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知道许佳还是担心自己这边负担过重,所以没有借钱。
“许佳,你有没有想过回来发展?”许文突然问许佳。
“回来?回来打工啊,可两边的工资差距太大了。我之前其实也在我们县几家服装厂打听过,一年下来收入比现在少6万多。”
没有人想背井离乡,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许佳早就想回家乡,可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差距让她下不了决心。
“不打工,你自己开个服装厂行不行。以你们这些年的经验,应该有些门路吧。我想着先开个小点的厂,招几个人,不管是自己做,还是给别人代加工,应该都有点利润。
真不行,我在帮你跑一跑,看看能不能在一些大厂拿材料,给他们代工。”
许文之前就在开发区任所长,认识一些服装厂老板,也有些门路。
“销路我不担心。我们这边也有些家庭小作坊形式的,从大厂拿货,加工完后有给大厂的。如果我要做,这边厂里老板应该可以的。
不过,开厂的话,小了没利润,大了成本太高。我们又要买房子,又去买机器的话,这几年是缓不过来。”
许佳看来也是想过开厂的问题,但在房子和厂子之间选择了先买房子。在中国,年轻人基本被房子限制住了,不敢创业,不敢去冒险,等到老了,房子才属于自己,一辈子也就忙一个房子。
“钱的事情我帮你想办法,你不要担心。我这边先借给你几十万,剩余不够的,我帮你去银行贷款。这边农商行的领导,我认识,贷款额度肯定够你买几个机器。等你事业慢慢发展起来,再把厂扩大化。
我跟你说,现在你要回来创业,也算我们这边招商引资了,可以给你优惠政策。”
许文开着玩笑。
“你这边不会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吧?”许佳先担心起给许文带来不好影响。
“哪有什么不好影响,党的干部也有亲朋好友,何况我俩是最亲的姐弟关系。银行那边也有贷款任务,我们算是给他们完成任务,银行还要感谢我们。”
“哪有那么好贷款的。我们老板为了贷款,天天跑银行,陪着银行人员吃饭喝酒的。”许佳知道普通人要想在银行贷款很难,特别是刚开始做生意的。
“这些你都不要考虑,我来给你办,都在政策范围内。你只要想想,回来办厂能不能赚钱就行。现在老家这边还没真正开始发展,各种扶持政策也多,等到过几年后,发展起来了,像你这种小打小闹的估计就不行了。”
许文给许佳吃了定心丸。
“行吧,我跟你姐夫商量一下。这么大的事情,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本身就准备在家买个房子,给你一说都要办厂了。”
许佳嘀嘀咕咕,挂断了电话。
许文让许佳回来创业,也不是心血来潮。在外面飘着总归不是事,虽然挣的钱多点,但对小孩子、老人都照顾不到。自己现在也有点能力,能帮助亲人的,总归是要帮助的,特别是最亲的人。
第二天周六,许文起床后特意给胖子汪伟打了个电话咨询关于贷款的政策。
“行长,我想找你贷点款,什么利率?”
是的,胖子现在是副行长了。以前的信用社改制成县农商银行。
“你大书记还要贷款啊,需要多少我给你批多少。说吧,是哪个要贷款。”汪伟问。
“是我姐。”许文把许佳可能要贷款的事情跟汪伟说了一下,且说了自己可以拿自己的房子给许佳担保。
“你这好办。担保不担保的,后面再说。我主要看姐姐贷款多少。如果数额不是太大,我就能给你搞定,不需要你担保,我来想办法。如果数额大了,那可能真需要你出面。”
汪伟作为副行长,自然有方法处理贷款的事情,他也不担心许佳会拖欠贷款,反正有许文兜底。
开车回了家,许文把许佳的事情和家里说了。
“你姐这些年也不容易,两个人在外面打工,把一个孩子留在家里。每次我去看瑶瑶的时候,看到她那懂事的样子,我都有点不舍。你要是能帮她就帮她一点,我们这边不需要你们担心。”
“淼淼,你弟弟汪东现在怎么样,要不也回来发展,让小文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许母一边担心自己女儿,想让儿子多帮衬点,一边还担心儿媳妇有意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汪淼知道家里不缺钱,对帮助亲戚朋友的事情也是本着能帮就帮的原则。如果涉及到钱,就需要许文决定。
“妈,我给汪东介绍了几个,不是人家嫌弃他穷就是他嫌弃人家丑,反正一个没成。我估计他现在还小,不太愿意回到家乡来。如果真愿意回家,我们给介绍的时候他也会用心。
老公,妈说的对,我每次看到瑶瑶,我都心疼。一想到我要是离开家到外地上班,把儿子丢在老家,我就受不了。姐姐姐夫他们心里肯定更加不好受。你还是要劝一劝姐姐他们。
我们现在条件都可以,什么都不缺,你们也不要担心我有意见。我坚决支持。”
汪淼知道大家都在意他的意见,她很高兴,也把话说开。
“好,我知道了。我昨晚都跟他们说过了,要钱我借钱,要贷款我帮他办贷款,要厂家我帮他找厂家。
要是还不行,就让他们买几台挖机,租给工地上。我们现在观天很多工地要开工,这个招呼我可以打,给谁干都是干。”
“这样,淼淼,等下你给姐打个电话,劝一劝她。你劝她的效果比我们好。”
汪淼这个弟媳妇打电话,说明她真的希望姐姐姐夫回来发展,也不会造成娘家这边弟弟弟媳不和谐。
“好的,我等中午吃饭的时候打吧。现在他们应该在上班。”
中午时候,汪淼又给许佳打了电话,把这边的意见给说了,希望他们回来发展。
两个女人可能是说到瑶瑶了,一边说一边流泪,看的许文都心酸。这就是千千万万农村人的真实生活,背井离乡,为了生活,很多一年就可以见到孩子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