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为了此次朝会可谓是用心良苦,他是憋足了劲要让列国都看看——今时今日的赵国实力,那是独自一家就能硬刚秦国的可怕存在!而且还是大胜!
赵惠文王的这口气也是憋了好多年了,在赵国被秦国欺负的这许多年里,在他不得不为了心中的伟大梦想而隐忍之时,他无时无刻不在厉兵秣马、积攒实力,一切都是为了挫败强秦的今天!
赵惠文王要在这个重要的节点示强于列国,其各方面地准备可谓是要多扎实就有多瓷实:他把在赵的贤才能人不管是听用还是不听用的,只要有名头在列国有粉丝的纷纷都“请”了来,让他们发挥余热,撑斥场面!
赵惠文王相信这些人不会不出力:赵国在平日里好酒好菜供养着他们,涵养着、包容着他们只管有嘴吃饭,没心做事的各怀鬼胎之心,也是够可以的了!但是,只要这些名人在赵国一天,自己就是他们的王上,他们就是自己的臣民,既然是臣民,就应该在自己的王上有所需要,“请”他们上台出席之时,随叫随到,倾情演出!
一切准备就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朝会正式开始。
让我们看一看这次出席赵国这个重大朝会的强大阵容。出席的重臣和列席贤达有:
太子赵丹。赵惠文王长子,少年英才,年纪轻轻却已经是辅助赵王处理军政大事多年的老政客了。旦逢定策之事,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老成持重的战术谋划,每每让一众重臣刮目。随着对朝局政务的日渐熟络,其雄心勃勃,想要和秦国一较高下之心日显,属于比较激进好战的赵国鹰派人物。
相国平原君赵胜。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和善于养士而闻名。他和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此时黄歇以左徒身份官居楚国庙堂,侍其侍奉楚国太子熊完质秦而后归楚,方才赐封春申君)合称战国四公子。其才能卓着,意欲辅佐赵王力压秦国,一统天下。
上卿蔺相如。赵国着名的赵惠文王肱骨之臣,赵惠文王的智囊团首席高参,由于对赵王之忠心耿耿,特命掌管赵国谍报机构。以秦赵相互试探期的“完璧归赵”等重大事件上体现出来的辩才、随机应变能力和勇武之气概闻名列国。
上将军廉颇。赵国名将,因勇猛果敢闻名于列国。早年齐国与秦国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首当其冲。为扫除障碍,秦昭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国改变策略,实行合纵。秦国在中阳先与赵国相会结盟后,联合韩、燕、魏三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其间廉颇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
平阳君赵豹。王室姻亲,赵国大贵族,赵惠文王高参。出生官宦世家,父亲为赵武灵王时期的宠臣吴广。因为赵豹的姐姐是当时太子赵何(现赵惠文王)的母亲吴娃(又称孟姚),所以被赐国姓赵氏。他也就是现如今赵惠文王的舅舅。
当然还有主角赵奢,以及他的儿子赵括。
最后介绍一下赵括。赵括者,名将之后,熟读兵法,很早之前就跟随赵奢做了军中参谋随军作战,并且奇谋迭出,战功赫赫,虽然年轻,但早已经声名在外,为赵国年轻一辈的翘楚,最看好的未来名将之星。
以上都是赵国自产名将重臣,下面看一下更加强大的外国贤达阵容:
望诸君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国名将乐羊后裔,本为赵人。燕昭王时期曾仕于燕国,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之后统帅五国联军攻打与秦国实力相当的强齐,连月间就连下七十余城,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燕昭王去世之后,因受燕惠王猜忌,乐毅因本为赵人缘故,就投奔了赵国,被赵王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安平君田单。齐国人,田齐宗室旁支。在齐国危亡之际,田单坚守即墨城,后以火牛阵击破燕军(此时乐毅已经投奔赵国),收复七十余城,因功被任为齐相,赐封安平君。后来,燕王封宋国人荣蚠为高阳君,攻击赵国。赵王打算仿效燕王,和相国赵胜商议之后,以割让济东三城令庐、高唐、平原陵地五十七座城邑给齐国作条件,换取田单相赵。田单因为功高震主受到新立齐王猜忌的缘故,就顺势来到赵国,之后如约率领赵军攻打燕国,但仅仅是攻下了燕国的三座小城就了事了,远没有曾经大破燕军时收复七十余城的战果。
以上是赵国出席赵奢的受封大典之大朝会的名人录。因为担心列国前来祝贺的使臣见识短浅,不识赵国底蕴,赵惠文王又不嫌麻烦的把一杆子重臣,特别是诸如乐毅这样的列国名人都给大致介绍一遍。
列国使臣在看到赵国庙堂如此强势的庙堂班底之后,无不对赵国的底蕴之力惊骇不已——战国七雄如果单单论起名将,谁能出赵国之右!
