越不好讲价。
乔玉无奈笑笑,这可不是她不肯把共同富裕的方法透露出来。
是她说了,也没人肯信啊!
大家这会儿普遍都觉得,一个月几块钱租个房子,挣一笔,将来还回家住。
背井离乡,在这会儿看来是惨事儿。
“不是家里过不下去的,不会往外跑!根儿在这儿呢。”
乔玉该说的都说了,但是有心思买房的人还是少数。
不过即便是少数,放在集贸市场的商家里也算是大事儿了。
好多人都帮着找。
乔玉为人好,平时对大家热情,也不计较。
现在帮她打听房子,看房子的人也特别多。
乔玉就挑了一天,邀上英子和柴爱花,还有集贸市场李姐那几个想买房的,一块儿去看。
这看吧,还是不满意的居多。
大多都是一些几十,甚至上百年的老破房子。
李姐看得直摇头:“都说屋子四面墙一面瓦,但这墙都塌成这样了,屋顶的洞比瓦多,这还怎么住人啊?”
乔玉看了也不是十分满意。
只能继续往下看。
接连看了四五处,大家都有些泄气。
“这不是叫我们来看房子的,是叫我们来收破烂的。”
什么房子啊,有些就是之前的猪圈鸡圈给加高了的小窝棚,也要卖。
虽然价钱都不高,但这样的屋子没法要啊!
一直看了十多家,才总算挑出来两三处还可以的。
除了李姐的儿子着急结婚,姑娘家说想两辈人分开住,李姐着急,想买之外,其余人都兴致缺缺。
大家还劝李姐:“李姐,你这样可不行,新媳妇儿还没进门就给你摆架子,你咋还真就搬出去了?”
“你可别忘了,那是你家!”
李姐对这个倒是不怎么在意:“这有啥,我一大半时间住在店里,要不是觉得没有个落脚的地方招呼亲戚客人,我直接搬店里住就行了。”
李姐是这么说,但英子悄悄给乔玉和柴爱花咬耳朵:“李姐之前跟我说了,她要是只看自个儿,就住店里了。”
“但是她儿子媳妇儿要结婚,她要是住在店里,别人就会说道,说她儿子媳妇不孝顺。”
“李姐不愿意别人这么说她儿子媳妇儿,才想着买个小房子自己住的。”
乔玉这阵子忙,对集贸市场的事儿打听的少。
现下听了英子说的,才觉得:“果然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那边李姐被人哄劝着:“李姐,我要是你,我就不买!”
“刚结婚就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别忘了他娘是怎么熬出来的!”
李姐听到这样的话,也只能讪讪笑两下。
等应付过那些人之后,李姐也有点累了。
一看,集贸市场来买房的大多不满意今天看的房子,都赶早回去做生意了。
就剩下乔玉英子和爱花三人还在这儿。
李姐过来:“乔玉,你们咋不回去呢?”
乔玉笑道:“李姐,我还想看看呢。”
爱花则是开玩笑:“平时都被我们家那个小家伙磨死了,难得出来一趟,我在外面多留会儿。”
英子在村里是支书家的老闺女,在镇上也是集贸市场里的开心果。
英子上来搀着李姐的胳膊,笑道:“李姐,别听他们的,他们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反正说几句“为你好”的闲话,也不妨碍他们什么。
但要是李姐真呕上气了,跟儿媳妇吵起来了,那大家就有热闹看了。
英子顶不喜欢这样的。
李姐欣慰地看了看英子:“我没往心里去。”
然后冲着乔玉她们几个说:“刚才老赵有句话说得对,我是怎么熬出来的。”
“鹏鹏他奶奶还在的时候,我的日子是真不好过,当然了,这也是过去的事儿了。”
“但现在我能够理解鹏鹏媳妇儿的心情,换做是谁,都不想跟婆婆住一块儿。”
“我们以前那是没办法,”李姐叹道,“现在条件好了,干嘛非得挤到一块儿住去?”
“还有一个,别人都不知道呢,我本来就说住在店里挺好的,但是鹏鹏跟他媳妇儿都觉得这样不合适,非要我买房。”
“这钱啊,”李姐说着有些高兴,“鹏鹏两口子出!”
其实集贸市场的这些商家,哪个缺钱了?
他们赶上开放的这一波风头,往少了说,手里头都是四位数的钱。
往多了说,盘一盘,能盘出一堆万元户来。
也就是大家秉着做小买卖的身份,不乐意炫耀出来怕招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