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呼啸世界 > 第115章 释疑解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声“好!”,叫得乔明心惊肉跳。

却见那王老师,满脸的欣喜,并无任何不快之意,才算是稍稍的放下些心来。

不错!

你们现在这一代的年轻人,被信息化、智能化,替代了一切思考。

你小子却还能够认真去学习和了解国学传统。

而且,居然还能够几句话,马马虎虎,讲清楚那儒释道的思想梗概。

……还真让我有点意外。

不过呢……

这话锋一转,乔明便又有些紧张。

王老师倒是毫不在意,挪动着肥胖的身躯靠过来。

一把揽过乔明的肩膀,亲热得一批。

来来来,既如此,我便给你好好讲讲……

其实,我们这个民族,文明的概念,要分阶段和维度来看。

说出这样的话来,王老师像是换了一个人。

语气间,尽是郑重。

仿佛在讨论一个,极严肃的学术问题。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讲的“华夏文明”,其实是四千到五千年前的“大洪水”往后算起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从历史和考古的角度来说,要讲究一个证据。

而现有已知的遗址、文献,能够佐证的文明历史。

也就只能追溯到这个时期。

这以前的遗迹和文献,也许是因为那“大洪水”,又抑或是其他的什么浩劫,大部被毁去。

变得无证可寻,扑朔迷离。

而这一时期的万千景象,往往以神话的形式出现。

经历几千年的时光长河,口口相传,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这一时期,往往被称为“上古神话时期”,也叫“中华时代”。

在道教的描述中,被划定为“龙汉时期”。

在这个已然无从考证的时代里。

宇宙初开,天地万物初分,灵气充盈。

天地万物,在那灵气滋养之下,分化繁荣,不断进化。

其中,就产生了一种伟大的生物——龙。

当然,还包括其他的神兽,比如朱雀、玄武。

一部分龙再次进化,产生灵智,甚至幻化为人形,而这些幻化人形的祖龙,就是最早的一批古神。

比如女娲、伏羲。

所以,在那上古中华时代,是人、神共存的天地二元系统。

华夏的祖先们,是能够沟通天地的人。

后世,称之为“巫”。

你看这“巫”字,出自象形,人立于天地间也。

以大洪水为代表的恐怖劫难之后,万物湮灭。

幸存的夏后氏,在封地残存血脉基础上,重新繁衍出新的社会结构。

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天、地、人,三元的“人本文明”。

控制和运行社会的人,从可以沟通天地的“巫级”生命,变成了普通的人级。

自此,几千年下来,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我们说讲的“华夏文明”。

这就是我们现在,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的道理。

王老师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

不管这故事,是不是这胖道士的一人之见,听起来,倒是头头是道,引人入胜。

而乔明,也是不知不觉地,给带入到了,一个神秘宏大的,史前世界中来。

后世的“华夏文明”,以礼乐为制度,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上古神话为源泉。

跨越漫长的历史长河,延续至今。

已然成为当今人类,唯一一个,自上古以来,悠悠数千年,仍未消亡,从未断代的伟大文明了。

说到这里,王老师也有些难掩激动。

仰头灌下一大口歪嘴酒,摇头晃脑地品味一番,才又接着说。

你发现没有?

这礼乐制度、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乃至上古神话。

都是我道家,所继承和发扬的东西!

至于那儒家。

其实和道家一样,同源于华夏文明。

由春秋晚期,孔子所创。

只不过,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

而儒家,则重史。

讲人文,讲人际。

以至于六合之外,则存而不论。

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也!

好一个存而不论!

像极了现在,很多人狭隘的科学观。

到后来,则慢慢演变成为政治和道德的文化。

自汉代以后,逐渐成为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法。

而道家,虽然也讲究家国,但更加注重技术和艺术。

几千年来,我华夏最重要的技术和艺术。

囊括天文、地理、数学、医学、风水、营造、兵法,乃至音乐、字画。

所谓高山流水,空谷幽兰,无穷意境,大多都出自道家。

至于这释家嘛,原本是外来文化。

后来,渐渐融入华夏文化思想,并完全被本土化。

进而,对我华夏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儒释道三家,各有所长,矛盾辩证又相互交融。

