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有急事就不用像去皇城时那样着急赶路。

朱桂香带着三个小姑娘,后面跟一串丫鬟嬷嬷,一路走一路游玩。

遇到特别好玩的地方还会特意停下两天。

只要稍微近一点有好玩好吃的地方,还会绕路去。

待他们回到曹家村时都十一月二十六了。

这出门差不多快两个月了。

这一趟所见所闻对三个小姑娘影响甚大。

在朱桂香到家的时候,大司农种的油菜苗都几寸高了。

经过她肯定,指点大司农这才带着几个助手移栽油菜苗。

而她家的橘子柚子等果木也已经全部成熟。

由于公公操持都卖了一部分了。

宫里,亲朋好友该送的都送了。

于公公这个管家是考虑的面面俱到。

让她省去不少事。

曹家村跟朝阳村的村民们靠着十多棵果树都小赚了一笔。

基本每家人都赚了小一百两银子。

那是天天喜气洋洋,走路带风,逢人三分笑。

想着每年年底都会有一笔固定不菲的银子收入。

那是在梦里都要笑醒几次。

手头有钱底气足。

该建房子的建房子,该翻修的翻修,该扩建的扩建。

媳妇也可以相看起来了。

姑娘们的嫁妆也都置办起来。

经过朱桂香一事,彻底拉起了女人的地位。

她让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女儿也不输男子,也能顶起半边天。

女儿出息了也能给家族带去荣耀。

时间就在忙碌中度过,很快到了新年。

今年大家手头宽裕,孩子们都穿上了新棉袄。

那些舍得的人家孩子们还有糖葫芦飞车等小玩具。

家家都多少买了一点炮竹。

辞旧迎新,新年第一天祭祖。

初二老村长去请了戏班子来曹家村唱了一天的大戏。

初三请了几个说书先生,轮番给村民们说书。

这个新年大家过得格外的高兴,快乐!

初四全村一起过年吃大席。

朱桂香就特别的忙碌。

天天都有人请她吃席。

过完年,慢慢到二月初。

她以为今年朝廷不会征兵,结果在二月初六征兵消息下来了。

要求跟去年一样,最低二个十名额,其他的就用银子抵。

二品女爵她家不在征兵范围之内。

还有一个就是她分家了,她家也没符合条件的男子。

所以她就出了银子。

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儿子,二十个名额轻轻松松。

曹云月今年也十四岁了。

十四岁在这个社会是个大姑娘了,可以相看人家了。

朱桂香肯定不会让她早早就结婚生子。

可架不住这个社会风气是这样的。

隔三差五的就有媒人登门为她说媒。

那些媒婆大多还是府城来的。

介绍的都是府城的大族世家公子。

最有趣的是魏知府跟他的正室夫人贾夫人都请了人来说媒。

有趣的是他们请的不是同一个媒婆,也不是为同一人说媒。

魏知府不知道是不是被枕边风给吹昏庸了,把脑子给吹没了。

他竟然是为一个小妾生的庶子说媒。

那个媒婆起先也是不敢来的,说什么也不同意跑这一趟。

你一个妾生的玩意儿也敢肖想二品夫人家的嫡大小姐。

也不怕荣富夫人把给她灭了。

但奈何魏知府实在给的太多了啊!

为了这些银钱,心一横,就硬着头皮跑了一趟曹家村。

其实关键是荣富夫人是个心善的,应该不会过于为难她,她才会跑这一趟。

当时朱桂香听到这个事后都气笑了,当即毫不客气回了媒婆:“魏知府如果脑子不好使,那就滚下那个位置,让有脑子的人去坐。”

媒婆当时就吓的屁滚尿流,火急火燎的跑回了府城。

委婉的把话带到后就急急忙忙回了家。

回家后就叫家人收拾了细软,连夜的出了府城,不知了踪影。

这朱桂香又让一个暗卫走亲自走了一趟,让暗卫好好给魏知府说道说道,什么是嫡庶尊卑有别。

哪怕是一个平常人家来说媒,她也不会如此生气。

人家那也是正经的正室所生。

不是那等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能比的。

在她送魏知府请来的媒婆的第二天,他的夫人贾夫人请的媒婆也到了。

朱桂香也直白的拒绝了。

这魏府混杂,后宅那些算计,她在她家都知道了。

这等高门大户不适合曹云月这个心思简单的人。

应付了几天,朱桂香烦不甚烦,于是放出消息要留曹云月到十八岁。

这些媒婆才消停下来。

而曹香雪也今年也十六岁了。

这不能去曹云月那里,媒婆们全都转道去给曹香雪说媒。

文氏也想再多留曹香雪两年,跟着吴嬷嬷多学学本事。

也都婉拒了那些媒婆。

文氏就曹香雪一个女儿,现在又有条件,对她是非常看重的,着重培养。

为此她特意去求了吴嬷嬷,请她帮忙跑一趟,去府城为曹香雪挑选两个嬷嬷丫鬟。

吴嬷嬷见她是个识趣的,又是拧的清的,就乐意帮她这个忙。

曹云月三人也趁机去府城游玩一番。

想着自己儿媳妇,文氏虽然对她不是很满意,毕竟当初二郎下跪一事她无法释怀。

但看在自己儿子的份上,她也从来没有刁难过白采雪。

如今白采雪有了身孕,很多事不方便,所以顺便也给她买了一个婆子丫鬟。

二郎两人结婚没两个月,文氏就把朱桂香给的那间家具铺子给他们两个经营了。

她跟曹云龙就在家种地。

他们种地都是跟着朱桂香的步伐走,种子啥的也是在她那买的。

他们老两口种地挣的比二郎的铺子还多。

二郎也是曹云龙手把手教的,那木工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郎对设计这块也有些天赋,又非常虚心好学,时不时的去请教于公公。

有时候还会向朱桂香请教。

他们那个铺子也经营的有声有色,回头客不少。

加上背靠朱桂香这个二品女爵,其他人都不敢模仿家具的款式。

而三郎跟五郎都去镇上进学念书了。

文氏有问过二郎有没有重新念书的想法。

可二郎拒绝了,相比念书他更喜欢木活。

毕竟他们跟朱桂香生活了大半年,喝了不少的灵泉水,就算是快朽木,那也开了一点窍的。

两人虽然不是顶级聪明,不能考取进士,也能考上举人秀才某个一官半职。

一家人都被文氏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她给孩子们最好的选择,给他们某个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