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 第847章 茉莉姑娘(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学五年,六岁入学,十一岁毕业,参加毕业考试,通过就能拿到童生学位,没通过就是小学肄业。

然后从这边开始分流,初中三年开始拆分,也有小学的时候,家长就想着让孩子走工科,那么小学三年级就会开始教制图、算数等技艺,之后就是读完小学,直接进半工半读学校或者全日制三年级初中。

而其他继续读常规文化小学的会进行筛选,天赋高的保送公立中学,而其他学生,会在小学参加学力考试。

只有两种结果:小学毕业,直接拿童生文凭。

小学肄业,只有小学学历。

但小学肄业,允许去参加每年两届的学力考试,报名费还算是便宜。

只要通过学历考试,那么就能拿到童生文凭。

其他拿到童生学位的可以自费去公立学校(文化课为主的学校,只有官办、公立、皇家三个类型,都是公立学校),或者参加皇帝批复,准许成立的“技工学校联盟”招生考试。

从这里开始,学生大规模开始分流了。

官办学校,是礼部直接拨款的直系学府,说白了就是嫡系。

公立学校,是由礼部、皇帝牵头,由各级乡镇企业自行创办、或者本地教谕申请、用本地的房地产税、捐款、以及当初朝廷应该直接给予生员的补贴共同形成的资金池进行创办。

公立学校监督单位自然是朝廷,原本应该直接给生员的款子,被扭转成了本地所有人都能受益的社会福利。

相关决定,其实已经动了生员们蛋糕,但问题是这个蛋糕其实被朱厚照这些年的骚操作弄没了。

尤其是生员必须入籍城市户,而城市户成年之后,只要一年内没有工作,就得强制迁往关外当乡镇户,其实就是给抓戍边去了。

以至于被带出去的城市户生员一大堆,他们现在都在外边生活了,这些钱自然发不出去,而且到了一个新地方安稳了几年,总得想办法让子孙能生活吧。

于是乎,朱厚照这套公立学校制度,并没有被反对,相反很多地方都是支持的。

唯一被他们诟病的地方就是,这些资金是城乡基金,是需要在本区域内进行转移支付的。

不是你这里社区高档,土地肥沃,赚到了钱就能一直用,是平均分给本地所有出生的学生的统一资金。

但你要是觉得还不够,那你可以给公立学校捐款,虽然会造成有了钱的学校去招收更多优秀老师来教学,但朱厚照可以卡教师编或者教师轮岗来解决后续的问题。

当然现在用不到,因为大家起跑线其实都很平均 。

至于皇家系,这个主要是朱厚照的内帑和诸王的陵县资金池,以及海外诸藩每年认缴的费用。

培养的学子,主要是诸藩下属世袭派系送来的学子,或者说叫做质子也更合适一点。

这一批人中,海外诸藩世子、世勋以学文为主,内地将军、中尉、宗亲,则是工科为主,然后筛选一批各地民间精锐,上来学习理科、物理、化学等等。

最后就是皇家系的另一个方向:技工学校。

由皇帝成立——技工学校联盟负责,进行非官府、非盈利、由内帑直接拨款的。

独立于官办、公立体系的教育系统。

也是普罗大众最需要的兜底基础教育。

是为了谋生、发展为导向的。

所以对于技工学校学习,就是机械制图、数学、地理、基础冶金、手艺活等等。

如果你学习成绩斐然,技工学校有六年班,相当于初高中连上。

联盟学校会帮你安排好后路,包括学习、进国企、以及一些藩王的预定工程师班等等。

这种六年读完,毕业正好十八,已经积累了一堆的技能经验,读完书就能上工。

要是还没考上,那当你拿到秀才学位,要么去当兵,要么报考公立学校,给钱上学,实在不行可以去先谋生干活,然后积累经验,走工部每两年一次的工匠技能大赛。

从县级开始卷,一路卷到省级,那么恭喜你,举人学位跑不了了。

各级人才梯度被工厅、工局、工房盯得死死的,这干系了他们的未来升迁之路,上边自然是希望下边匠人实力多多益善。

总之,各级殊途同归工部衙门这一条线上。

朱厚照已经决定,如果下一届内阁需要增补至七个人,出身工部兵仗局的吴起瞬和负责整个北方铁路总局的冯舟,给他俩拉进来。

该开始以工业建设为重心了。

总之,了解一二之后,徐质漠忍不住感慨大明皇帝的决定的宏大,这些计划如果全部推行下去,大明真的就是另一个模样了。

同时,他也起了心思对茉莉道:“可否考校一二?”

“自然可以。”茉莉也不抵触。

两人稍微交流一二,徐质漠已经看出了她的水平,确实是大明民间秀才该有的水准。

《四书五经》、《朱子》等等文集就算不知其意,也能粗通,至少背诵不成问题。

“卿非女子身,可搏官吏矣!”徐质漠忍不住感慨。

“官人说笑了。”茉莉依旧是笑不露齿。

徐质漠最后决定带走她。

只是路上,他忍不住感慨,自己究竟这么做是对是错,就这么将她推到昏君的火坑里?

就这么的纠结了一段时间,他觉得反正还有时间,就再等等。

……

“他们走了。”落地窗内,之前那个喝茶悠然的锦衣卫已经在窗口站了一阵,然后转过身看向从另一个房间里头走出来的伦以谅道。

“嘿,我这朋友,必然不会放走这位茉莉姑娘。”伦以谅微微一笑,“他一直下不定决心,那么就让茉莉姑娘助他一臂之力。”

“您就这么确定?”锦衣卫哈哈两声。

“当然,与其为友,居于此地数年,他的喜好,我也略知一二。

但你不比我更清楚?茉莉姑娘,不就是你培养起来准备攻略他的?”

伦以谅盯着眼前的男人:“鹿镇抚,啊不,应该提前祝贺一下,鹿指挥使,安南一下,你可就高升了。”

“事无绝对。”这个锦衣卫微微摇头,“我鹿崆还是不喜欢听到提前道喜。等尘埃落定,才算落袋为安。”

“哈哈,确实,落袋为安才是真。”伦以谅笑着,也走到了落地窗边,看着远去的车马,“哎呀,内阁的书信已经送来了,要我主管的仁义会尽快配合厂卫、军情三衙门,组成安南国情报总指挥司,开始将各级情报整理出来,方方面面。”

“嗯,是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仁义会方向您能出多少兵?”

“这个嘛。”伦以谅想了一下说,“告诉你也无妨,不多,男女老幼都算上,十万人。”

“够用了。足够咱们直接换掉安南本地的家庭了。”

鹿崆听得眼瞳微动,十万人虽然是将男女老幼都算上,但这个背后其实是一万三千七百多户汉人的数量。

也就是说,仁义会这些年,对安南国升龙平原进行了彻底渗透,一万三千七百户汉人的底下,应该是高达十倍左右的本地安南人。

相当于已经基本完成了安南未来城市、农场主人的构拟。

就差彻底正名,将之翻身。

“最多三个月,咱们就能收网了,这段时间仍然需要小心。”伦以谅说完转身下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