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纵横与连横 > 第240章 能干的马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个月后。

雁门阴馆城。

骑乘飞骑的齐子原率先赶了回来,毕竟总要有人先回来做好准备工作吧,塞外筑城可是一件大事,基本是从东三省横跨大草原,最后干到甘肃与宁夏自治区,运气好还能去青海,西藏,新疆乌鲁木齐走一走,前提是秦子扬并未向西大举攻占土地。

对了,这里要说一下,如今的内蒙古可不是后世那个分内外蒙古的两个国家,而是随着胡人首领的逃亡,整个大草原都是无主之地,迷雾之处就是外蒙古与大毛二毛的那条国界线上。

汉末有十三个州,每州又分六七个郡以上不等,而每郡基本都有十个乃至数十个城池,好比汝南郡,三十七个县。南阳郡,三十六个县。妥妥的重点城市。而兖州的任城国,东平国,济北国三处加起来才十三个县。差距很大!

不过齐子原并不打算建那么多城池,外族人口摆在那里呢,建多了也没人住啊,总不能从中原移民过去吧?大汉的人口还没饱和呢!完全没必要。而且塞外百姓以饲养大型牲畜为主,不给人家足够的草场根本无法形成规模。

所以初步计算应该是建一百至一百五十座城池不等,这是按外族人口三百万计算的,每户六口人左右,其中包括老人,女人和孩子。

每县则需要安置三万人,城内先住上个七八千,城外设村庄、草场安置其他人,就算孩子们长大了导致人口锐涨也不怕,反正塞外土地大,大不了继续建城分担人口呗,丝毫不慌。当然也要把开荒种地和放羊牧马的区分开,开荒种地的城池多容纳一些人,放羊牧马的则把任务加重一些。

主要难题还是引水开渠的灌溉工程与防御问题,引水开渠齐子原没办法,这种专业性问题他也就只能提提建议,还不如交给专业的大牛人士去琢磨,总之走一步看一步吧。

防御问题就简单多了,放弃以城池为主的打法,改为修建大量军事堡垒拓展战略纵深,堡垒失守便撤回城内,城池便作为第一阶段的大本营和第二阶段的先头堡垒,以梯形防御来延缓敌军的进攻脚步,为后方支援部队赢得时间。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那壮硕青年给齐子原的压力实在太大,鬼知道他下一次又从哪里打开缺口引兵来攻,迷雾对面是什么他到现在也没搞明白,稳妥起见还是要以守为主。

所以齐子原才要尽快回来寻找马钧,这军事堡垒需要大量巨石来巩固防御力,马钧能否弄出起重机器至关重要。

“马钧,哈哈哈哈,看看是谁来看你啦?”人未至,齐子原的声音率先传入房内,这里是马钧后找的住处,这小子嫌弃太守府距离军械铸造地太远,索性让郭缊给他找个就近处搬了过来。

“小人恭迎上将军!”马钧听到声音后连忙走出屋内,看清来人后又匆忙行礼出声。

“诶哟!你这是几天没睡了?”齐子原一看到马钧那对大黑眼圈当即便安心不少,最起码人家在废寝忘食的完成任务,不过还是忍不住惊呼出声,实在是太黑了吧。

“嘿嘿!”马钧憨憨一笑:“回上将军,天天都有睡,就是睡得少而已。”

闻言的齐子原上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满脸感动:“这段日子辛苦你了,等鞠义那边的美人送过来后,本将一定为你多挑几个,四个如何?不好不好,还是八个,发嘛!干脆凑个整,给你十个!”

