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 第634章 远征罗马,与之战于里海之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4章 远征罗马,与之战于里海之滨

夏元六年(公元211年)三月,大夏皇帝陶应在南京升坛祭天。

三万精锐骑兵在南京誓师。

然后,一路向西北,沿途不断有军队前来汇合。走到长安时,军队人数已经增加到十万。另有民夫十万协助辎重运输。

十万大军全是骑兵。

另有十万匹战马用于驮运铠甲、棉衣、粮草等物资。声势极其浩大。

这次随同陶应出征的将士,都是大夏帝国的精锐,以轻骑兵为主,但是,几乎所有的将士都携带了一身经过改良的……精钢板甲!

战马以高大的西凉马为主。

骑士们配备了精钢长枪、马刀、五矢骑弩。战力强悍,堪称杀人机器。

……

随驾将领方面。

许褚被留守京城皇宫,

因此,随驾的羽林亲兵统领为典韦,副统领为楚渊和凌统。其它将领还包括赵云、马超、公孙续、张辽、高顺、张绣、庞德、韩猛。

基本上,都是一些善于指挥骑兵作战的将领。

随驾军师方面。

就带了比较年轻的庞统和徐庶。

……

在西凉酒泉出玉门关。出关之后,便遣返民夫,由将士们自己负责辎重物资的运送。

由于在西凉获得了较多的战马和骆驼,大部分的粮草物资放在战马和骆驼的背上驮着就行了,只有比较少的物资是放在辎重车上,由战马拉着辎重车行军。

这是一次道路漫长的远征。

三月出发,从南京走到西凉玉门时,便已经是五月份了。再一路往西,到达西域时已经是农历六月份。

陶应没有急着去欧洲。

先在西域巡查宣威。

在新任藏州刺吏杨阜的带领下,一个一个地巡查西域各郡。这里所说的西域各郡,之前便是西域的小国。比如说:之前的车师国,现在改名为车师郡,之前的乌孙国,就是现在的乌孙郡。

他们的国王和皇族,基本上都已经被征西将军曹操给杀光了。现任的郡太守,有些是曹操扶持起来的本地人,也有一些是曹操安排的大夏军将领。

……

在这里,需要介绍一下汉末时西域周边的情况。

在东汉时期,共有四个帝国。按人口数多少排名如下:

东汉5000万,罗马帝国4350万,贵霜帝国1020万,安息帝国840万。

按地盘大小排名如下:

东汉570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550万平方公里,安息帝国260万平方公里,贵霜帝国230万平方公里。

按鸡的屁(Gdp)排名如下:

东汉王朝Gdp占世界比重为31.9%,罗马帝国为26.4%,贵霜帝国7.1%,安息帝国5%

由此可见,罗马帝国的势力非常接近东汉。

并且,在汉末时期,罗马进入最强盛时期,而东汉则处在最虚弱时期。罗马没有东进,是因为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挡在中间。

其中:

安息帝国位于西域的西边……后世的伊拉克和伊朗地区。

贵霜帝国位于西域的西南边,是现在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以及印度河流域。

安息和贵霜的敌人,都是罗马帝国。

这就是为什么在之前陶应一直叮嘱曹操只能征服西域,不要再住西打的原因。可后来曹丕野心膨胀,见安息较弱便攻占了安息的都城。

安息实际上也没有灭国,只是在南边重建都城。

这样一来,曹丕的地盘就与罗马直接接壤了,并且还得防着迁都后的安息帝国。不败亡才怪!

当然,这事与贾诩和杨阜脱不了干系。

先使曹丕疯狂,再使曹丕灭亡!

……

在向杨阜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之后,陶应立即向安息帝国的继任皇帝……沃洛加西斯五世派出使者。

与之修好并归还他们的首都泰西封(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让驻扎在泰西封的颜良退回西域。

然后,再向“沃洛加西斯五世”借道,进攻安息帝国西边的罗马帝国。罗马是安息的宿敌,沃洛加西斯五世自然是求之不得。

为了报仇雪恨,沃洛加西斯世亲率五万人马与陶应组成联军,共伐罗马。

……

(附录一:东汉时罗马帝国地图。)

(附录一:东汉时罗马帝国地图中文版。)

……

夏元七年(公元212年)二月,陶应与沃洛加西斯五世达成共识,兵分两路进攻罗马。

其中:

第一路,由沃洛加西斯五世率五万人马进攻南线地中海沿岸。

第二路,由陶应率十万大军进攻北线黑海、里海周边。

……

罗马皇帝卡拉卡拉(英文名caracalla)也出兵两路相迎。

第一路,由“马克西米努斯(英文名maximinus thrax)将军任南线元帅,带兵八万,迎击南线的安息帝国的沃洛加西斯五世。

第二路,由卡拉卡拉皇帝亲率三十万大军迎直大夏帝国的皇帝陶应。

……

南路方面,马克西米努斯元帅诱敌深入,在佩特拉(今约旦境内),大败沃洛加西斯五世。

北路方面,罗马皇帝卡拉卡拉一路急进,与陶应的大军相会于里海边上的赫卡通派罗。

位置见所附地图。

(附录:大夏皇帝与罗马皇帝决战处地图。)

……

陶应出兵之后,故意放慢行军速度。

一路缓行,将战场放在离罗马腹地较远的里海之滨。

两军相遇之后。

陶应发现,这些罗马人的身高普遍低于汉军。他们的平均身高只有1.60米左右,而汉军的身高平均在1.67米以上!

除此之外,罗马人虽有三十万,而且骑兵几乎占了一半,达到了十五万以上。但是,却都只是装备了简单的皮甲。

并且,战马虽有马鞍,却不是高桥马鞍。

还是单边马蹬,没有马蹄铁。

十万大夏精锐骑兵,打十五万罗马骑兵和十五万罗马步兵,绰绰有余!

……

不过,大夏军远征客地,没有兵员补充。

士卒们死一个就少一个。

而罗马帝国有4300万人口,要补充多少兵员都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大夏军必须减少自身损失。

合理的兵力配置和精妙的阵型是必须的。在庞统和徐庶的建议下,陶应将十万大军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雁行阵。

人家的雁行阵是中间厚重,两翼单薄。

但是,陶应的这个雁行阵,却是两翼厚重,中间极其单薄。左右两翼各安排四万精锐的……身穿半身板甲的骑兵。

中间却只安排了两万人马。

而且,这两万人马,只有一万是骑兵,另一万是步兵。

这一万步兵,在长达一里多宽的中军战场上,列成整齐的十排,每排一千人。

手中端着的,是燧发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