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官妻隐秘 > 第493章 两种办案指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书记督导袁庆明案件接到了两种不同的指示精神:一是市委书记指示他一定要从重从快结案,给匿名举报者一个交代,也是给人民一个交代;而是市政府那边李市长的指示,一定要引起对案件的重视,要深挖,不能草率结案。

张书记算得上也是中立派,或者说,他目前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这也跟他这个职位有关,一般来说,纪委书记都是比较耿直的人,因为纪委这条线非常重要,派系斗争激烈的双方,虽然任何一方都想用自己的人,但是,在任命之前的推选过程中,只要知道有意向被任命的人是对方阵地战线的“忠勇之士”,在对方提出名单的时候就会受到强烈的反对,一般在势均力敌的双方,也就也难通过。

而政治斗争不是流氓打架,那是非常讲究艺术的,真要是彼此拍桌子争吵的时候,那已经是到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这样的事,到了市级领导这个级别是很少有的。

正因为张书记目前还没有明显的站队,所以,他是在杨书记上任的时候扶正的。

杨书记上任的时候张书记被扶正,并不代表张书记就站队江城帮,这一点,杨书记很清楚,李市长也很清楚。

所以,得知袁庆明被“反贪英雄”举报后,杨书记便给了张书记指示,李市长也给了张书记指示。

比较而言,按照杨书记给的指示结案也就非常容易,按照李市长的指示精神,要深挖,案件难度就大得多。

不管是杨书记还是李市长,他们两人都知道,谁也不敢保证袁庆明的案件是否能够牵出他的姐夫秦书记。

正因为这样,不管是市委杨书记还是市政府李市长都非常重视这个案件。

但是,张书记却有着自己的办案原则,他并不想人为地故意深挖,也不想人为地故意把案件控制在袁庆明的下线,毕竟,袁庆明即使往上,也只是牵涉到县级,也就是说,凭着自己的权力,即使往上,他也有能力处理好此案件。

只要往上牵涉的人真正是一个十恶不赦的腐败分子,张书记还是秉着公正公平的办案态度,该查处的人,他并不想放过。

廖书记开始打出底牌,当然是想让袁庆明的案件快速结案,毕竟证据确凿,而且县委秦书记有过明确的指示要对这个案件从重从快,不要看他的情面。

袁庆明被廖书记的话震惊,他当然不会相信自己的亲姐夫会让廖书记从重从快了解此案,他只当是廖书记在诈自己主动坦白,他虽然没有政治头脑,但是,关于到自己生死之事,他还是非常谨慎,他也知道,自己要是什么都坦白了,姐夫就是想救自己都难了。

袁庆明也就在确凿证据面前,也并没有好好地配合,他被探照灯照着,心里很是恼火:“既然已经证据确凿,你们直接对我处理啊,还来问我干什么?你们把灯给我关了,你们这是在逼供!”

廖书记竟然真关了灯,然后冷道:“袁庆明,你是以为我们没有掌握到你的确凿证据,是不是?那请你听好了,我给列举你的罪状一二。

你在云嘎镇当副镇长时……”

廖书记把袁庆明在云嘎镇当副镇长时嗜赌,在赌场上输掉一百万元夺了人家的手指,打断人家的脚,追回赌资一百万的事详细地陈述了出来。

“袁庆明,这个相关证据,让你看看……”

廖书记想用举报信提供的证据确凿的案例打开缺口,让袁庆明老实交代他的其它贪污受贿等问题,快速从重了解此案。

此时,有人推门进来,在廖书记耳边嘀咕了一句,廖书记见袁庆明一言不发,看向袁庆明,啪地一声开了灯,站起来:“我们走!”

“你们把灯给我关了!”

探照灯一开,袁庆明顿时感觉到眼睛被强光刺激得有些灼热,然后,廖书记却一言不发,出门,其他两个办案人员也站起来跟了出去,留下咆哮的袁庆明继续咆哮着。

袁庆明咆哮了几句,知道没有用,闭着眼睛,心里在琢磨着自己的姐夫会不会把自己保出去。

廖书记见到市纪委张书记,汇报着关于袁庆明的案件:“张书记这么快就赶过来了,我们也是刚开始审理这个案件,目前,袁庆明还没有开口。

不过,举报信上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仅仅是凭着举报信上提供的证据,通过落实,完全属实,也够袁庆明入刑了。

所以,这个案件并不难,我们打算从快从重完结这个案子,具体审理中,还请张书记多多指导。”

张书记听到廖书记的简单汇报,知道他说的办案思想跟市委杨书记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一点也不奇怪,他看着廖书记,一时没有表态。

廖书记看着张书记,笑了笑:“张书记,目前我们对这个案件还是很有信心早日结案的,您有什么指示精神?”

“廖书记,你说的没错,我们市里凡是反贪英雄的匿名举报,没有一个官员不会被入刑的,正因为这样,说实话,这个反贪英雄目前在江州县,不,不仅仅是在江城县,而是在整个江州市,他的威望似乎都要超过我们纪委了!

客观上说,这位反贪英雄的确是帮了我们纪委很大的忙,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位反贪英雄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老百姓的心里似乎快只有反贪英雄,而没有我们纪委了!

你说,老百姓如果只相信一个民间的反贪英雄,把反贪腐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民间的反贪英雄身上了,我们纪委的脸还往哪里搁?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近来想了这个问题,根源不是因为这位反贪英雄的一次次举报成功地把被举报人绳之以法,而是,我们在办案的时候,几乎都是按照匿名举报的证据去依法惩治被举报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廖书记看着张书记,还真不明白张书记到底什么意思,不过,他预感到袁庆明这个案件要让张书记满意,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