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行者 > 第374章 庐江王李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到这里,段师子便很自然的脱口而出道:

“我们福王府之人,何曾需要过那玩意儿?”

这句话,被他说的是云淡风轻,轻描又淡写;表情是极具猥琐又分外装逼。

让在场众人,都恨不得纷纷上前排成两排,用一个接着一个的猛屁崩死他。

什么玩意儿,搞得我们好似都欠你十两白银似的,拽个毛啊!

看着一脸嘚瑟提溜拽胯的段师子,问话之人或多或少也有些发懵。

这是说的什么话?福王府的人都他喵的这么牛掰吗?

此人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呀?

现在这样的局面,我要如何处置才好哇?

你说继续索要查看吧,好像他这个人有点儿不知进退,不知好歹,不懂福王府的规矩;

不继续索要查验吧,又好像违反了规章制度,又无视整个大唐的规矩。

到底要不要继续索要段师子的身份凭证呢?

问话之人一时之间进退两难,忘记了时辰,只觉自己浑身上下汗了吧唧,黏黏糊糊,感到十二分的难过。

这时,负责进出城门的强子,突然大声喝到:

“腌臜泼皮,休在这里胡言乱语,信口雌黄。你是何人,过所上面写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容不得你胡说狡辩。”

闻听此言,先前问话之人不觉眼前一亮。

对呀,过所不正是鉴别身份最好的依据吗?

如此重要的东西,自己怎么就给忘了?

刚想要接口训斥,却发现段师子正一脸微笑的望着自己,那胸有成竹的模样,哪里还有一丝惶恐神色,便硬生生将他想要呵斥的话,狼吞虎咽般给咽了下去。

看此人的神色,有恃无恐不似说谎,万一他说的是真的呢?

想到这里,他又开始犹豫了。

问话之人,似乎官阶还在强子之上,见他坐在马上不言不语,眼光只是直勾勾的盯着段师子,强子知道他正在深思酌定,便没再多言。

时间无声又无息,场面亦是无声亦无息。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问话之人似乎想通了什么,挥手间冷冷的说道:

“带走!”

便带头离开了城门口。

没有用绳索捆绑,也没有人上前推搡,更没有人凑过去为难段师子,就连强子,也只是用恶毒的眼睛,恶狠狠的瞪着他。

段师子知道,他这第一关算是蒙混过关了。

心中琢磨下一关会是什么,怎么对付之余,身子却是昂首挺胸背着双手,在府兵们的包围之下,大踏步重新回到了幽州城里。

午未交接之时,太阳哥哥胜火一般的毒辣,就连路面,仿佛都被晒得模糊了本来的模样。

一行人忍着烈日的灼烧,脚步不停,不多时便来到了大都督府邸。

先前问话之人,抬手示意队伍停下等候,便上前与都督府守卫言语了几句,消失在了都督府里。

段师子这一路上想了许多,可是能用上的计谋,他是一个也没有想到,只得让自己尽快冷静下来,以不变应万变之策略,迎接接下来的暴风骤雨。

都督府内,幽州大都督李瑷(ai)刚刚用过午膳,正在正厅里安坐品茶与人闲聊。

“刘静,你说他李孝常是咋想的?猪吗?那李世民还没有把他怎么样呢,他就跟个长虫似的,软趴趴的跪了?说他什么好啊!真他喵的废物一个。”

这个话题,在刘静将利州送过来的消息,转述给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瑷之后,每一天,眼前这位爷都要问上他三遍,搞得他烦上加烦。

他十分懊悔,当初没有把李世民的亲儿子‘李代’带在身边,跟他一起来到幽州城。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没有用了。

李孝常和他的亲信,现在全都被押解去了长安城,如今仍不知死活。

而他大都督的位置,已经被应国公武士彟(yue)接替,此刻正在整顿利州官场。

想来,利州将来再无掀起任何的风浪可能。

唉,可惜了了,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失去了一枚棋子,真真干他*的。

好在眼前这位爷的雄心还在,他可比那李孝常重要的多的多。

“王爷,事已至此,想他再多也于事无补,还不如多寻思寻思眼下的局势更好!”刘静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碗缓缓说道:

“如今,北方突厥败局已定,即便能再挣扎个一年半载,那也只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现在除了边疆,内部各州各县,兵力皆空,而王爷您却手握铁甲十万,此时王爷您若是挥军南下,定能定鼎中原,成就大事。”

刘静说的这些话,其实庐江王李瑷早已听过不下十遍。

可他性子懦弱,耳根子又软,思来想后也拿不定主意。

“这个嘛,还是在看看吧,若是突厥人就能把李世民的兵马耗个精光,对我们来说,岂不更好!”

艹你姥姥!

刘静在心里暗暗咒骂着,‘这个废物,还有脸骂李孝常是头猪呢,你他娘的就是猪的亲兄弟,也是猪头一个。等,等,等,看,看,看,等你啥都看清楚了,狗屎你都吃不上热乎的。’

就在刘静暗暗腹诽李瑷的时候,大都督府长史王启廓(kuo)起身言道:

“王爷,眼下大唐对外大用其兵,而致内部空虚,有心成事者,皆跃跃欲试,而望风观望者,更是比比皆是。五姓七望各大世家,因去年食盐一事,与科考之事,早已对当今陛下心生不满。此时王爷,若能振臂高呼,世家之人,必将纷纷响应,天下英雄,定当纷纷来投。到那时,王爷您一呼百应,天下之人,莫不从之,大事岂有不成之理?王爷,大好时机,转眼即逝,还望王爷早做定夺才是。”

一段话,说的李瑷热血翻涌,如那长江之水,滚滚不休。

眼见李瑷心有意动,刘静斜眼瞄了王君廓一眼。

王君廓,李瑷手底下右领军将军,与庐江王李瑷是儿女亲家,是幽州城为数不多的实权人物。

此人早些年当过土匪,也做过‘绿林好汉’,为人作风勇猛,骁勇善战,锐不可当,是李瑷手里为数不多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