接下来赵惠文王满面红光、底气十足、铿锵有力的着力介绍了秦赵阏与之战的情况,重点强调了赵国新军的强悍战力,以及统帅赵奢的高明战法。然后再又大肆吹嘘了一番赵国的国力和文臣武将,以及自己海纳百川任人唯贤的广阔胸怀,并承诺高官厚禄以待,积极欢迎列国贤达来赵国效力,共享赵国的昌盛。
你还别说,能干的就是不如能说的,赵奢虽然能打仗,可是如果离开了主君的赏识和宣扬,也就侃侃只是一场胜仗而已,作为将军打个胜仗还不是本分吗?!也就是赵惠文王的这么一分析、一宣传,一时间把此次胜仗给东方六国带来的积极效应给无限放大,把整个赐封朝会的气氛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接下来,赵惠文王亲自,隆重表彰了阏与之战立下盖世功勋的上将军赵奢,赐封马服君(意为马背上征服列国的赵国战神)!从此,赵国足堪比肩秦国白起的伟大将领赵奢,作为一面旗帜被树立了起来!七雄逐鹿,问鼎天下,秦赵两国谁能最终胜出,天下人翘首以盼!
而且,为了极大的表彰赵奢的功勋,赵惠文王还特别恩赏赵奢的独子赵括,以伴读的身份和太子一块读书!可不要小看陪太子读书这个看似也不怎么地的奖赏,那可是不但奖励了赵奢本人,更加是把他的后人提前纳入了下一代赵国庙堂的班底,其恩赏之大可谓是前所未有。
紧接着,赵惠文王让太子赵丹当庭拜赵奢为师,学习兵法,以此彰显赵国重武,即便是王者首先必须是大将之风尚。
赵惠文王如此这般大手笔的恩赏之举,不但是对重赏功臣之国策的严格落实,更加是向着赵国朝野和列国诸侯发出了一个明确的讯息——为赵国效力好处无限,和赵国结盟保障多多。
至此,赵奢在赵国被推崇至极,朝野对于为赵国更强而出力、为赵国争霸天下而立功之心被烧炒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此情此景下,列国使臣即便只是吃瓜群众,却也纷纷看的热血激昂!不用多想,马上和赵国缔结了盟约——苏秦多年前的连横之策重新被列国所认同!
就在整个朝会的氛围充满和谐之音,东方六国欢聚一堂,与有荣焉弹冠相庆之时,一个不速之客——秦国使臣,突然到访!
秦国这是来干嘛,来看赵国怎么羞辱秦军是菜鸟嘛?!当然不是!秦国作为战国的一哥,战场上虽然败了,但是格局却没有丢:这次秦使厚着脸皮远道而来,就是要当面替秦王看一看赵奢是个怎样的人;再看看哪些国家来赵国这里蹭热度,背弃与秦国的盟约来捧赵国的热脚。
人家秦国即便是败了,也不忘记派出使臣恭贺把他们打败的赵奢的赐封大典,赵惠文王也是心中钦佩秦王的气量,人家输得起!何况一纸盟约毕竟不是铁板做的,说撕毁就能撕掉!他要让秦使见证列国已经坐上了赵国的热板凳,以防止他们左右逢源、两面讨好。
列国使臣看到秦使进入赵国庙堂,纷纷曲意逢迎、打起招呼,有的甚至害怕秦使看到代表自己国家的符节,想要把符节给藏起来!真正的一幅众生百相滑稽画!
... ...
费时许久的这一场意义深远,规模宏大的朝会落幕。
而既然已经撕破脸皮,那么秦赵真正的大对决时代必将提前到来,为了和秦国一决雌雄所要准备的一切的一切也在这次朝会之后,被赵惠文王有条不紊的安排了下去。
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借此挑起秦国的内乱。据蔺相如安插在秦国谍者搜集来的情报,秦王及公族和楚系外戚为了权利面和心不和,在秦国已是人尽皆知。只是楚系势大已成,秦王默不表态,秦国本土势力只能隐忍。这次惨败,死的都是秦人,秦国公族和老氏族岂能善罢甘休,一定会乘机发难,顺势夺权也未可知!
所以,赵惠文王和重臣们议定,把大批秦军的尸体送归秦国咸阳,给即将到来的秦国内乱添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