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起程回京了,郑金,陈芬,王洪送了一程又一程。
李宁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板渚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苟富贵,勿相忘。把板渚治理的越来越好,期盼我们京城相见。”
张红噙着眼泪说:“宁哥哥,我会想你的。慧姊姊,兰姊姊,我也会想你们的,你们什么时候来看我。阿娘,我好想跟宁哥哥走,阿娘,你让我跟宁哥哥一起走好吗?”
陈芬帮张红擦着眼泪,自己的眼泪也成串地流。
李宁大声说:“红红一定要多读书,我们在京城等着你。”
马车里,崔庆搂着李兰,张苗搂着卢慧。替二人擦着眼泪,李宁上车后说:“不要哭,最多五年,我们还会来这里的。”
“小王爷回来了,小王爷回来了。”
李宁尚未到李家田庄,田庄里的小孩看见李宁的马车便大叫起来。
田庄的人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走出来一看,官道上,李宁独特的马车,正缓缓驶来。
“真的是小王爷回来了,小王爷回来了。”
张苗听到这么多人,心想这李宁做了什么,让人们心甘情愿迎接他。
赵大婶说:“几个月不见又长高了。”
李大妈说:“好像长肉了。”
郑大娘说:“怎么又长俊了。”
“慧丫头也长高了。”
“这样二人才般配。”
“你们怎么还不成婚?李二牛比你们还小,孩子都会跑了。”
“到时候成婚,要在李家田庄成婚,这样才热闹。”
“你可拉倒吧,宁哥儿和慧丫头在京城成婚,才能把京城的公子哥和大小姐们羡慕死呢。也算为我们李家田庄露回脸。”
“小王爷好像是在京城长大的,严格说应该是京城人吧!”
“你个反骨仔,我是把宁哥儿当成李家田庄的人,大家说是不是。”
“对,少郡主必须是田庄的人。”
张苗被李家田庄的热情吓坏了,这家拉,那家抢,差点把骨头拆了。
等李宁到家时,才发现卢慧四人不见了,无奈的摇了摇头。
进到院子才发现庭院什么收拾的干净利落,李少伯这个人还挺细心的。
就让李伟先休息,明天一早进京,打听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总感觉赵坡走的那么急肯定有事。
半路李宁刚好碰到李少伯。
原来李晴定了个婆家,本村的,明年结婚。
粮仓修了四个,一个可以入库二百万斤粮食。刚建村时,地留的少了,现在土地都刚租出去,也不好回收。
砖窑建了五个,生意倒是出奇的好,李宁却说多了。
去京城的路有人护理,路面很是平整,有的人宁愿多走点路也要绕道这里。
李宁头脑猛的被触动,就对李少伯说:“明年把村口那块地留下来,不要租了。盖几间房做商铺,旁边建个大点的舞台。
“南边应再盖一排房,收留流浪人,和租田的人到时也要住房,从田庄到京城一定要种风景树,果树,把杨树全部吹掉。”
“北山的树也换成果树,田庄的人十八岁到五十五岁半个月必须参加义务工一天。”
“所有在矿山,窑场的人一次劳动时间不能超过二个时辰,一个月必须休息四天。”
“所有人,一个月必须交纳五文钱用作慈善基金,鼓励农众的善心。钱用于大灾大难人的救助,不许挪做它用。这要公布出来,让人心服口服。”
“进学堂的学生一律免费,中午不许离校,杜绝所有外田庄人进校入学。家长在田庄有恶性事件,小孩一律清退。二次恶性事件,嫡系小孩一律清退。三次恶性事件,家族小孩一律清退。清退的二代人不许入学。”
“对教的好的先生予以重奖,现在在学堂的先生,从下个月起一律增银一两,把差评很多的先生辞退。对考上京城读书的学子每人一年补助十两,每考上一个学子先生奖励五两。”
“每个月评选优秀田庄人十名,每人奖励二百文。吵架一次处罚十文,打架斗殴一次一百文。罚的钱并入慈善基金。”
“各环节财务人员不得受贿,贪污。一经发现加倍罚款,三次以上清退出田庄。”
“从现在开始,结婚可领银三两,生小孩可领银五两。”
“路上行走一律靠右,靠左者出事故一切要负全部责任。”
“见到长者要行礼,问候。对长者不尊重,恶语相向者一经发现一律罚款五十文。对自己长者,不孝顺,一律罚款二百文。”
“对幼者要帮助,爱护,幼者求助不理者一律罚款十文。无故打骂幼子者,别人家的罚五百文,自己家的二十文。”
“酒宴上不得劝人饮酒,不能酗酒,犯者一次十文。不得赌博,犯者一次二十文。一月赌博超过五次,清退出田庄。”
“李叔,你把这些都贴到各村口,让人们都知道。”
“小王爷,这可要不少钱呢?”
“李叔这些很重要,一定要做。这应该没有建村花钱多吧?”
“这是长期的,也许比那还多呢!”
第二天晚上,张伟带来消息。皇帝赵洵病重,现在是赵坡监国。
该来的还是来了,只是推迟了而已。
李宁来到崔庆的房间。
“庆哥,你和兰姊的事怎么办?”
“要不我们就在田庄不回了。”
李兰紧紧地握着崔庆的手,眼神里全是担心。
“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况且庆兄是世家子弟。现在有利的方面是赵坡监国,你不如把这个问题抛给他,让他帮你想想办法。”
“难道宁弟也没好的办法?”
李宁心说:你让我治理国家可以,这些事情我真不如赵坡。想起赵坡对自己的照护,心也飞回了京城。
姑奶奶身体还好吗?赵洵病重对姑奶奶打击大吗?
爷爷几个月没见,是不是变老了?性格变了吗?还是很喜欢喝酒吗?
赵坡的压力大吗?虽说太师,尚书令,中书令都对赵坡印象很好,但知人知面不知心呀?况且尚书令不是世家之人。郑家虽是第一世家,官场上一直没有重要的人,这次会不会借机生事,虽说不会把姑爷搞下去,但官场就不一定了。
于是便对崔庆说:“我们应该赶快回京,帮帮太子,我想太子,也不会不帮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