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不签字动手术。
最后孕妇小孩一尸两命。
完事之后。
婆家人还隔三差五来医院闹腾。
非说是她们市第一人民医院害死的他家宝贝大孙子。
当时医生说得很清楚。
产妇难产,婴儿头大卡住。
需要动手术。
婆婆不知听得哪个亲戚胡话。
说什么,不是顺产的孩子,以后不聪明。
坚持要让产妇顺产。
医生已经再三告诫。
拖得时间越长,大人小孩面临风险越大。
孕妇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大出血。
再加上体力不支。
会对后续救治造成十分大压力。
而婴儿也会因为长时间缺氧,进入休克状态。
进而影响尚未发育成熟的器官进行正常功能。
婆家人不光不听。
还在产房外面嚷嚷,‘必要时刻,保小舍大,只要大孙子’。
孕妇当时在产房里听见这话。
直接放弃挣扎。
整个人连带未出世的孩子,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类似的例子。
在她们市第一人民医院,那是经常发生。
还有各种女弃婴。
每个月都能在医院走廊、门口,捡上好几个。
这么一想。
几个小护士再看向苏琬她们离开的方向。
不免各个露出羡慕神色。
“这孕妇好命啊!”
老公疼爱不说,还有娘家人给撑腰!
特别是刚才抱走孩子的那个娘家小姨。
从产妇住院到生产结束。
全程有条不紊安排。
合理贴心,面面俱到。
她们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么多年。
真就头一次见,生孩子生得这么省心的孕妇。
那些婆家人里面,不少也都是当过妈,生过孩子的。
可她们没几个,能把事情安排这么妥当的。
又或者。
她们知道该这么做,能减轻孕妇的麻烦和痛快。
但没那个必要。
还不如省点事。
反正没疼在自己身上。
...
接下来的日子里。
苏琬请一名女护工陪床。
帮着把魏敬海照顾不到的地方,帮忙照顾。
魏敬海的那辆小皮卡。
暂时由秦禹开着。
接送郝月萍、牛桂花她们,给苏绣送月子餐。
苏琬也是刚知道。
秦禹不光会开车,还有驾驶证。
是他在部队那会,就拿到手的。
他不光能开小轿车、小皮卡。
连大卡车、挖掘机、小吊车都能开。
要不是现在八零年。
苏琬都要怀疑,秦禹其实不是在渝市军部当兵。
而是在蓝某翔所在地。
开车这种事,简简单单,有手就行。
苏琬当然也会。
但。
她没驾照。
在这个纯真的八十年代。
学车是门槛很高的一件事。
苏琬自打重生后,各种忙着赚钱。
压根还没抽出空,去考驾照。
所以她只有开车的技能。
并没开车的资格。
现在还没有自动档车。
大街上跑着的,全是清一色手拉档。
苏琬现在有些侥幸。
自己当初驾照考得早。
没得选。
只能拿c1本。
不然她晚两年考,要是选的自动档。
还真不一定能开这年代的车。
苏琬想着,回头有空。
一定去把驾照补上。
技多不压身,证多不吃空。
郝月萍和牛桂花到底是上年纪。
总在医院陪护苏绣,身体吃不消。
但医院这边,又离不开人。
尤其这年头,医院这种地方,乱得很。
偷东西的、偷孩子的,比比皆是。
苏琬让郝月萍、牛桂花她们白天过来陪三姐苏绣。
轮流给苏绣做月子餐。
她和大姐苏梅晚上下班过来。
再加上秦禹、苏强还有苏兰。
一起轮流守夜。
每个人既能得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又能保证,三姐苏绣和两个孩子身旁,时时刻刻有人陪着。
到第三天晚上。
还真有陌生人摸进病房。
苏绣住的是三人间病房。
不是舍不得花钱住更好的病房。
是现在这年代的医疗水平,就是这样。
医院床位紧张。
三人间病房,已经是最好待遇。
办理住院手续那会儿。
苏琬给办手续的护士小妹妹塞上一大把大白兔奶糖。
这可把对方稀罕的不得了。
糖票这东西,本来就不好搞。
更别说。
大白兔奶糖本身,在供销社卖的就不便宜。
苏绣是在三人间最里面靠窗的床位。
地方宽敞,冬天又保暖。
陌生人摸进病房的时候。
为避免打草惊蛇。
打算对最靠近门口这边的婴儿篮下手。
当时正值苏兰盯梢。
她一个打盹摇头晃脑。
就看见门里面不远处位置,站着个生人。
正准备把婴儿篮里的孩子抱起来。
“有偷孩子的!”苏兰想也没想,大喊出声。
瞬间惊醒病房里所有人。
苏强、秦禹就在外面。
迅速堵住门。
让小偷无处可逃。
经过一阵鸡飞狗跳。
医院方将偷孩子的贼送往市公安局。
但这件事。
让整个妇产科住院部楼层,跟着提高警惕。
郝月萍、牛桂花她们第二天一早过来,得知昨晚发生的事。
一个个还心有余悸。
当天晚上。
俩人就把苏孝文、苏礼文弟兄俩踹下床,踹来医院。
叫他们好好守着自家闺女。
苏孝文、苏礼文巴不得乐意来医院看孩子。
虽说家里也有三个小家伙。
可喜新厌旧,人之潜性。
俩人到医院。
抱着小外孙、小外孙女。
那叫一个爱不释手。
想从他们手里偷走孩子?
那可比登天还难。
苏绣在第五天早上出院。
她倒是没啥大碍。
主要两个孩子早产,身体有些过于虚弱。
所以多住院观察两天。
防得就是有啥意外,人在医院,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经过几天观察。
确定两个孩子,龙凤胎兄妹身体非常健康。
然后全家一致商定出院。
现在还是冬天。
出院时候。
苏琬特地借来轮椅。
把三姐苏绣包裹成厚重熊二。
用轮椅推着把她送到车上。
到家里。
上下楼的事,当然也不用苏绣亲自下地。
家里这么多壮汉呢!
看着包括来帮忙的大山、郭蓉芙在内。
大伙儿一起齐心协力。
将三姐苏绣连带轮椅搬上楼。
苏琬心底似乎有某处被触动。
温暖、和谐以及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
可不正是她前世缺失的遗憾吗?
...
家里。
郝月萍、牛桂花一早就在厨房里忙活。
猪肚、老母鸡、桂圆、红枣...都是天不亮就赶早市,趁新鲜买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