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官场:从基层到权力中心 > 第133章 书记镇长同时出动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待完组织部领导,许文和宋永终于踏上拜访红树中学的路程。

红树中学处于望丰东大门四方镇,与省城容州有国道相通,开车只要1个小时车程。

红树中学之前也是四方镇招商项目,办学有10多年。学校总占地80多亩,目前在校生2500多名,专职教师100多名,学生生源除了望丰本地,还有不少外地学生,近些年也有个别外省学生。

一开始办学的时候,老板都没想到这边能发展的这么好。近些年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个人无法照顾孩子的矛盾,便把孩子送往红树这种寄宿制学校。

这个学校里面,班主任也住在学生宿舍,随时督促学生健康作息,对那些缺少自我学习能力的学生比较有用。

随着来报名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教学场地却无法扩大,而且与四方政府也无法达成扩大学校规模的协议,学校领导层便想着建设分校。

这个消息还没真正放出去,各个政府招商人员就找了上来。近期已经有县内外多个地方政府来到学校,许文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宋永来过学校几次,轻车熟路找到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杜文斌,也是这家学校的大老板,以前是县一中的老师,2000年左右辞去公职,南下深市闯荡。据说是找了一个好老婆,几年后就有不菲的身价。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回到了望丰,投资兴办了红树学校。这些年已经不教书,但估计文人气质还在,喜欢别人称呼他校长多于老板。

因为是提前约好,杜文斌正在办公室等着。

“宋镇长,你们好。”杜文斌50岁不到,这些年养尊处优的,气质很好。

“杜校长你好。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党委书记许文许书记,这是我们镇党委委员舒庆春舒委员。今天我们许书记专门来拜访您。”宋永给介绍着。

“许书记你好,舒委员好。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来指导工作。许书记,我们有缘啊,名字里都带个文字。”杜文斌一边寒暄,一边把众人引到旁边的会客厅就坐。

“杜校长,我和你这没得比,你是文武双全,我动手能力很差的。”许文也开着玩笑,熟络气氛。

“哈哈,许书记有意思。”

众人又说笑几句,学校又来了几个管理层,开始了正式会谈。

许文示意宋永开头。这不是拿腔作势的时候,该主动就要主动,不能浪费时间。

“杜校长,各位领导,今天我们来拜访学校,就是为了想和贵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邀请贵校到我们乡建立分校,我们愿意提供最大的支持。

今天我们乡一把手、党委书记许文同志也过来了,加上我有3个党委委员,应该说我们基本能代表我们乡的意见。所以,贵校有哪些疑问或者疑难问题,我们都愿意以最大的诚意来回答和解决。”

按照先前许文意见,先以宋永和舒庆春来了个人说为主,许文在后边补充。

“今天观天乡的几位领导能来我们学校,我们很高兴,也充分感受了你们的诚意。说句实话,这些天也有不少基层政府来我们学校,但是书记和镇长一起来的还是第一次。不管会谈结果怎么样,以后你们观天乡我都会经常去,有机会一定要合作。”

杜文斌不愧是老江湖,一句话就把今天的调子给定下,也基本预示着许文今天要白来一趟。

许文听懂了杜文斌话里有话,但是既然来了,就把流程给走下去,也算为以后积累经验。

“杜校长,我先汇报下我们乡基本情况,也算自我展示一下,请你们多批评指正。”宋永自然也听懂杜文斌的意思,不过许文没有指示他也就自己走下去。

杜文斌对观天乡这群人也感觉到真有意思了。他们虽然没有最终确定候选地址,但是第一个就把观天乡给排除在外。主要原因就是老师们嫌弃观天乡太远,有几个老师反对比较强烈。

一般情况下,资本家怎么会在乎打工人的心声,管你什么意思。但是目前学校候选地址很多,有不少都在县城周边地块,杜文斌不需要和老师做不同选择,资本家也就尊重打工人一次。

杜文斌刚刚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确,以后可以合作,就是这次就算了。没想到观天乡这么不在乎,继续推销。

宋永把之前和许文聊天时候说的总结了一下,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一边说一边看。基本把观天乡所有的优势给说了。

“杜校长,一旦我们观天至山湾的隧道通车,我们观天乡就是几个县的中心地带,你们学校就可以辐射几个县市,生源也会大幅度增加,你们学校的发展会一日千里。”

宋永结束了介绍。

“我补充一下,我们在乡政府周围选了几块地,都符合建校,诚挚邀请杜校长和各位领导去考察。如果贵校愿意在我们乡投资,我们一定把符合建校条件的土地以最快的速度叫到你们手里。

和其他县城周围的乡镇不同,我们的土地资源更加便宜,你们可以选择的土地面积更大。我们也承诺,按照法律和政策最大限度范围内给予你们优惠。”

许文补充着关于学校土地这块。按照政策,对于红树中学这种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土地可以参照公办学校以划拨方式供应。但是在县城周边地价高,即使划拨,划拨的土地也很少。

而许文他们则不同,为了引进学校,几人在乡镇周边寻找了好几块符合的土地。看着这些土地,许文的内心都在滴血,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啊。但是和引进一个几千人的学校相比,那些又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那个几位领导说的我都认真听了,应该说真的很不错。但是现在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老师基本都住在县城,如果去了观天乡,一个星期才可以回去一次,而且路程也很远。

我们的老师意见很大啊。以后新招聘老师,人家一听到去观天乡,估计也不会继续来我们学校应聘的。”

杜文斌见观天乡几人热情依旧不减,只能把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给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