“额!上将军,不如看看小人的成果如何?”老脸一红的马钧连忙转移话题。唉,出身低微之人没自信啊,这要是换成颜良文丑,他俩敢要一百个,一人一百个,换成左慈他敢全要去。

“好啊,本将进城便听郭缊说你已经把砖窑建好了,而且每天都能出砖几千块,假以时日这并州百姓也可以住进砖瓦房内,再也不用为冬日积雪压塌房梁而发愁,这都是你的功劳啊!不过听郭缊说还有人想买我们的砖?但我们这边却产量不足,可有办法解决吗?”这件事还真闹心,好不容易有人送钱来了,结果没有货卖,真踏马的,老天爷给你个聚宝盆你都不会用啊,真滴烦。

“回上将军,小人早已将新窑建好,只是这砖窑需要预热,不能停火,想要烧砖最少还要等上几日!”马钧连忙回道。

“建了几个新窑?”齐子原才不管烧砖的具体细节,反正烧砖又不难,他要钱,用不完的钱。

“五个!”马钧惶恐出声,他不明白对方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窑一天出几千块,六个窑怎么说也有一两万块,这不对啊,我记得后世的砖窑好像一个窑一天就能出几万甚至十几万,高级点的一天上百万都没问题,这东西又不需要机械技术,肯定是哪里不对劲。齐子原当即开口。“走吧,我们先去窑厂看看!”

“喏!”

......

砖窑有点远,半个时辰方才赶到,毕竟这东西需要粘土、泥土、沙子混合形成砖坯,若建在城内就太麻烦了,每天光送原料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而赶到砖窑的齐子原刚刚转了没有十分钟便发现问题所在,原来问题不是出在砖窑里,而是出在砖坯上,当初自己为了省事就给郭缊做了一个简易的砖坯模具,只能装一块砖坯那种。

结果没想到郭缊这个白痴竟然一点举一反三的能力都没有,直接拿着这个小型模具开始生产砖坯,人家后世那种大型模具一次就能搞出成百上千的砖坯,自己不要求那么多,弄出一种能同时装十块二十块的模具就行,哪像现在这样?砖坯填不满砖窑你怎么提高产量?真滴是服了这个老六。

其他问题都不大,砖坯风干后就可以送进窑内交叉摆齐,只要受热均匀就基本问题不大,与熏烤火腿无甚差别,只是这个火力更大而已。

古人之所以出砖少就是因为制砖途中少了很多步骤,类似于风干砖坯这一步,那烧出来的砖自然也就没那么结实,想要结实只能去找更好的原料,从而价格更高,购买力自然也就低下,恶性循环罢了。当然也可以说是后世人高屋建瓴,想出了更好的办法,这也更加合理。

看着齐子原亲自指挥工匠修改模具,亲身经历这一切的马钧顿时敬佩不已,对方短短几分钟便解决了产量不足的问题,那些对自己等人来说百思不得其解的难点在人家这好似不值一提,这种感觉他只在秦子扬身上见到过,怪不得这齐将军能与秦公争锋,果然厉害啊!

马钧等了一会,见齐子原那边的问题处理完后便立刻上前:“禀上将军,那边还有两个熔炉,是专门生产水泥的,小人听郭太守说过此事,就试着研究了下,只是不知成品是否是上将军所需之物!”

“水泥?还有成品?你快带我去看看!”齐子原有点发懵,当初自己好像就跟郭缊提了一嘴,他还记心里去了,自己不行就交给别人,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

“喏!”

马钧连忙在前引路,不到两刻钟便带着众人来到水泥加工厂。

“铛!铛!铛!铛!铛!铛......”

“锵!锵!锵!锵!锵!锵......”

“快,添火添火......”

“后面的加把劲儿......”

......

齐子原刚一离近便听到四面八方的呐喊声,上百名壮汉正在挥洒汗水,分工明确,有些人利用各种工具开凿巨石,直将其打到小块为止。有些人则将这些石料统一收走,而后配上其他原料加以搅拌,当然还要加上水。最后就是把这些搅拌成品送入窑洞中加以煅烧,直至其彻底凝固成型方才取出备用。

卧槽,这跟烧砖有啥区别?拿烧砖的办法烧水泥,这能行吗?

就在齐子原看的愁眉不展之际,马钧已经带人拎着一块做好的水泥来到众人面前:“禀将军,这就是水泥!”

齐子原定睛一看,哟,好像差不多啊,颜色也对。“你可知晒干此物需要多长时间?晒干后的硬度又是如何?”

