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钱宁不清楚杨墨为啥对剑桥仪器志在必得,他更不知道的是徕卡和剑桥仪器未来都会成为芯片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配套企业。

有“微观照相机”之称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未来会被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材料、生物化工、医学、冶金等领域,也是“巴统协定”中被列入技术管制的先进设备之一!

不过还是汉斯-维尔德更了解董事会那帮人,他给查理-詹金斯出了个主意,让他暗中和剑桥仪器的核心技术团队一起给董事会递出辞呈。

剑桥仪器董事会迫于压力,同意了致远国际以1.45亿美元整体收购了剑桥仪器的全部股权。

……………………………………………………

捷克首都布拉格北部的小镇姆拉达,斯柯达汽车总部就坐落在这里。

东欧剧变有着百年历史的斯柯达汽车,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新成立的捷克工业管理委员会,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把斯柯达汽车从斯柯达集团中整体剥离出来。

斯柯达怪异的后置发动机设计和粗糙的工艺,很难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可是为了打开东欧市场,还是有几家欧洲汽车公司和斯柯达集团进行了深入谈判。

雷诺的收购方案最为简单粗暴,就是让斯柯达成为雷诺汽车的代工厂,放弃斯柯达品牌,转而生产雷诺汽车。

大众的报价就有诚意多了,不但同意以正常的评估价收购斯柯达汽车的股权外,还同意保留斯柯达品牌,斯柯达汽车继续拥有自己独立的设计、生产、研发、销售部门!

就在大众几乎稳操胜券的时候,皮耶希亲自来到了布拉格。

皮耶希其实是看不上斯科特汽车的,这两年萨博汽车本土工厂连续两次扩充了产能,中国的合资厂也成功量产,皮耶希想要收购的是奥迪、保时捷、宾利这些欧洲高端汽车品牌。

皮耶希并不太理解,杨墨用低端车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战略,他始终觉得汽车是高端消费品,只有在极少部分发达国家,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挣钱嘛,当然有钱人的钱更好赚!

捷克工业管理委员会,皮耶希在梅洛银行布拉格分行总裁史蒂夫-鲍文引荐下,见到了主管汽车工业的哈谢克。

“史蒂夫!好久不见……”哈谢克一上来就给了史蒂夫-鲍文一个热情的拥抱。

在这时候的东欧各国,外资银行总裁,走到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人物,手握丰富的物资和大把的美元,几乎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

“部长阁下,知道您最近公务繁忙,不便打扰!”史蒂夫-鲍文呵呵笑道。

哈谢克也知道这个现阶段整个布拉格最炙手可热的银行家,不会没事专程跑到工业管理委员会看望自己,便直接开口问道:“史蒂夫,您今天专程来管委会,应该是有什么事吧?”

史蒂夫鲍文这才一指身后的皮耶希说道:“部长阁下,这位是萨博汽车集团cEo皮耶希先生,或许他能够解决困扰你的问题!“

“皮耶希先生,欢迎您来到布拉格,你们萨博汽车也有意和斯柯达汽车达成深度合作吗?”哈谢克一脸笑容的说道。

“部长阁下,恕我直言,我不太清楚大众和雷诺是出于什么战略考虑,参与斯柯达汽车的私有化,但我可以肯定,雷诺和大众都不是斯柯达最适合的合作伙伴!”简单寒暄之后,皮耶希开门见山的说道。

“不是合适的合作伙伴?此话怎讲?”哈谢克不解的问道。

“其实道理很简单,大众和雷诺都是斯柯达同价位品牌,他们为什么要收购一家和自己完全一样的汽车公司呢?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利用斯柯达的生产基地,组装他们自己品牌的汽车,快速打开东欧市场,还有就是收购部分斯柯达股权,阻碍其它公司和斯柯达的合作,让斯柯达品牌价值慢慢萎缩,最后以一个超低价得到斯柯达剩下的股权,让他彻底沦为代工厂……”皮耶希滔滔不绝的说道。

“这怎么可能?这样会毁了捷克的汽车工业……”哈谢克一脸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语道。

“不可能?哈谢克先生,有没有哪家汽车公司愿意和斯柯达签署技术转让或授权协议?”皮耶希杀人诛心的问道。

哈谢克略一沉吟之后反问道:“那倒是没有,难道萨博愿意对我们提供技术转让?”

“哈谢克先生,您也知道,萨博汽车以生产高端汽车为主,斯柯达正好可以填补我们中低端汽车的空白,我们会为斯柯达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共同开拓海外市场!”皮耶希对技术转让避而不答,刻意岔开话题说道。

哈谢克能坐到这个高位,也不是随便几句话,就能糊弄过去的,沉吟片刻之后,马上追问道:“具体是什么样的发展规划呢?”

“收购成功之后,萨博会携手斯柯达,开启全球同步发展计划,我们会利用自己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优良的质量管理体系,帮助斯柯达在亚洲和东欧市场,和大众、雷诺等品牌展开同质化竞争!”皮耶希一脸诚恳的说道。

这些话可能连皮耶希自己都不信,就斯柯达那糟糕的设计和品控能力,没有几年的时间,根本不具备和大众、雷诺同台竞争的水平。

可这个空头支票,对哈谢克的诱惑力,却远超想象,因为哈谢克已经敏感的察觉到,皮耶希这个计划中蕴藏的“商机”。

梅洛银行布拉格分行执行总裁史蒂夫-鲍文,是哈谢克长期合作伙伴,有他从中牵线搭桥,断然少不了自己的好处,至于皮耶希之前的危言耸听,和现在许下的这些空头支票,正好可以成为更换合作伙伴的理由!

古板、严谨的德国人总是抓不住谈判的重点,根本不懂东欧国企私有化过程中的“精髓”,对于哈谢克提出的要让我看到你们的“诚意”,只会装傻充愣!

翻来覆去在那儿大谈特谈工匠精神和技术优势,要不就是无休止的讨价还价……

可是这些真的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