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 > 第238章 许式文学的标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8章 许式文学的标签

面对兄弟的开玩笑之语,海延对此很是看开,笑着道:“他这么年轻,又这么能写,我们这年纪,不好比啊。”

王溯咂咂嘴:“嗐,还真是,之前不是听说这小子在写《北平无战事》第二部么,怎么就冷不丁的又写出了这!”

痞子王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是老天爷在追着给饭吃了,没想到遇到一个老天给得更狠的,创作速度之快简直望其项背。

这影视京圈两位题材输出大佬的感慨,并不是一家之言。

作家圈里,看到《让子弹飞》后,深有同感许旭创作速度的,是大有人在。

就像在今夏文学圈里祭出大卫星《白鹿原》的陈中实,在这下午时分,坐在摇摇椅上看完手里这部《让子弹飞》后,脸上神情很是感慨。

自己六年磨出了一部五十万的长篇。

而纸上这位年轻人呢,一边在分步进行着百万字长篇的创作,另一边又捣鼓出了一部篇幅也不小的《让子弹飞》。

在陈忠实看来,全程没有废话讲就已经四万多字的篇幅,已经不能算是一部短篇小说,这已然超出业内隐形认为的三万字以下是短篇的认知,那这就是一部中篇小说。

年轻人,是真能写啊!

在作家圈纷纷感慨于许旭写出文章的速度之际。

最热闹的,还当属于是文学评论界。

他们本就是吃评论员这碗饭的,而小说《让子弹飞》内充裕的解读空间,以及张麻子和黄四郎的心眼子团团绕,给了这些评论员以充分的讨论空间。

在陆续出现的评论员文章中。

有解读小说里没有明言写出来的事情,比如,师爷嗝屁前要说的两件事到底是什么?

有解读人物对话的,比如,马拉列车上的,马县长让师爷作诗的“六个月”,是有什么寓意?

甚至解读到后来,也有解读黄四郎最后究竟有没有自我体面?

热闹的解读下,众人拾柴火焰高,基于许旭落笔以来所创作的一系列小说,都对于斗争中的人性描述十分生动,而且人物对话的言语拥有着足够品读的深度,这种风格开始被业内打上了“许式文学”风格的标签。

而就在这样的解读氛围里,正跟随剧组宣传《无悔追踪》电影的许旭,也是受到了一些报社记者的问询。

不过,此刻端着什么碗就吃什么饭的许旭,一概是以“这里是《无悔追踪》电影现场”和钱老着名的那一句“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跳过了回答。

当然,众口之中,也有声音认为《让子弹飞》也就那样,人物对话甚至有些粗鄙的。

许旭看到后,并不屑于去回应,他承认《让子弹飞》或许没必要像一些捧哏给自己抬得那么高,但是对这种既依靠评论《让子弹飞》而获得关注度、却又想砸掉这口锅的做法,也很是鄙视不屑。

就在文学评论界一众评论员解读得五光十色时。

沪市,许沪广告公司内。

每天在工地、公司、应酬间往复的老许同志,也在念叨着自家儿子新发表小说里的一句人物话:“沪市就浦东,浦东就是沪市”。

他倒不是关心和解读自家儿子小说最后这话里的意思,而是以他一个土地开发商的眼光来看,是敏锐的感知到:这对于浦东而言,就是一则响亮的广告嘛!

现在全国有志于发展经济的市区,都在努力向外推广着城市品牌,比如最近的泱泱电视台广告里,就是不少各地文化口专门拍摄推送上去的城市广告。别小看这种城市知名度,当这种知名度洗脑入心的时候,在城市竞争投资方的时候,就会加重投资者的心理偏好。

而老许同志也是知道自家儿子作品流行度,现在连“许式文学”的赞誉都已经打出来了,毫不夸张的去说,凭借自己儿子多部作品所积攒出来的名号知名度,覆盖百万级的读者丝毫不再话下。

所以,就这小说里的最后一句,那就是天然给浦东在全国读者面前打了一波广告嘛。

这广告不能白打,得让那些个领导看到......念及此,起身来到外面的办公桌前,吩咐道:“跟书店联系一下,这一期的杂志给我来个三百册吧。”

起身的员工的笑着道:“老板,你又要出去送书啊!”

老许同志指着小说道:“就凭这句话,我儿子给了浦东这么多大一句评价,我们看中的那个张江地块,就应该给咱们!”

公司里的大伙们都觉得老许总的这句话完全没毛病。

因为虽说如今浦东开发正如火如荼,但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但现在小许总的作品里,是把偌大沪市跟浦东画了一个等号。

不要小看文人笔杆子的影响力,以后但凡提及《让子弹飞》这部小说,大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句话。

记下老板吩咐之后,最近看了不少针对于小许总这部小说的员工,不由得问道:“老板,你说末尾阶段的这话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呀?”

两人都在忙,最近都没联系的老许同志,摇了摇头笑道:“我咋个知道,等他回来后,伱可以自个儿去问他。”

在公司运营里,老许同志所需要的三百册《十月》杂志,是分成五只纸箱,在次日下午时分运到公司内。

要去参加一条马路上的管委会土地开发商座谈会的老许同志,二话不说的就往后车厢里先搬运了两箱。

来到管委会的老许同志,轻车熟路的把崭新《十月》杂志塞进楼道里的几个阅览角里。这些阅览角每天提供报纸,往来的工作人员,下班之时就可以免费自取阅读,跟进时事信息。

进入到座谈会现场时,跟其他开发商经理手夹皮包不同,老许同志的臂弯里夹着数本杂志。

开发办的领导已经就位。

作为本地资本代表的老许同志,早已跟这些开发办领导混熟。

这会儿,领导看着老许同志夹着基本杂志就进来开会,脸上开玩笑的说道:“许总,今儿这又是来给我们发书增加文学素养呐。”

其他公司的代表或总经理,目光里不乏有些吃味,钱他们是不缺的,但是像老许总走儿子路线,他们确实是做不到。

老许同志边给在场人士都发了一圈,边说道:“这是我儿子新发表的一篇小说,提到了咱们浦东,还给浦东打了一句广告。”

这些领导和老板,平日事务繁忙,当然没有时间去刻意关注一本杂志写了什么。

此刻被老许同志这么一说,大家对于手里杂志都感兴趣起来。

翻开杂志,目录里的许旭大名是赫然在列。

在老许同志的指引下,大家都看到了小说末尾阶段的那一句“沪市就是浦东,浦东就是沪市”。

管委会领导的目光,是不由的目光一亮。

另外几个开发商老板或公司代表心中暗骂老许同志。

大家干土地开发的,拿钱耕地是通俗做法。

膀大腰圆不好么?

觥筹交错不香么?

结果老许这甚是不讲究,居然发动了自家的作家儿子,走文学路子喊这种口号,来讨领导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