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武侠修真 > 侠影美颜 > 第54章 周亚夫军细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亚夫军细柳

作者:【汉】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2]刘礼为将军,军霸上[3];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4];以河内[5]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6]弓弩,持满[7]。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8]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9]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10]。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11]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12]。至营,将军亚夫持兵[13]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14]。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注释:

[1]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2]宗正:官名,为皇族事务机关的长官,多由皇族充任。[3]霸上:古地名,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为当时军事要地。[4]棘门: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5]河内:汉郡名,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6]彀(gou够):拉开。[7]持满:拉弓使满。[8]都尉:武官名。[9]持节:手持符节。符节是代表朝廷的信物,调动军队的凭证。[10]壁门:营门。[11]从属车骑:跟随皇帝前来的车马。[12]按辔徐行:控制着马缰绳,使车马慢慢走。[13]兵:兵器。[14]改容式车:改容,改变面容。指表情变得严肃。式车,在车上俯身而抚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式,同“轼”,车前横木。

赏析:

这篇文字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勃是汉代开国元戎,他死后由其长子周胜之袭封侯爵。后胜之因犯罪削封,汉文帝才选周勃诸子中的贤者、当时担任河内守的周亚夫作爵位的继承人。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入寇,亚夫奉命领军防守长安,驻军细柳。其实这次匈奴入侵,历时不过一个多月,因汉军戒备森严,以匈奴引兵退却而结束,对长安仅仅是一场虚惊。按照《史记》笔法,只须在头一段“以备胡”的后面,加上“居一月,虏遁,罢”六个字,即可交代这段史实。但这次周亚夫驻军细柳,是他袭封条侯、走上历史舞台之后的首次亮相,也是他受知于文帝,成就功名事业的开端。为了让这位汉初着名将相第一次出场就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司马迁写了如上一大段文字,而且把这段文字写得曲折回环,起伏跌宕,极具精神,充分展示了周亚夫的才华与个性。

扬雄《法言·君子篇》说:“子长(司马迁字)多爱,爱奇也。”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也说:“太史公记事……或旁搜异闻以成其说,然其人好奇而词省。”苏辙评《史记》,谓“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上枢密韩太尉书》)。“奇”是《史记》的基本艺术特色。其事奇而信,其文奇而雄。这种艺术特色,在《周亚夫军细柳》一节文字中,得到充分的印证。

文章第一句,就大书特书“匈奴大入边”。不必具言入边的匈奴有多少军马,分几条路线,攻到了什么地方,用了这“大入边”三个字,顿觉烽火烛天,胡尘匝地,一派紧张气象。司马迁让周亚夫在这严峻的时刻出场,一起便有激荡雄奇之气,蓄于笔端。

大战迫在眉睫,京都安危系于旦暮,周亚夫如何部勒士卒,经营防务,自是题内应有之义。司马迁于此只字不说,却突然转出“上(汉文帝)自劳军”大段精雕细刻的文字,真是起落无端,奇变莫测。天子劳军,礼仪隆重,屯军的将帅,当然要亲自送迎。当车驾进入长安东面霸上刘礼将军营中和长安东北棘门徐厉将军营中时,两位将军都大开营门,任劳军队伍驰骤而入,而且恭恭敬敬地迎送。人臣之礼如此,本是常情常态,这些也只是三言两语带过。待劳军车驾来到周亚夫大军驻地细柳,还在营外防御工事的大门边,迎接天子车驾的竟是披甲执刀、张弓搭箭的军士。劳军的先行队伍马到门前,军士闭门不纳。这情况就透着奇。此时卫士传呼天子将至,满以为守军会立刻开门。谁知守门军将严正回答:“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连皇帝的命令也行不通了,又是一奇。等到文帝亲至,同样被拒于门外,更是奇中之奇。直到文帝派人手持符节以诏亚夫,他才传令打开防御工事的大门;但自己依然稳居中军,不来接驾,这更是一种奇异现象。天子车驾进了壁门,守门士吏居然传亚夫将令:“军中不得驱驰”,使文帝只好“按辔徐行”。堂堂汉家天子,不得不听命于属下将军,接受军令的约束,小心翼翼地行动,这在中国封建时代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奇事。直到文帝进入中军营帐,周亚夫才出来接驾,却又不跪拜山呼,而是介胄戎装,持刀而揖,以军中之礼见当今天子。为人臣而平揖至尊,见了皇帝居然手持利刃,那行动,就不止令人感到奇,而且不能不为之一惊,将以为变生不测。更奇怪的是,这位汉文帝不但不责怪亚夫,反而为这位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俯下身躯,抚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这节劳军文字,其事则曲折起伏,变化迭起;其文则奇峰间出,波诡云谲。无怪乎劳军完毕车驾走出军门后,“群臣皆惊”;而识将才、赏奇士的汉文帝,却嗟然而叹,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

前面说过,“奇”是司马迁《史记》的主要艺术特色。但司马迁决非猎奇自炫、取媚流俗的作家。他的《史记》向称“实录”,决非小说家言。《史记》之奇,乃在善于在曲折奇特的情节中显示人物性格。他笔下的历史人物,性格统一,有血有肉,因此读者感到文虽奇而事可信。这就是刘勰在其《文心雕龙·辨骚》中说的:“玩华而不坠其实,酌奇而不失其真。”

这段文字的章法结构,虽剪裁一节而自成篇章。一起写三位将军的防地,两陪一正,两虚一实,对比映衬,使周亚夫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结尾文帝一段议论,仍以霸上、棘门作陪衬,一起一结,先后辉映,显得章法严整而不失自然。对文帝,对亚夫,一笔两到,既突出亚夫,又显示出文帝的知人善任,犹其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