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民国枭雄的后半生 > 第39章 比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关心中国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章 比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关心中国的人

说到对中国政局的每一点儿改变都万分关切的人,恐怕九成九的中国人、都不如一个外国人,他就是日本皇太子裕仁,日本大正天皇久病缠身,日本国真正的主宰是裕仁,可他每天看的第一份报告,都是关于中华民国所发生的政坛变化、军事情报、甚至包括民间的大事小情。

不仅仅是“关心”中国发生的每一点儿变化,裕仁还格外“热心”的“帮助”中国发生变化,从各种情报中分析出福建督军孙传芳野心极大后,裕仁亲自指导大本营参谋本部制订了“馨计划”。

派出菊机关的“间谍之花”南云奈香前往福建秘密执行“馨计划”,裕仁给孙传芳画了一个成立“东南五省联盟”的大饼,承诺提供足够多的金钱、武器支援,让孙传芳事实脱离北京政府管辖、在中华民国东南再形成一个封建割据地区的。

不仅如此,裕仁还有让西南军阀再次搞独立的计划,资助湖南搞“联省自治”,青海、宁夏也有菊机关的间谍渗透……将中华民国分裂成7-9个军阀割据地区、这是裕仁早就制定好的总战略,做着一切、都是为日本逐一蚕食中华民国这些地区所做的战略准备。

裕仁千算万算,独独没想到直奉战争结束后,居然会凭空冒出来一个定威军,而且那个大头兵出身的任道远、还特么特别能打,一战绥中港、二战辽北,虽然任道远都是凭借兵力优势、迫使日军被迫撤退,但心高气傲的裕仁依旧咽不下这口气。

现在,这个任道远对日本搞钨砂禁运,特么的美国人也真心黑,钨砂直接涨价七倍半,虽然日本联合英法意等西方列强公开抵制、宣布停止从中国购买钨砂,可日本不比英法有一年的库存量,日本三个月的库存早就用光了。

虽然可以从美国购买一战报废的旧军舰、炸毁的坦克等废钢,但钢材质量根本没有保证,虽然江西、广西、广东还有少量走私钨砂流到香港市场,量极少不说,价格也在原来的五倍以上。

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又是那个从定威军“除役”的任道远,裕仁知道菊机关早就制定好暗杀任道远的计划了,具体是由暗杀张学良失败的菊机关间谍、“菊屋三花”去执行,裕仁恶狠狠的在大本营参谋本部的批复上加了一句话:

“(暗杀任道远的任务再失败)“菊屋三花”必须剖腹谢罪!”

但这都不是裕仁最担心的,真正让裕仁担心的事情是:吴佩孚的势力已经膨胀到、在中华民国一家独大的地步了!

以直奉之间的宿怨,吴佩孚下一场战争的兵锋、必定直指东三省。

张学良目前暂时稳住了东三省,手上也有二十余万军队,但吴佩孚的军力更恐怖,直奉战争前、他有10万嫡系部队,直奉战争,归附直系的大小军阀又给他增加了近15万可用之兵,最关键是他已经派人控制了定威军。

经过两场战役,定威军不仅没削弱,反而成了一支拥有近12万人的劲旅,按说定威军基本就是战斗力不强的溃败奉军组成的,他们怎么会脱胎换骨的变成了另一支军队?

手握40万雄兵的吴佩孚,要是不马上展开他的“武力统一”战略才怪呢!

幸亏吴佩孚有个猪队友曹锟,他迫不及待的把黎元洪赶下台、自己通过贿选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让整个直系声名狼藉,吴佩孚不得不暂缓进攻东北的军事准备,以免全国百姓骂他穷兵黩武、是独夫民贼的最大帮凶。

可一旦过了这个风口,吴佩孚一定会随时找个借口出兵东北的,一旦吴佩孚占据了东三省,那他就成了成了中华民国的唯一一个其他军阀联合起来也打不垮的“小怪兽”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日本再想吞并中国东三省,恐怕就很难了,这个可恶的吴佩孚,多次公开表达对日本的厌恶和不信任,他还是迄今为止未尝败绩的中国将领,日本陆军有把握打败他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不能再等了,裕仁暗下了决心。

1923年7月19日,日本皇宫内新的御书房中。

裕仁独自坐在书案前,首相田中义一、外相松冈洋右、一名佩戴中佐肩章的军官石原莞尔跪在他的面前,田中义一正在向裕仁汇报吴佩孚让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全力生产炮弹、子弹,似有给一场大战储备弹药的可能。

裕仁从心里鄙视田中义一,这特么还“似有可能?”,这明明就是在为明年春季的战争做准备!

裕仁还有其他情报渠道,他早就就收到了这个情报,这也是他今天召见三人的原因。

裕仁面无表情的盯着桌子上的中国地图,心里默默地念叨着:

“吴佩孚已经控制了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直隶、陕西、热河、察哈尔、绥远,他的军队直接控制的省份已达10个了,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一了。

要是让吴佩孚夺取了东三省……再等下去,吴佩孚会越来越强大,到时候大日本帝国的霸业岂不是要付之东流?

大日本帝国的国策就是要首先占领满蒙,以那里为基地、逐步蚕食中国,吴佩孚假如侵占了东三省,日本还有机会夺取么?