“回上将军,此物若在阳光下暴晒,至多只需五日便能完全晒干,而后变得坚硬异常,小人曾用弓弩测试过,只能伤其表面而无损分毫。”马钧笑意盈盈的开口,这可是他的杰作,研究出来的时候兴奋得好几天没睡着觉。

步骤不同,效果相同,那就是没错了,鬼知道水泥正常生产需要什么步骤,老子曾经去工地上见人都是用机器搅拌,我上哪搞机器去?说不准马钧这套就是土办法呢!那就干!

想到此处的齐子原立刻搂住马钧的肩膀。“马钧啊,你可真是个天才,没错,这就是本将所需之物,快说说你是如何研究出来的?”

马钧被这突然的热情搞得有些扭捏:“回上将军,小人就是听说了此物的效果,想着完全可以用制作泥巴的方法来制作它,可是泥巴却不够坚固,所以小人便用巨石来代替泥土作为主要原材料,配以粘土、沙石等物代为粘合,如此便可兼顾两者,制作出具有硬度的泥巴,加以煅烧,此物自然可得。只是晒干后的水泥基本都有龟裂痕迹,小人正在想办法解决!”

有裂痕?这个我明白啊!齐子原当即大笑出声:“有裂痕就对了,这不是你的问题,温度太高所以致使水泥中的水分蒸发掉了,那与炙烤土石有何区别?太阳暴晒大地不是一样会有裂痕吗?你只需在水泥尚未完全凝固之前为其不断加水,裂痕问题便迎刃而解。”

对啊,水泥太干燥,加水就好了,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怎么就没想通呢?马钧满脸佩服:“将军大才,马钧佩服!”

大什么才啊?这是生活常识,我们那边的人都这么干。齐子原笑道:“我们都是大才,你小子真不赖。如今砖有了,水泥也有了,就差你那个起重机器便可开始塞外筑城之旅,本将相信你。走,先去找郭缊,他那边应该快有结果了!”

“喏!”

得到肯定的马钧开心了,他喜欢这个将军,有本事还没架子,虽说秦子扬也有本事,但那是高高在上的主公,怎么会跟自己勾肩搭背?他敢自己也不敢啊,还是这里舒服,既能干想干的事业,过得也更加开心,两全其美。

......

当日夜,阴馆太守府内。

刚刚回家的郭缊便收到了召见的通知,结果他刚刚抵达书房便发现齐子原与马钧竟然在这里喝起来了,三个小菜丝毫不影响两人推杯换盏,说说笑笑个不停。

见到来人的齐子原立刻招手。“郭大人,快拿垫子过来,就差你了!”

“诶诶诶,上将军今日真是好雅兴!”郭缊连忙上去落座,虽然不知对方是为了何事,但绝对是好事!

齐子原也不客气。“起重机器怎么样?效果如何?”

“好啊!”郭缊闻言连忙竖起大拇指。“马大人真是个大才,五百斤的巨石只需三两人便能拉至高空,并且毫不费力。有了此物,下官相信最多两月便能筑起一座崭新的城池,塞外筑城大计将不远也!”

“好!好!好!哈哈哈,我等同饮此鐏!”齐子原开怀出声,马钧果然没让他失望。

“谢上将军!”两人同样举鐏共饮!

酒罢,齐子原再次开口:“既然如此,那本将三日后便起程塞外,让胡人俘虏与各种物资都做好准备,马钧随行。郭大人,你这雁门郡可是先期筑城的重中之重,所有重要物资都要从你这里发出,你可不能掉链子。水泥要继续扩产,先用它把疏通塞外的道路建好,缩短运输时间与途中消耗。石砖也要优先供应本将,而后才是贩卖到其他地方,你可能保证?”

“额!”郭缊连忙出声:“回上将军,雁门一郡的钱粮已经没有剩余,如今田里的庄稼尚未成熟,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粮草支持数万乃至数十万人食用。钱财更是捉襟见肘,如果不卖砖,我们恐怕连雇佣百姓和养官养军的月俸都发不出来,是否再等些时日?等内部趋于稳定后再着手大肆筑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