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这是否从长计议。”

身为内阁首辅的孙传庭不得不站出来说道。

君子六艺,是可以从德、智、美、体各方面来强化士子们的能力。

可是皇帝把事情想得有些简单了。

“首辅有何建议?”

崇祯见状询问道。自己并非无道昏君听不进忠臣良言。

“启奏陛下,科举牵一发而动全身。”

“君子六艺虽好,可是实际上我大明的学子们光是一样读书就已经令大多数家中很困难了。”

“特别是那些寒门子弟。”

“如果在增加射、御两科。”

“恐怕寒门子弟的处境就更加难了....”。

孙传庭仔细的说道。

射、御,所要耗费的钱财更甚,王公贵族和世家子弟们则没有这方面的恩怨,家中都有先生教。

而普通的寒门子弟,上哪里学习射、御去。

如此一来,差距再次变大。

甚至可能会出现科举再无寒门子弟的情况。

到时候世家再次把持朝堂,那么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都会完全崩坏。

影响太深了。

崇祯这一举措虽然是想效仿先贤可是只会适得其反。

果然,听到孙传庭的话,崇祯陷入思考中。

自己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光想到了好处,没考虑到难处。

“.....是朕考虑不周了。”

反应过来的崇祯主动说道。

此言倒是让满朝文武松了一口气。

皇帝不会犯错,也不怕皇帝犯错。

他们怕的是皇帝一意孤行。

“臣有本启奏!”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李靖站出来说道。

“准。”

“启奏陛下,臣以为可以让各地解甲归田的将官士卒们中的佼佼者,在各地县城充当天下士子们射、御的老师们。”

李靖郑重的说道。

如今已经是崇祯三十四年了,大明一批接着一批的士卒因为年龄大了解甲回乡。

这么多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好的去处。

如此一来,又能给那些将士们找一个好点的归宿,又能帮助那些学子们。

崇祯闻言,瞬间眼冒精光。

“李卿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啊,这个主意好。”

“由朝廷提供俸禄,免费教学。”

“这样一来便可以节省寒门士子的开支。”

“至于科举可以因势利导,下一届科举先可以试行,不计入成绩。”

“由内阁和六部完善后,再正式施行。”

崇祯面带笑意的说道。

听到皇帝这么说,大臣们才松了一口气。

由朝廷出俸禄,无非就是户部压力大了点。

如今国库还算充盈,倒也拿的出这笔钱来。

“陛下!”

“东海一事,当早做决断。”

“如今不光是京师百姓,天下百姓都在看着呢。”

“若是不严惩,史可法、李过等人,那如何令天下臣民归心。”

“交趾、东吴、安西数省百姓皆会不服啊!”

左佥都御史柳生朗声说道。

他发现再这么下去,话题就跑偏了。

“北海之战,到底有无平民百姓还无法确定。”

“东海的将士们平叛有功,有功不赏,反而处罚,是合道理。”

“单凭一面之词,朕不能妄加决断。”

崇祯淡淡的说道。

“陛下!”

柳生见状还要说些什么。

却被崇祯打断。

“既然柳卿依然抱有疑问,朕便任命你为钦差大臣,前往东海亲自调查此事。”

“如何?”

崇祯的想法很简单,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柳生既然抓着此事不放,那么便让他去东海看一看,经历一番。

东海省虽然已经平定数年了,可是一直都不太平。

像柳生这种高官,常年居住在京师之内,自然体会不到那种生命受到威胁的感觉。

等他到了东海,遇到倭国旧部,崇祯相信,他的看法会改变的。

“臣遵旨!!”

皇帝都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而且还让他当钦差,自己去东海调查取证。

柳生自然无话可说,只能接下这个差事,不日出发前往东海。

左佥都御史都无话可说后,其余想要弹劾史可法他们的人也纷纷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离开京师前往东海的。

万一半路上遭遇海啸,或者遇到山匪、倭寇旧部什么的丢了小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见众人再无异议,崇祯也沉声开口道。

“根据史可法的奏折中所言东海叛乱,其中还有荷兰人的影子。”

“东海水师已经抓获了主谋此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男爵,正在押送进京的路上。”

“荷兰人,竟然敢直接插手我们大明的事情,还煽动叛乱。简直岂有此理!!”

大臣们闻言,纷纷吹胡子瞪眼道。

“此事绝不能善罢甘休,既然早晚要战,不如现在就彻底剿灭荷兰东印度公司!”

武将方面也纷纷开口。

现在大明与西方各国大战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

双方距离撕破脸皮只差一个导火索了。

与其让敌人来点燃这个导火索占得先机,不如大明自己来做。

不光如此,接下来李靖的一番话,更是令大明的满朝文武罕见的意见一致。

“启奏陛下,兵部近几个月来接到了来自交趾布政司顾炎武、东吴大都督鲁肃、安西巡抚李斯等各地的告急奏报。”

“奏报上严惩几省皆有大规模叛乱发生,而在这些叛乱的身后,都藏有西洋人的影子。”

李靖沉声说道。

交趾、安西、东吴,不比东海,他们距离大明京师更是遥远,等到奏报传到京师时,都已经过去一两个月了。

“番邦外夷,欺人太甚!!”

满朝文武瞬间炸了锅。

“陛下,臣以为当以牙还牙,给西洋人还以颜色,否则大明颜面何存!”

英国公张世泽站出来说道。

他的话基本可以代表整个勋贵武将们的意见。

而这一次,文臣们也不再反对。

有些事情,退无可退,无需再退。

“由兵部、五军都督府协商,给朕拿出一个举措来。”

崇祯冷冷的说道。

大明的报复将是雷霆之击。

“遵旨!!”

随着大朝会散去,左佥都御史柳生便着手准备作为钦差前往东海。

而兵部则和五军都督府商议从哪里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