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叔走后,我一边上网查有关秦岭的消息,一边查爷爷留下的风水书。

龙脉之说,自古有之。

按照古书所说,昆仑山乃祖龙,自祖龙起,又延伸出三条龙脉,分别是北龙、中龙和南龙。

而这三条龙脉交汇之处,便是秦岭。

因此,如果在秦岭动手,以秘法钉住龙脉,轻则灾害频生,重则国运下降。

以二叔的关系,七拐八拐的,确实能往上递出一些消息,不过现在我们知道的,目前都是推测,没有实质的证据,报上去也没什么用。

再说了,秦岭上的别墅,不是一座两座,而是几百上千座,里面的利益纠葛,非常复杂,贸然上报,有可能我们爷仨直接就没了。

二叔走之前,我们爷仨谈了一场。

我留在京城,一是起到一个居中联络的作用,二是能迷惑一些人,造成二叔还在京城的假象。

至于不出面,借口我们想好了,就说二叔在港岛和三恶道人斗法时受了内伤,要闭关养伤,所以不能见外人。

而取到证据后,二叔暂时想了三个法子,把消息往上传,一是通过以前的关系,七拐八拐的往上传,二是通过三爷的关系,三是通过远在澳洲的李大佬。

三爷这个人,权利欲重,目前又处于失势中,这个证据如果在手,他绝对不会放弃这个立功的机会的。

即便三爷不行,还有李大佬。

李大佬比三爷还惨,三爷起码还能在国内,李大佬直接被驱逐出国了,如果有这个证据,没准就能回国呢!

他们两个不行,二叔还有那个七拐八拐的关系。

所以,一旦证据拿到手,我们可以三管齐下。

其实以风水的手段坏国运,扶桑国是有前科的。

小的时候,爷爷给我讲过一些半真半假的故事。

说当年棒子国被扶桑国占领后,扶桑国曾经在棒子国的皇宫里面钉了十三根刀条。

刀条是扶桑国打造武士刀的刀胚,据说这十三根刀条全都用血血祭过,有扶桑人曾经吹嘘,说这十三根刀条里面有扶桑国最英勇的武士灵魂坐镇。

除此之外,还有传说扶桑国在占领棒子国后,曾经花费几年的时间勘探整个棒子国的山川河流。

勘探完毕后,扶桑国在棒子国内的三百六十五处地脉节点上,钉下了三百六十五根木桩,用以镇压棒子国的国运。

这个说法,是真是假我不清楚,但勘探棒子国山川河流这事肯定有。

除此之外,爷爷当年还说,扶桑国在东北也没少勘探,尤其是大小兴安岭深处,又是挖地道,又是打木桩的,没准干的也是镇压地脉国运的勾当。

总而言之,我是不惮于以最坏的心思,揣测那帮扶桑人。

二叔走后的第三天,我和二叔通了一通电话,二叔说他正在赶往秦岭,让我不要担心,而抵达秦岭后,也不可能立即探查。

按照二叔的说法,先要勘探风水走向,查探好之后,还要统计别墅数量以及别墅的位置,这些做完,才能探查一些位于地气节点上的别墅。

二叔说,仅仅是勘探风水这一项,就有可能耗费一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

由于耗费时间较长,二叔说他们中间可能回来一趟,具体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确定。

这一通电话后,我稍稍安心。

短时间内,二叔和老葛是没有危险的。

二叔走后的第五天,来了一个活。

找上来的,是圈内的一个男星。

这个男星,由于在某院校当过老师,咱们就叫他曾老师。

曾老师的活,相当简单,是一个超度的活。

这类的活,是我最喜欢的。

原因很简单,难度小,给的多。

关键是,曾老师的活,不涉及小鬼之类的,他让我超度的,是一个因为意外,刚刚流产的孩子。

这就更简单了。

我不需要别的东西,只需要孩子父母的姓名和八字便可以了。

可当我获得孩子父母的姓名和八字,我多少起了一点八卦之心。

原因很简单,这孩子的父亲是曾老师,但母亲,却不是曾老师的媳妇。

很显然,这孩子是小三的。

曾老师立的人设是好丈夫好爸爸,没想到搞了这么一出。

其实对于曾老师的过往,我多少有所了解,他年轻那阵,玩的也很花,当老师期间,也曾经在床上和学生聊戏。

可如今他这个岁数了,还搞出一个孩子,我还是有点意外。

约好时间后,曾老师带着他那位小三和孩子来了。

没错,他们把流掉的孩子也带来了。

曾老师的小三,咱们叫她小可,取的是温柔可人的含义。

小可可能是刚刚流产的缘故,脸色有点白,再配上她那副瘦弱的身体,很有点我见犹怜的意味。

进入别墅后,小可落后曾老师半步,亦步亦趋的,好像一个犯错的小媳妇。

曾老师呢,脸上带着一丝不耐烦,眼里隐约带着一股火气。

“陈师傅,这次的事,拜托你了!”

见面之后,曾老师很客气的和我打招呼。

“还有,小可刚刚流产,身体不是很好,我听说,陈师傅您这有药膳的方子,我想求一个方子,给小可补补身体!”

打过招呼,曾老师又开始求起了药膳方子。

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而且方子不是白给的,是要花钱的。

我自无不可。

孩子还不到两个月,这个月份的孩子,还没成型,没有灵智,原本念念超度的咒语就可以,不过看在五十万的份上,我特意立了法坛。

整个过程,这两人全程围观。

法坛立起来时,烟柱在法坛上空凝而不散,这两位看到这一幕时,眼里闪过一丝惊奇之色。

正是这缕惊奇之色,让我发现一个事。

这两位,对于这个孩子的态度,稍有不同。

小可对这个孩子,没有多少痛惜之色,我在她的眼里,看到的最多的是可惜,就好似失去了某种机会一样。

而曾老师,他眼里除了痛惜,还有那么一缕轻松之色。

总而言之,这两位都不是省油的灯。