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茫茫大海上。

在极远处有几根“细丝”从海面上升腾而起,直接连接到了目之所及的极高空,而后消失在云层里。

看到这一幕的所有人都在想象,这几根细丝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神仙索”,连接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

虽然只是几根“细丝”,而且还随着的海面波涛汹涌而起伏,但是没有人敢怀疑这几根细丝的坚韧程度。

这是人类历史上所能制造的最为强韧的材料。

而且这细丝还在米国的导弹中爆炸中毫发无伤。

在052大驱动的甲板上,那太空电梯海基系统的缆绳被电磁铁吸附在了其上,固若金汤。

在052大驱的十公里之外,有华国的天鲲号绞吸式挖泥船正在辛勤的工作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在展现。

目前一个方圆五公里的小岛已经在挖泥船的作用下从海平面以下露头了,而且这个大小还在扩大,看这个架势估计得干到十到二十公里方圆。

别问,问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且,经过外交方面负责人的斡旋,这块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出现的小岛已经正式成为了由华国托管的领土。

属于华国神圣领土不可侵犯的一部分。

在这个“刚好”出现在赤道上的岛上,华国逆天的基建团队们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

在这个小岛上,未来将会建成一个港口,一个飞机场,一个太空电梯的地面基站系统,还有的一个可控核聚变的发电厂专门太空电梯的发射升空提供充足的能源。

原本陈仲策是打算就把这个海基系统的沿用到底的,因为一旦情况有变,海基系统可以拖着太空电梯系统系统满世界的跑,寻找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停泊。

但是,经过陈仲策的测算,发现了一个在现阶段比较难搞定的问题。

就是聚变发电机组目前还不能做到小型化,所以没办法装在052大驱上,所以无法给太空电梯提供稳定有效的能源支撑。

最多只能使用052大驱上加装的电池组系统进行供电,但是这个也不是长久之计。

所幸,华国是一个基建大国,有这个鬼斧神工的基础。

于是,华国的第一台太空电梯系统的就被改成了海基和陆基两用的。

平时可以在小岛上的陆基系统里进行运作,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可以转移成海基系统。

同时,华国在这个陆基系统周围也部署了重兵。

甚至于有专门的一组电磁炮阵列对准了太空电梯周围的空域,还放出话来,太空电梯系统受到攻击视同于华国的本土受到攻击。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华国的太空电梯系统完成了架设。

国内的反应相当平淡。

仅仅只是在众民日报的副版上用了寥寥几句话介绍了一下这个新闻。

除了对这项工程一直很关注的人注意到了这条信息以外,其他人基本上就是一扫而过。

无他,因为大家习以为常而已。

就像是华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一样。

最开始,当华国的第一人上天遨游以后,那是大篇幅的报道。

甚至于第一次出舱行走以后,也是举国欢腾,毕竟这是科技史上的一大进步。

到了如今,航天员出舱行走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工作日志的一部分,至于普通民众已经注意不到这一块了。

除了在科技板块的新闻上会有简短的一条简讯以外,再无其他的反应。

其实,这也说明了我华国科技进度的神速。

因为陈仲策横空出世这两三年以来,这种震惊世界的科技新闻已经出现了太多太多了。

大家已经波澜不惊了。

至于国外什么反应?与我何干?

这才是我华国的大国气魄!

......

陈仲策戴着安全帽在专人的簇拥之下,秘密来到这太空电梯之下。

其实早在一两个月之前,太空电梯就已经完成了试运行,只是没有通过验收,无法正式向外界公布而已。

就像很多大型工程的竣工仪式,其实早已经投入了使用,而且已经验证过很多遍了,只是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补一个仪式而已。

陈仲策坐在太空电梯陆基的控制中心里,看着控制中心的操作负责人演示太空电梯的发射工作。

“3!”

“2!”

“1!”

“发射!”

没有所有航天人非常习惯的烟尘四起,而几乎没有任何大的声响。

静默无声,一个长款均有二十余米高有三米的多的太空电梯轿厢拔地而起,极速朝着天空的方向极速而去。

同时,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所有的数据全部汇聚在这里。

包括此时轿厢的上升高度、轿厢的运动速度,以及此时缆绳的受力情况,都有非常详细的体现。

这个数据的显示是实时的,在这段大屏幕上各项数据不停地变幻。

由于已经试运行了一两个月,其实在场的工作人员对于这些数据已经相当熟悉了。

他们已经根据运行了这么久的实验数据编写了合规操作手册,对于每个数据的理论安全区间和实际区间进行了比对,制定了完善的标准。

这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工业化时代,最重要最核心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标准!

有了标准,在这个领域内就有了话语权。

控制中心的负责任人在陈仲策旁边向他介绍着整个太空电梯的运行情况。

“领导,目前我们这个太空电梯是在以时速10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缆绳上运行,现在还在持续不断的加速中,预计在半个小时以后,可以达到它的设计运行速度5000公里\/小时。

我们这个设计的极限速度是6750公里\/小时。

按照正常的运行速度来说,我们可以在8个小时左右达到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就像是坐了一班长途高铁一样。

我们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让一些经过简单训练的人也可以适应太空电梯的加速度,大大降低进入太空的门槛。

另外,我们中途还有一些站点,可以在不同的高度进行停靠和保养维修。”

显然,他是忘了陈仲策是这座太空电梯的设计者和主要负责人,对于这些参数陈仲策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这位技术负责人显然是把陈仲策当成了一般的前来视察的领导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陈仲策微微一笑:“你之前不是我们航天系统的吧?”

这位技术负责人一愣,笑道:“首长,您真是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来了。我之前是在铁路上工作的,负责高铁的调度和运行监控。”

陈仲策愕然,他没有想到还能有这样的跨界。

果然,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