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当王爷 > 第992章 古有尧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消息一出来,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一种极其古怪的氛围之中。

皇帝不再是皇帝,就像是高句丽那样,只留下一个皇帝的名号。不......还和高句丽的傀儡皇帝不一样,大唐的皇帝,以后就是大唐的百姓。

按照民报上说的,如果百姓们对国家有什么意见,自可以去找皇帝,提一提自己的意见。当然了,得是行而有效的意见。

不能说是自己讨不到老婆,想要朝廷给分配一个老婆这种荒谬的意见。

茶楼里,读书人们看着民报,这一份往日轻飘飘的邸报,现在竟然显得异常的沉重。

“便是放权、便是让位,陛下何必如此呢。”一名读书人叹了口气,看着邸报上李治的那篇文章,眼眶有些湿润。

这一篇文章,是一封“罪己诏”。

一篇述说“皇帝”之于社会,是如何之罪恶的文章。

自两汉开始,下罪己诏的皇帝有很多,两汉二十九个皇帝,有一半的数量都曾下过罪己诏。两晋有十五位皇帝,也有一半的数量下过罪己诏。

至于本朝,李世民也曾下过罪己诏。

可他们下罪己诏,无非是发生不可控制的天灾人祸,要不然就是真的没有本事,不得已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是搁在李治身上,他本是没有下罪己诏的理由的。

天下祥和、他执政一年多,整个世界都奉大唐为宗主国,这就是千秋功业,更不要说他还主动放出皇权......

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文歌颂他的功德一点都不为过。

这让他们这些,对大唐社会有着深刻认知的读书人,颇为感到忿忿不平——明明应该是供奉起来的人,却亲手把自己钉在了耻辱柱上。

另外一名读书人摇了摇头:“若不这么写,那些百姓怎么能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件事。”

说着,他顿了一下。

“我大唐三任皇帝,太祖......”说到这,他卡壳了一下,“太祖”是庙号,可李渊还没死,不过又一想到皇权都让了出来,他就继续说了下去,“太祖反隋大业、太宗武德充沛、当今陛下又是文治无双。”

“对百姓来说就是了不得的明君。”

“当初楚王殿下辞官,你们还记得有多少人请愿,让楚王殿下继续留在朝堂的吗?”

“若是不下这一份罪己诏,怕是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请愿,民意裹挟,让陛下继续执掌皇权了。”

其他几名读书人愣了一下,仔细琢磨了一下这番话,颇为赞同地点点头。

片刻后,一名读书人拿起民报,又看了一遍罪己诏,轻轻叹了口气:“其实这篇罪己诏写的也是有理。”

“皇帝昏庸、乱了朝纲,导致天下大患的......实在是太多了,若不是陛下提起,我都想不到,原来对一个国家而言,皇帝竟是有如此之多的弊端。”

“那也是相对而言。”他身旁的人摇了摇头,“也就是我大唐能做到这种程度,换一个朝代,让出皇权,那只会让天下更加的纷乱。”

这话倒是不假。

突然,有人乐呵地笑了一声,摆了摆手:“方才我想了一下,咱大唐三任皇帝,除去高祖,剩下来的这两位,是不是千古罕见?”

其他人一愣,想了一下,还真是如此。

开国皇帝常有,汉高祖、魏高祖、晋高祖.....哪个不是和李渊一样的雄才大略。

可像李世民这样的皇帝,历史上就很稀少了,征服外地,周边之国,尽数归唐......也就唯有汉武帝能有差不多的壮举。

更不要说李治。

李治所做的事,整个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人——哪怕抛去他放权的这件事,能够让天底下所有国家,都向大唐臣服,就足以傲视所有皇帝了。

“上古之时,有尧舜禹。”一名读书人摇了摇头,脸上带着笑意,“本来以为像是这么贤明的君主,只是上古之人的一种幻想......”

“可谁能想到,我们大唐竟然是出了不亚于尧舜禹的皇帝。”

他刚这么感慨完。

旁边就有人接着话茬:“不,应该是感谢我大唐出了楚王殿下这么一尊圣人,如果没有楚王殿下的话......你觉得就算他们两位陛下有这个想法,也能够成功做出来吗?”

还真是......

如果没有楚王殿下的话,什么改变都不会有,大唐可能会因为这些厉害的皇帝,比以往的朝代更加辉煌一些。

可绝对不可能像如今这样。

一家早茶铺子里。

几个正准备上工的人,看着民报皱起了眉头。

“咋回事嘛,怎么好端端的,就下了罪己诏?”一个人啃着包子,另一只手端着胡辣汤,整个人眉头紧锁。

另外一个人啃着卷饼,摇了摇头:“邸报上不是说了,皇帝让权了,还说皇帝就是原罪,是错误的......”

“我识字,我能看得懂!”啃包子那人重重说了一口,而后把嘴里的东西吞下去,“我就是不明白。”

“你说,咱皇帝好不好?”

这个问题,让他的几个同事愣住,一个人迟疑着摇了摇头:“皇帝的事,咱这种人哪能知道。”

他们都是工人,和皇帝那个圈子交集太少了。

他微微一顿,小声说道:“但俺现在过上了好日子,虽然说是楚王殿下带来的,但朝廷也没少好事。”

另外一个人也同样的小声开口:“我去明德太学施工的时候,也曾见过一面当今陛下,人和善的很,一点看不出有勋贵子弟的样子......”

他们正讨论着。

邻桌一个吃着早茶,准备去上学的中学生,站了起来,走到他们身边,轻声说活到:“陛下当然是好的。”

“只是他不下这个罪己诏,没办法名正言顺的退位,而且里面写的东西也是正确的,只是我们的陛下不曾做过这样的事罢了。”

说着,这名学生顿了一下,声音有些激动。

“是陛下为了大唐,从而牺牲了自己,他是一位伟大的皇帝。”

其他同样翻看着邸报的人顿住,赞同地点了点头。

李治的这一篇罪己诏,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可他的名望,却并没有因为这一篇文章而变低,反而更加崇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