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官场:从基层到权力中心 > 第58章 两家僵持,难以处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章 两家僵持,难以处理

管委会副主任汤平见许文要直接把相关侵权商品直接带走,顿时着急了。

“我的汤主任,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说个可行的方法啊。我先声明啊,这件事情是县局那边移送的,不可能就这样糊弄过去的。

那个四通公司,是全国知名公司,维权经验很丰富的。你要想解决这个事情,我建议你要好好考虑一下。”

许文说的这个话很真诚了。其实双方之间属于商业纠纷,一般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但一旦有人举报或者投诉,就必须处理。如果发现涉嫌犯罪,则需要移交。

“许所,拆迁我是内行的,一套房子我可以给你说出十种拆法。但这个执法这块,你才是专业的啊,我不能拿拆迁的方法用到这件事情上啊。

许所你不能直接把自己完全摘出去,这服务开发区的企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的。

还有,开发区管委会每年都有笔慰问费拨给各个进驻机构,你们每年拿的这笔钱不是让你们白拿的。这样,我做主,今年给你们在原来基础上加50%,你把你们服务态度也给我加50%。”

汤平说了半天,终于来了点干货。

像工商所、税务所、派出所这些单位,虽然在开发区办事,但不属于开发区财政,都由上级财政拨款。

派出所、地税属于县里财政,工商所属于省垂直,国税属于中央垂直管理。

这些年,开发区的福利待遇不错,比这些派出单位高出不少。为了提高进驻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年底都会给这些单位一些慰问费。

说是慰问费,其实就相当于年底绩效,发到所里小金库后大家可以全部分掉的,属于合法收入一部分,这个阶段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当然,也有些单位向企业要赞助费,这就容易出事。

说是慰问,因为各家单位情况不一样,拨付的款项也不一致,很多时候还要看各家进驻单位和管委会领导关系如何。

有的乡镇工商所管辖几个乡镇,一个乡镇可以“化缘”1万左右,一年也可以进账3万,每个干部可以增加几千收入。

当然,有的工商所所长和乡镇领导关系好,每年费用就往上涨,这都需要平时做好服务,年底做好公关工作。

之前,开发区管委会每年给工商所的“慰问费”4万,这一项就让开发区工商所福利比其他工商所多一些。

许文刚上任,还在愁着年底怎么向开发区争取这一块。

张志林主任先前答应过许文,今年不会降低待遇,并且也在单位食堂福利这块支持了,许文不好再得寸进尺。但许文的心思可不止这一点的,真愁向哪位领导出手。

现在汤平主动提这一块,许文自然就不能把机会放走。

“汤主任,感谢你对我们所的支持,我们现在天天服务开发区企业,服务态度至少增长了100%了,您是不是也多增加点支持啊。

今年开发区工商所情况有点特殊,刚进行了办公设备改造,所里财政亏空厉害。没到年底看你们开发区发的绩效和福利,我们都眼馋。”

“你们所困难,我们理解,所以我说给你们增加50%啊,你别得寸进尺了。这样,今天先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回去我再看看能不能再从其他方面给你们补助点。

现在许所你还是想办法把这边的事情圆满解决吧。”

汤平对许文磨磨唧唧一直不采取实际行动有点不满意了。自己一个开发区领导,平时在县里也是小有脸面的,今天被这小子忽悠到现场了。

“汤主任,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受理了对方的投诉,不好直接去劝杜松,要不你过去问问。你们平时那么难得拆迁谈判都可以,这件事情在你那只算一件小事。

以我的经验来看,对方是一个人来的,有可能是自己私自行动,他们公司不一定知道这个事情。

你最好看看杜松是不是有什么诉求或者目的,看看两个公司能不能和解。如果和解了,撤回投诉,我们这边就好处理了。

我这边也去找杨斌聊一聊。这件事情不管怎么说,大洋公司都是错误一方,在商标侵权这件事上铁证如山的。”

许文让汤平过来,就是让他干这个事情的,怎么能让他在后面干坐着。

“行吧。我过去看看对方到底什么要求。”

汤平也觉得要摸清杜松的底牌在哪。

许文也找到杨斌,结合杜松说的话,终于弄清楚了这次事件的缘由。

之前,大洋公司和四通公司签订了2年的代加工协议,起初两家公司合作的都挺好。

第二年,杨斌不知道怎么发现了新的赚钱路子,就是直接在工厂卖衣服。

杨斌把残次品“淑静”牌衣服直接卖给县里的消费者,每件价格比市场上低很多。

一开始,四通公司也默许这种变卖残次品的行为,反正他们也不收购残次品,对“淑静”品牌也不会有影响。

后来,杨斌这边得到好处后变本加利,把很多好的衣服故意弄坏一点点,在不影响销售的前提下,以残次品名义销售了。时间一长,大洋公司在县里出名了,都知道这儿可以买到便宜的品牌服装。

这一出名,四通公司就知道了。两家公司开始了多轮扯皮。总体来说,四通公司在这场拉锯战中吃亏了。

这大公司怎么能吃这种闷亏。在合同到期前,四通公司突然加大订货量,要求在极短时间完成任务。

大洋公司面对即将到手的肥肉,没舍得吐口,直接接下大单子,加班加点开始工作。

在交货时间,四通公司突然加大了产品检验力度,很多以前可以过的小瑕疵现在被认为不合格。

加上为了赶工,的确在产品上有点问题,大洋公司做出的产品有很多被拒收。而这时候两家公司的代加工合同也到期了,四通公司以函件形式明确拒绝续约。

这把大洋公司给坑惨了,手里积压了很多可以简单修改就可以交付的产品。

后来,杨斌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那些产品当正品在市场上出售了。没想到市场反响不错,有人提出了增加订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