以中国的潜力,再发展几年、会不会超过日本?

中华民国强大起来后,会不会找借口,向日本开战、以报甲午战争的旧仇?”

裕仁以己度人的在心中默默盘算着,他的目光离开了摊开的地图,把目光投向书案旁的一份越级呈递的奏疏:《论满蒙生命线》。

呈递《论满蒙生命线》给裕仁的是名中佐,他就是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的奏书能顺利递交给裕仁,与他的两个身份有关,首先,就是他早年以日本陆军大学次席的成绩毕业,成为“军刀组”的成员,所谓“军刀组”是对陆军大学每届的前六名陆大毕业生颁发天皇御赐的军刀,所以“军刀组”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帮石原莞尔递交奏书的近卫师团师团长也是“军刀组”成员。

而石原莞尔奏书能被裕仁看到,还有一个特殊原因,那就是因为石原莞尔原本就是裕仁亲自指定,派到中国东北执行“下克上”任务的,而石原莞尔组织“参谋旅行团”的事情,裕仁也早就知道了,对他实地考察中国地理、研究未来战争的做法,裕仁是给予了肯定的。

《论满蒙生命线》是石原莞尔精心编写的一部战略计划,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政治方面说明满蒙对日本的重要性,开篇就是裕仁爱看的内容:

“世界战争最终的决战,一定是在日本与美国之间展开,胜者将成为世界的霸主。

日本胜利,则日本天皇将是全世界的天皇。

美国胜利,则美国总统将是全世界的总统。

日本与美国相比,具有天然劣势,那就是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没有办法进行持久作战,后劲明显不足。

为了克服这一劣势,必须拿下中国的满蒙,占据它、并全力开发它,这样才能确保对美国作战的胜利。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的满蒙将是日本的生命线。

……”

石原莞尔在政治部分明确发出“要把满蒙同中国其他领土区分开来”的叫嚣,甚得裕仁之心。

《论满蒙生命线》第二部分是军事篇,就是一部侵略中国东北和热察绥的战略计划,整个计划一共分两步,首先侵占东三省,然后以东三省作为战略基地,逐步蚕食热察绥三省,把整个满蒙地区作为日本争霸天下的大后方。

石原莞尔结合自己对东三省和热察绥三省的实地考察,还制作了详细的战役、战术计划,号称“三个月占领中国的满蒙地区”。

裕仁把《论满蒙生命线》反复看过几遍后,早就在心里认可了这个战略计划,日本此时还未筹措到足够的战争经费,原本裕仁还想再等等,但现在,吴佩孚武力统一的步伐越来越快,再不赌一把、将来侵略中国的难度只会越来越高。

裕仁让石原莞尔把他的战略计划再做一些说明,石原莞尔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然后挺直身板侃侃而谈的讲了将近两小时。

石原莞尔再次重复了他“最终战争论”和“满洲土地无主论”,他说上一次世界大战、其实只是欧洲诸民族间的决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只有下一次世界大战才是人类最后的决战,它将以日、美为中心进行。

如果日本准备对美国作战,就要立刻展开对中国的作战,如果要对中国作战,则首先必须占领满蒙,这样才能使日本拥有更多的资源、维持长期战争的消耗,然后又讲解了他的具体战略、战术计划。

石原莞尔强调最多的,就是他的战略和战术要保密、要绝对保密,不到他在东北展开军事行动的那一刻,其他战略、战术都不能被任何人察觉。

虽然石原莞尔说的很肯定,并再次亲口说出“三个月占领中国的满蒙地区”的话,但裕仁依旧不愿公开冒险,他决定还是让石原莞尔采用“下克上”的策略、先试试中国军队,真有十足把握时,裕仁才会押上全部“筹码”,像甲午战争时一样、狂赌一把国运

裕仁扫了田中义一一眼,然后又瞄了一眼书案上的《论满蒙生命线》,田中义一马上心领神会,膝行至书案前、恭恭敬敬的用双手举起奏书,然后又跪着返回原位。

裕仁缓缓闭上眼睛,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缓缓地用腹语说道:

“世上本无事,

何处惹尘埃;

皇道极乐土,

恩泽天下人。”

裕仁说完,田中义一、松冈洋右恭恭敬敬给裕仁磕了一个头,他们知道,这是裕仁批准让石原莞尔实施他的“下克上计划”了,石原莞尔虽然不知道裕仁的意思,但他也赶紧像田中他们一样给裕仁叩头,然后跟着他们一起告辞了。

田中义一亲自给石原莞尔下达了、批准他执行《论满蒙生命线》中的军事冒险计划,但是,日本政府不会给关东军下达执行这个军事行动的命令,需要石原莞尔自己去说服关东军司令尾野实信,从他那里要兵。

将来一旦失败,也不允许石原莞尔把责任往政府、甚至是天皇和皇太子裕仁身上推,石原莞尔既然对自己的计划那么有信心,那就应该独自承担失败的后果,当然,成功后的奖赏也是“大大滴”。

原本石原莞尔去中国就是执行“下克上”任务的,这次专程返回日本,就是希望天皇能批准他的《论满蒙生命线》战略,所以他有这个“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