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这次由于行军距离太远,而且战前并没有想到西伯利亚军团会采取这样的打法。
等到秦锐收到情报,得知罗刹西伯利亚军团进入了上乌金斯克要塞,并且在周围修筑了大量的掩体工事后,第四军团的主力部队已经迅速进军到了西伯利亚。
而第四军团的主力部队为了加快行军的速度,能够快速将西伯利亚军团歼灭,并没有携带大量的步兵弹药。
只是携带了大量的空投炸弹,可是现在空投炸弹在西伯利亚军团采取了这种乌龟阵的打法后,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
现在只能用步兵去攻占这片区域,可这样一来,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子弹和各种步兵炮的炮弹。
而第四军团随军携带的步兵弹药,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一场几乎全部需要步兵来完成的战斗。
所以感到事态棘手的秦锐立即将情况向朱君洛汇报,并且立即命令第四军团的后方基地,加派辎重车辆运送大量的子弹和炮弹到前线。
这样一来,秦锐的第四军团想要发起全面进攻,起码要等到弹药补给运送到前线作战部队。
而当朱君洛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对此也是毫无办法,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只能说是战前的情报不足和轻敌导致的。
由于所有人都认为对罗刹国的战争重心在远东军团和主力军团身上,对西伯利亚军团的关注便少了许多。
而且西伯利亚军团也从来没有对大明造成任何威胁。
这就导致了对西伯利亚军团的指挥官伊万诺夫,和整个西伯利亚军团的近况都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
而这次如果对西伯利亚军团作战失利的话,将会影响整个大明对罗刹国的战略。
于是朱君洛在深思熟虑之下,向第四军团秦锐发电报,让秦锐切不可大意,须稳扎稳打,步步推进,面对这样的对手更要十分小心。
而朱君洛还在电报的最后,给秦锐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秦锐能将西伯利亚军团打败,哪怕时间长一些,也是大功一件。
另外朱君洛又让离第四军团后方补给基地最近的军工厂赶制一批新型炸弹,并且让监察部派人去严密监视,不可让这种武器的制作方法泄露出去,并将其列为绝密。
秦锐收到朱君洛的电报后,心中虽然不再惴惴不安,但也并不轻松。
面对这样的敌人,秦锐只能采取小心谨慎的打法。
罗刹军的指挥官伊万诺夫看来是一个十分有经验的指挥官,他摆出这样的阵势,完全是一付将明军牢牢拖住的打法。
虽然罗刹国一直以来粮食并不充足,但军队还是优先供应的,西伯利亚军团起码坚守一个月没有问题。
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在野外行军作战,只需要有少量的食物便能满足一天的消耗。
远道而来的明军可就不同了,长途跋涉的明军需要消耗很多的粮食和草料,并且行军途中的损耗也非常之大。
而行军所需要的大量粮草又让明军的辎重运输变得极为困难。
如此远距离的长途行军,让明军不仅要携带大量的弹药,更要携带大量的粮草,所以明军行军的速度很难提高。
而现在之所以行军速度勉强达到预期的计划,正是秦锐为了减少辎重运输的负担,而减少了大量弹药的携带量。
作战指挥经验丰富的伊万诺夫却很清楚的看到了明军的这一缺陷。
所以他采用了守势,并且使用了最极端的防守战法,力求将已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从而让明军的作战时间变得更为漫长,这样明军一方面不能将自身的强大火力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另一方面又能让明军因为补给困难而不得不退兵。
伊万诺夫很清楚,连作战强悍的罗刹主力军团和远东军团都在与明军的对阵中全军覆没,他所指挥的西伯利亚军团就压根不用去考虑战胜明军。
只要西伯利亚军团能够在明军的猛烈火力攻击下撑到明军退兵,就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伊万诺夫更清楚的是,现在的罗刹国只剩下他所率领的西伯利亚军团,和沙皇陛下阿列克谢一世所率领的莫斯科军团了。
如果西伯利亚军团再被全歼,那罗刹国就只能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秦锐此时还在率领着第四军团的野战军主力在向着上乌金斯克要塞前进。
预计至少五天的时间,才能赶到上乌金斯克要塞附近。
秦锐也在仔细地盘算着如今的第四军团应该如何应对这场攻坚战。
秦锐从天龙卫第一旅开始,便以擅长攻坚闻名,各种攻坚战中,秦锐都往往能创造出奇不意的战绩。
可是现在,看着从前线发回的各种情报,面对罗刹西伯利亚军团摆出的这种阵势,他也实在有些头疼。
他并不是没有攻下这座防守严密的要塞,只是现在他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于后勤补给。
明军的主要优势来自于强大的火力,而强大的火力却需要充足的后勤补给。
可他现在偏偏最缺乏的就是后勤供应,准确的来说是辎重运输的压力。
即使是秦锐在乌兰巴托建立了前沿的后勤补给基地,然而长达四百五十公里的运输线,也给辎重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乌兰巴托的前沿后勤基地,也只储备了有限的弹药和粮草,就算将全部的物资全部送到前线作战部队,恐怕也只够十天的消耗。
而要从第四军团在乌兰察布的总指挥部后勤基地运送粮食和弹药,则有着超过一千公里的距离。
如此一来,运送粮食和弹药便成为了第四军团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
秦锐也十分清楚现在他所面临的局面,一旦前线攻击受阻,那么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西伯利亚军团歼灭。
那样就会陷入漫长的拉锯战,双方不断地反复争夺阵地。
而他现在最消耗不起的不光是粮食和弹药,更重要的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