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量的高低是影响稻种寿命的主要因素,一般稻种的含水量要控制在13%以下。
把所有的稻种铺开晾晒了一天,抓几粒种谷放进嘴巴里用牙咬了咬,发出尖脆的响声。
应该干燥地差不多了,于是用秸秆包好装入麻袋中放入仓库。
种子的储存要避免光照,保存在5-20度左右通风的环境中。山洞里除了温度稍高,其他条件都比较合适。
算算时间到来年雨季还有半年左右,旱季的来临,要更加注意对于其他大麦苗的照料。
毕竟离成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鲁斌可不想在这最后一刻功亏一篑。
不过按照鲁斌的设想以后大麦种每年植一季就好了,稻子倒是可以种上两季,毕竟前世作为一个南方人,习惯了把大米当做主食。
至于面食啥的作为调剂吧。
……
———————————————
11月4日,晴
照例起床给麦苗浇水,然后又去海边查看了一下鱼笼,运气不错抓到一条2斤左右的海鲫鱼。
现在鲁斌对于鱼笼抱着开盲盒的态度,两三天才过来看一下,主打的就是一个愿者上钩,tmd惊喜。
对于接下来漫长的旱季,鲁斌计划烧造一批陶器和砖头,缺乏降雨对于户外劳动反而是一个好消息,之前雨季陶胚一个月才阴干可是历历在目。
泥砖主要是为了盖窑和到时候砌船坞用,不过鲁斌不准备在堡垒这边做,而是准备直接在小水潭那边晒制,以后那边就当做窑厂,省得来回运输陶土。
随着鲁斌的频繁路过,溪水边已经有了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
鲁斌想着干脆直接把小路修拢一番,毕竟这条路连接着最为关键的农场、窑厂和规划中的未来的造船厂。
说干就干,带上铲子、锄头、斧子、砍刀直接从河口沿着小溪往上修筑。
当然不可能修得和大马路似的,简单地除草和把土地平整,大概一人半宽不影响运输就可以。
小路并不是完全沿着小溪修拢的,而是尽量修的笔直,遇到一些大树、石头才稍微绕路。
每天早出晚归、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修到小水潭附近才停下。
每天弯腰驼背地枯燥无比,鲁斌实在修不动了,水潭到农庄的路先缓缓。
于是在小水潭边砍伐树木平整出一大块空地,搭了一个小工棚就地开始烧炭。
其实烧砖直接用木材也是可以的,但是鲁斌想实验一下低温瓷器的烧造,毕竟铅粉石英都有,哪怕是烧不成瓷器,烧俩陶瓷坩埚也是不错的……
所以木炭这种东西多多益善、无非是把处理空地时砍倒的树木烧一烧罢了,而且热值还高,不用等木头完全干燥就可以烧制。
用木板钉出几个模具,然后抹上草木灰直接压制砖块的模型,晒了几百块后鲁斌突然想到自己的屋顶还是木板加棕榈叶。
于是果断开始改做瓦片,瓦片并没有选择做曲瓦,而是直接做成L型的泥板,每块大概三十公分长二十公分宽,一边捏出泥条用来当卡子。
这些砖瓦做的相对就比较粗糙,泥土只经过简单的筛选,筛除一些大颗粒的石子而已。
晾晒两天瓦片就已经干透了,但是这个时候的瓦片还不防水,必须经过烧制。
于是直接用干燥的泥砖搭建了一个火窑,加入木材开始烧制。经过三天左右的时间终于得到三百多块瓦片。
分批装在箩筐里运回堡垒,搭上梯子一片一片地卡在木屋和厨房的屋顶上。
“呼~终于不用担心天天下雨把我的天花板烂穿了……”
……
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等到鲁斌把小路修到农庄时,时间已经到12月中旬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