这才构成了,推动我中华文化,不断前进的力量。

几千年至今,都是这样。

眼前这人。

还是那个王老师,也还是那一口,入魂的川渝腔普通话。

此时,却是一扫之前的猥琐油腻。

隐隐间,竟是多了几分,超尘拔俗的气度来。

浓郁的夜色下,湖面上波光粼粼。

这一老一少,把酒而饮,一个讲得起劲,一个听得入神。

正在那兴头上时,王老师又是话锋一转。

语气,有些激动起来。

说我道家式微,特么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没等乔明搭话,这胖子,一把搭住乔明肩膀。

说你想想,真正的道家,需研习的学业,之渊博庞杂。

那些历史上数得出的道家人物,比如鬼谷子、伍子胥、孙武、诸葛亮。

哪个不是天纵之才,冠绝八方?

要满足这种,既需通晓天文地理,还要专擅琴棋书画的变态标准。

自然是智商低了不行,家里没矿不行,没有名师指点,也不行,自己不刻苦努力,更不行。

啧啧,这门槛之高,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跨得过去呢!?

说到这里,这货脸上,又浮现出那标志性的猥琐表情来。

神色间,满是得意,一副道爷我很牛波依的样子。

所以啊,小兄弟!

千万不要被那世间的假象所蒙蔽。

在这个功利熏天的现世里,遍地都是招摇撞骗之徒。

单凭你所看到的世界,便去揣测那背后的逻辑,岂不是可笑至极?

我告诉你,不管是儒家释家还是道家,真正的高人,都是不现于世,哪里还有四处招摇的……

话说到这里,刚刚还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派头,却突然意识到什么似的,没由来的,便收住了话题。

不再言语。

还沉浸在,那博大文化意境之中的乔明。

却全然没有意识到这变化。

想起自己手中那部《古巫遗策》来。

按此说来,那古巫之术,岂不也是和王老师所讲的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到这里,乔明立即问道。

如大师所讲,我华夏文明继承于上古,那这道家秘术,则必定来源于那古巫咯?

王老师有意无意地,斜眼瞄了一眼身旁的乔明,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才放松下来。

扔掉手中已然喝光的空酒瓶,一把抢过乔明手中,还没怎么动的歪嘴酒,喝了一大口。

才慢条斯理地说,非也。

古巫文化,的确是我华夏文明的起源之一。

虽然也是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专司那天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也的确拥有,及其丰富的技术和艺术手段。

但那古巫,终究是未能更进一步。

始终,是以术为重,不分善恶,不论大道。

威力越大,危害也就越大。

在这一点上,和我道家,却是有着根本的差异。

王老师如此一说,立即就在乔明心中,勾连起无数的为什么来。

赶紧将那《古巫遗策》的疑难之处,一一请教起来。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竟是越谈越欢。

一个惊叹对方的学识渊博如斯,一个喜欢对方的聪慧好学,不知不觉间,竟是一直聊到了天色大亮。

这一夜下来,乔明简直就是如沐春风一般。

只觉得茅塞顿开,浑身舒坦。

对修行一道,终于开始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

两人尽兴而归,回文庙的路上,老唐却早就远远地出来迎接,一口一个师叔祖地叫着,依旧是十分的恭敬。

王老师似乎很是抵触这繁文缛节的规矩。

袍袖一甩,不耐烦的迈开那销魂的社会步,自顾自向前走去。

老唐一脸无奈,乖乖地跟在后面。

乔明有些好奇,抓住老唐问,这王老师年龄也不大,怎么辈分这么高啊?

嗨!乔营长你有所不知,师叔祖他老人家看着年轻。

实际年龄,怕是早过花甲。

早年,曾和我师祖是师兄弟。

只不过,后来又奇遇高人,一直隐居方外,最近几年才……

这老唐附着乔明耳边,正悄声说着。

那前面,远远踱着社会步的师叔祖,却是猛地停下了脚步。

回转身来,朝着这老唐,便是一阵呵斥。

小栽贼、宝批龙、哈嘛批,各种花式不绝于耳。

又恢复到那一副猥琐油腻的模样来。

吓得老唐,赶紧闭嘴。

就连乔明,也给弄得胆战心惊。

也不知这大神,搭错了那根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